近幾天,在醫生之間最火的一句話莫過於「醫院賺錢醫院花,一分也不帶回家」。
春節即將來臨,各行各業都在衝年底「業績」,近日河南兩名骨科醫生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骨科醫生掰手腕掰致骨折,你敢信嗎?
1月22日,一條關於兩骨科醫生掰手腕掰斷骨頭自己開藥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兩名醫生正在努力舉行掰手腕比賽。
正在兩人進行著臂力與腕力比拼的時候,悲劇悄悄降臨了,沒想到其中一位醫生的骨頭竟然被掰斷了。
隨後,畫面顯示這名醫生的左手已經進行了包紮處理,一臉幽怨的醫生正在給自己開藥。
網友們紛紛被醫生表情逗笑,並送上自己的祝福,希望醫生早日康復。還有網友調侃道,這也太難了,莫非是為了「衝業績」?這就地治療的操作也太溜啦。
更讓人好奇的是,這次的骨折能算工傷嗎?哈哈哈哈.
還有網友提出疑問,自己掰過無數次手腕也沒遇上這樣的情況,莫非是骨科大夫的力氣還會比較大?
掰手腕導致骨折的病例,其實並不少見。掰手腕靠的主要是爆發力,猛然發力容易造成肱骨周圍肌肉突然收縮,當力量超過骨頭承受能力時就容易發生骨折。
醫生提醒,在掰手腕之前應該先進行熱身運動,不要在一開始就猛地發力,應當循序漸進。
「我們平時掰手腕,有的時候會僵持在那裡,力量均衡的時候,大家肌肉力量一直在對抗。瞬間一發力,可能骨頭就承受不了,就像我們掰木頭,一直用力掰,然後就『吧嗒』斷掉了。」
掰手腕除了需要手部腕部肌肉的力量以外,肱二頭肌、前臂屈指肌、肱三頭肌、肱橈肌也均會被帶動。如果一開始就用力過猛,容易扭傷肌肉或傷到骨骼。
為了安全和健康起見,青少年和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不宜掰手腕。
還有網友提出看法,莫非這位骨科醫生是骨質疏鬆?網友們紛紛在下面獻計,評論區成了一個大型科普現場,其中蝦皮和骨頭湯出現的次數最多。骨頭湯補鈣,其實是一個欺騙了我們很多年的謠言。
為了探究骨頭湯裡面到底有什麼,有科學人員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他們拿來了豬骨頭熬成的湯,並對其做了成分檢測分析。
實驗人員在研究後發現,即使熬煮的時間足夠長,240ml骨頭湯中的鈣含量也不過只有3.84mg,鈣含量只有同樣分量牛奶的1.6%。
有很多人認為濃白的骨頭湯等於營養和鈣,但其實那只是脂肪。而且在長時間的熬製後,骨頭湯中還有大量的嘌呤,對尿酸高或者患有痛風的患者來說,簡直就是個坑。
還有的人可能會說,加點醋一起熬鈣就多啦。
別傻了,科學家也嘗試在熬湯時加入食用醋,鈣的析出的確多了一點點,但與此同時,骨頭內有害重金屬的析出也增加了。
由此看來,骨頭湯並不是促進骨折恢復的良好食品。
想要補鈣,最好的方法還是多補充優質蛋白和鈣質。骨折患者在癒合的過程中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油膩、高糖高熱量的食物。
除了適量補充一些牛奶,還可以搭配服用維生素D,更有利於幫助鈣質的吸收和沉澱。
另外,在骨折後還要注意併發症的發生,尤其是疼痛的變化。
據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潘勇衛介紹說:「骨折後會有創傷反應,即腫脹的發生,如果腫脹越來越嚴重,便會壓迫神經,血管和肌肉,這便是「骨筋膜室症候群」。
在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會造成肌肉神經的壞死乃至殘疾。
正常情況下,骨骼癒合過程至關重要,但要想從根本上防止骨折的發生,人們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