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岔道村,可以看到寬敞的街道,乾淨的路面,路兩側茂盛的灌木叢和幾支嬌豔的花,有些村民家門口的空地上種植著一排排青蔥、韭菜,也處處透露著春末夏初的景象。
與其他村民家門口不一樣的是,岔道村51號村民家門口的分類垃圾桶上,張貼了垃圾分類圖解海報和手寫的「分類指南」。
「分類指南」上寫有「夏天到了,會有大量蚊蠅和細菌,傳染病就要來到,一定注意,把垃圾分好類……」
據介紹,這是村民臧淑蘭的家,談到為什麼手寫「分類指南」,臧淑蘭告訴小潞:
「最初的想法就是讓自己家人先將垃圾分好類,這樣方便別人清運,也不會給人家添麻煩。」
「村『兩委』成員和市級下沉幹部每周都會來我家宣傳好幾次,這讓我意識到這件事非常重要,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都行動起來,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共同改善岔道村環境衛生。」
臧淑蘭分享道。
岔道村書記劉永慶告訴小潞
看到臧淑蘭家自創分類提示
他感覺到十分欣慰
村「兩委」和市級下沉幹部積極入戶宣傳有了成效
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
並將臧淑蘭這類表現積極的人吸納到宣傳隊伍中
發揮熟人好說話的優勢,動員身邊人
將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下去
據了解,在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後,為解決部分村民想參與垃圾分類卻不會分的窘境,岔道村「兩委」和市級下沉幹部迅速出擊、準確把脈,部署相關工作安排。
在此期間,村「兩委」和市級下沉幹部積極入戶宣傳、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認真了解村民垃圾分類情況,為其送上垃圾分類宣傳折頁和致村民的一封信,並與村民籤訂垃圾分類承諾書等。
此外,岔道村還將垃圾分類納入門前三包和村規民約,並依託「文明銀行」平臺開展垃圾分類周評榜活動,設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以此來調動村民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小潞了解到
隨著季節轉變,天氣溫度逐漸升高
為避免各家各戶垃圾桶周圍產生異味、滋生蚊蟲
岔道村結合村內實際
計劃開展垃圾清收與垃圾桶清洗工作
「垃圾分類是個全民參與的過程,相信通過每位村民的努力,岔道村的環境將變得越來越好。」
劉永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