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慣上從立冬之日起到立春之日止這一段稱為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冬季來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下降到零度左右。寒冷、冰雪成了此時天地間的主角了。特別是北方地區更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了,此時萬物蕭瑟,一派肅殺之氣。
冬季養生原則以斂陰護陽為主,起居著裝注意保暖,飲食調養宜溫熱性食物為主,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常見的溫補食材有牛羊肉、雞肉、山藥、慄子等。
但是,很多家長只顧著孩子的喜好,給孩子提供了挑食、偏食的機會,卻忽略了膳食均衡的重要性。
均衡營養是要膳食中所供給的營養素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因此各類食物要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才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才能營養平衡。
那麼兒童在冬天該怎麼吃才能達到營養平衡呢?
首先,因為兒童在冬天熱量消耗大,因此飲食量要適當增加以滿足對機體熱能的需要。但是家長們又容易誤認為飲食量增加就是增加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這是不正確的,無論任何季節都應為兒童提供平衡膳食。多吃厚味肥甘之物,不僅對機體無益,還會增加機體的負擔。
飲食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防止維生素缺乏。根據春宜升補、夏宜清補、秋宜平補、冬宜溫補的養生原則,調節飲食結構,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減少脂肪的攝入,蛋白質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豆製品、乳類等不僅易於消化吸收,而且營養價值高。
另外就是絕對不要忽視孩子們無機鹽的攝入,有研究表明,如果體內缺少無機鹽就會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要幫助孩子們禦寒,建議為孩子多提供一些含根莖的蔬菜,如大白菜、胡蘿蔔、土豆、山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