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的故事 | 薔花紅蓮 II

2021-02-10 無事生妃

記得開坑之前,和一個閨蜜說起。她問:「你要寫成個什麼德性呢?」 我說:「就三言二拍那種講故事系列吧。」 她說:「哦,合著,你就是拿著群裡的公號,賣故事會呢……」

閒話歸閒話,閒話完了,我還是接著講故事。

時隔多年之後,我又一次遇見的薔花紅蓮是一對雙生姐妹。故事發生的時候,姐妹倆都已經過了古稀年紀。好死不死,這倆姐妹在她們人生的最後一刻,居然都是我的病人。

姐妹倆既然是雙生,那也就分享幾乎一致的疾病,一樣的人生。兩人都有晚期老年痴呆,不能說話不能動,兩人都插有胃管。兩人都終生未嫁,也沒有子嗣。兩人一直住在老人院裡,日常處理她們事務的是兩人的侄女兒。

先去世的是妹妹紅蓮。紅蓮送來急診的時候,眼眶深凹,嘴唇皸裂。一看就是很嚴重的脫水症狀。

我就很好奇啊,紅蓮不是有胃管嗎,怎麼會脫水呢?送紅蓮來的救護車上的救生員支支吾吾,一副大有玄機的樣子。

後來我打電話去老人院,才知道,紅蓮的侄女兒照顧兩姐妹多年,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要停止給她們的日常胃管食物。

一開始還只是停了食物,水還是會給。可是生命力頗為頑強的兩姐妹堅持了兩個星期,沒有任何衰竭的跡象。侄女兒一急眼,就決定乾脆把水也停了。水徹底停了後三天,妹妹紅蓮身體狀況直線下降。送到急診後幾個小時,就平平靜靜地走了。

妹妹走的第二天傍晚,姐姐薔花也送了進來。很自然的,姐姐也是嚴重脫水,沒多久後,也出現了生命衰竭的跡象。

那天晚上,和我一起合作的護工,是個五十多歲的墨西哥姐姐。墨西哥姐姐聽說了兩姐妹的故事,心下不忍,就時不時去病房拿著沾了冰水的紗布,去潤薔花的嘴唇。說這樣多少可以讓薔花舒服一點。其實,那個時候,薔花,已經深度昏迷了。

話說墨西哥姐姐第n次進病房幫薔花潤完嘴唇,轉身收拾了桌上的杯子紗布準備離開。這個時候,墨姐姐覺得背後有人伸出手,死死抓住了她的衣襟下擺,然後湊到她耳邊沙沙地說了一句:Help me……

墨姐姐猛地轉身,病房裡只有薔花平靜地躺在病床上,除她之外,再無別人。而房間裡也靜得只有氧氣輸送時發出的嘶嘶聲。墨姐姐有點不知所措,倒退了幾步,跑回護士站。

墨姐姐和我說起這事的時候,我是有點半信半疑的。

因為當初養老院的護士告訴我,薔花紅蓮手不能動,口不能言好多年了。她們的四肢關節早就僵硬如鐵。那這個拉著墨姐姐的衣服,在她耳邊喃喃的人又是誰呢?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這個墨姐姐回家後,用了好多天主教的驅魔法來驅趕邪崇,那就是後話了。

我們這種在急診上班久了的人,看慣了生老病死,日常波瀾不興。可是薔花紅蓮的離世卻讓我記憶頗深,感觸良多。中國人有句話叫做膝下無兒無女,則晚景悽涼。

很多年後,每每想到她倆,我就會想:如果當初,她們有自己的兒女,那結局是不是就會不一樣呢?

寫這篇文的時候,考慮到了讀文的人可能會問,關於這個薔花紅蓮的侄女兒的做法是否合法?

本人不是法律專家,不能給出專業解釋。但是為此特意問過一些相關人士,據說,只要做出相關醫療決定(medical decision)的人是合法授權的人 (power of attorney),那麼就是可以的。

好比你的配偶在呼吸機上,你決定要拔掉管子,停止呼吸機,那麼你是可以為他/她做這個決定的。但是,在我看來,薔花紅蓮整件事,縱然合法,也不合情。讓人脫水至死,實在非常殘忍。只願逝者長安……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無事生妃】MuchAdo_USA 原創文章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公眾號及其他媒體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轉載合作請寫郵件至

hougong888@outlook.com

相關焦點

  • 【直擊】急診室的故事
    救護車呼嘯而至,一位渾身血跡的中年女子被擔架車推進急診室。故事懸念迭起,卻都是真人真事。這是晚上20點30分,這裡是邵逸夫醫院急診室。據急診科護士方正紅介紹,他平均每個晚班接待的生死一線或者身負巨大病痛的各種急診病例150-200例,像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 《急診室故事》:不做秀的真人秀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東方衛視推出的觀察式真人秀節目《急診室故事》,立足於表現普通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不失為一種有勇氣的創新。 78臺固定攝像頭,24小時全天候記錄,平均840分鐘的素材剪輯出1分鐘的片子。以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為據點,節目向觀眾展現了最真實的搶救過程,向觀眾普及醫療常識、傳達「珍惜生命」的信念,增加人們對診治流程的了解,促進醫患和諧。
  • 《急診室故事》完美收官 獨家記憶大放送
    兩季《急診室故事》已於本周播完,當給小小急診室裝上攝像頭,
  • 《急診室故事》——用行動還社會以真實
    導語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敢於把急診室24小時全部開放在大眾面前,敢於直面攝像機鏡頭,敢於用行動證明給社會看一個真實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由東方衛視和恆頓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醫療急救紀實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不僅延續了第一季口碑上的良好勢頭,引來點讚無數,收視上也獲得了大豐收,前兩期節目的收視率穩佔各大衛視節目當日收視的榜首。特別是上一期節目「當你老了」播出後,空巢老人的現狀在引發螢屏大催淚之餘,更讓不少人好奇,急診室的每一個24小時,是否都像30分鐘的節目那樣撼動人心。
  • 《急診室故事》30分鐘的故事,來自生活的每個24小時
  • 豆瓣9.6分,看哭了所有上海人的-<急診室故事>
    周末做啥,上海40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小怪今天要跟大家推薦一部神劇,也是一部純實況紀錄片:《急診室故事;3、第一次直面社會廣泛關注的醫患矛盾、信任危機等問題;4、深入挖掘一個個真實的救治故事,讚頌生命的力量與尊嚴。
  • 22:00急診室故事 醫院驚現暴力事件 聚焦「最真實的無奈」
    今晚22:00,一起走進急診大樓為您揭秘最真實的急診室!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治病救人的醫生變成了高危職業。1月18日,急診室大樓走廊裡突然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一位病人和幾位家屬竟然出手暴打泌尿外科醫生張心如。在保安和眾人的勸阻下場面仍然失控。
  • 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放大,猝死一小時.急診室故事:生命逆轉
    12月21日晚上八點十五分,杭州市江幹區人民醫院急診室,緊張急促的鈴聲響起。這是一位剛剛120送來的危急病人,已經失去了生命跡象。急!急!!急急急!!!這是黎明村的一位村民,五十多歲。與家人共進晚餐後獨自回房間休息。
  • 專題 視頻預告:醫療真人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10月22日晚開播(附主題曲《有你真好》欣賞)
    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引起業內外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的醫療真人節目《急診室故事》第二季升級歸來!還是熟悉的六院、還是熟悉的醫生,10月22起每周四晚21:20在東方衛視播出!《急診室故事》第一季裡,78個國際最先進的遠程遙控固定攝像頭、66路全方位現場收音,將急診室的悲歡離合盡攝眼底。
  • 好影推薦|《夜班醫生》:都說急診室是看遍人間真實的地方
    這也是發生在急診室的故事,因為國情不同對於其中的醫療體系就不多評價,這部劇當年上映的時候可謂是引起過一陣不小的轟動,雖然在要求嚴謹的今天,我們仍會發現劇中在學術問題上可能有些小瑕疵,但在當初醫療劇試水的年代,已經算是神劇,可惜的是近幾年因為版權問題,《夜班醫生》僅有兩季在刪減後得以在國內上映,後幾季都暫無版權,令眾多影迷深感可惜。
  • 在美國急診室裡聽故事丨海外夜談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壹讀君呼喚更多的壹堆飯與大家分享自己在海外留學、旅居、旅行的有趣故事。投稿請直接發送至yanyh@ireadweekly.com。文丨黃慶明 18年前,第一回踏上中國土地的一對美國夫婦,沒想到享受了一次領導待遇。
  • 2歲兒子躺在急診室,杭州夫妻竟「置之不理」!真相讓人淚奔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在最近發生在杭州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同為醫生的父母正在手術臺上專注的給患者開刀,而此時,他們21個月的兒子卻在醫院急診室病床上接受治療。  手術結束後,"醫生爸爸"、"醫生媽媽"下了手術臺,兩人三步並作兩步地跑到急診室,看到自己的兒子躺在急診室裡,癱軟虛脫,醫生媽媽心疼地抱著孩子,喉頭有點梗塞,內心深深的愧疚與自責湧上心頭,眼眶裡淚水開始打轉。
  • 加拿大急診室等8小時病人成"死人"!加拿大的醫療是不要錢,但是要命….
    加拿大衛生諮詢研究所周四公布的最新報告表明,bc省求診病人等候治療超過8小時,超於全國平均,2016年至2017年九成bc急診室病人,必須花費8.4小時。急診室等待病人成「死人」曾有媒體報導,bc省一名退休醫生dr. rajindar joneja在自己工作過的醫院急診室裡活活等死,由於joneja曾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由於化療造成心臟受損
  • 婦產醫院急診室重裝開診!硬體升級面積擴大100m²~
    改造後的急診室「變身」成了什麼樣子?今後能夠為準媽媽們提供怎樣的便利?健康北京帶您一起來看看! 全新升級改造後的急診室,增添中央胎心監護系統,及中央心電監護系統,醫護人員可時刻監測準媽媽們的病情變化,做到不耽誤、不遺漏。 ELISEE 350呼吸機,具備優異的ICU通氣性能,全面的通氣模式,完善的通氣監測,以及長期使用的穩定性能。
  • 加拿大急診室等候時間可查詢了!
    【加拿大頭條(canadanews)卡比獸報導】在全球所有發達國家中,加拿大醫院急診室因現在阿爾伯塔省一個全新的網站就可以告訴你,在省內各大急診室裡到底需要等待多長時間。(點擊紅色按鈕,即可顯示所查詢問題的數據)加拿大頭條(canadanews)獲悉,該網站由阿爾伯塔省衛生質量局( Health Quality Council of Alberta,簡稱HQCA )製作並管理,該局根據數據綜合整理出,省內16家最繁忙的醫院急診室等待時間
  • 急診室的故事_山姐美國行醫記(三)
    BTW,讓我們在一開始就把概念搞清楚:ED= Emergency Department(想到ErectileDysfunction的都去牆角蹲著!),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ER(Emergency Room)。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美國的急診和(大部分)中國的急診一樣,是沒有專門的急診科醫生的。
  • 潮陽區人民醫院急診室發生暴力傷醫事件 打人者被刑拘
    令人沒想到的是,年沒過完,在潮陽區人民醫院急診室發生一宗值班醫生和護士被患者家屬毆打致傷案件。經公安機關連日偵查追捕,2月13日晚,犯罪嫌疑人張某龍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2月9日(正月初六)傍晚18時48分,潮陽公安機關接報:潮陽區人民醫院急診室有醫務人員被患者家屬毆打。接報後,公安機關立即派員處警,調查事情經過及行兇人員身份。
  • 急診室等了11個小時 58歲女子最終還是走了...
    急診室接診量大、過度擁擠是個問題對此,儘管Serge Melanson醫生無法具體解釋Porter死亡的事件,但這位新布倫瑞克醫學協會的主席確實表示,Moncton醫院的急診室有一半的床位是由應該住院但因過度擁擠找不到床位的人佔據的。他表示,Moncton醫院的等候治療時間並沒有達到其制定的目標,已經對病患和醫護人員造成了損失。
  • 你我都不是人類 | MILL急診室
    急診室  Halloween 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