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在養生方面多下功夫,懂得養生的會恢復得更快、更好。養生是門大學問,開始自覺鑽研養生知識,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養生覺悟,養生覺悟上去了,對恢復是非常有利的,因為知道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什麼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怎麼做才能恢復得更好,這些都是學問。
必須要學會養生,養生就包括戒色保精的內容。
進入冬季後,很多人也出現了頻遺,如何控遺是一大難關,出現頻遺也很影響身體的恢復,畢竟遺精也是漏,冬季這個養藏的季節裡,這樣頻繁地漏,損失也是非常大的。
俗話說:冬天進好補,來年打老虎!做好食補,少進藥鋪。冬季有補冬之說,冬天是應該在食補方面特意加強,這樣明年春天來臨時,就會龍馬精神,虎虎生威。
但是食補方面的水也很深,有的人一聽說進補,就以為吃山珍海味肥甘厚膩才叫補,結果往往是瞎補亂補一通,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補出不少毛病。補也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安排,千萬不可盲目瞎補,適合別人的食材,很可能完全不適合你,別人吃了一點事都沒有,而你吃了很可能就會出現腹脹便秘或者開始便溏。
在食療方面,我首推粥療,山藥粥、紅棗粥、百合粥、五穀養生粥、紅豆薏米粥、核桃粥、燕麥粥、黑芝麻粳米粥、銀耳白果粥、 蓮藕大米粥、南瓜小米粥、五仁粥、慄子桂圓粥、五豆粥、胡蘿蔔粥、芡實粥、 仙人粥、黑米八寶粥等等,這些粥都不錯,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食用。
補物實在很多,並不一定要大葷大肉,每天大葷大肉,實在很危險,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長期高脂飲食(大葷)不僅會加重腎病患者已有的腎損害,也會導致健康人的腎臟受損。
冬補我是不建議吃大葷的,肉還是儘量少吃,這樣對控制欲望很有幫助。
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養心,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相也是如此,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現代人就是心太累,各種煩惱,而且心也太髒了, 充滿了積垢。
《中外衛生要旨》:「常觀天下之人,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仁者養心,仁就是要做到溫和、善良、寬宏、厚道。仁心仁德、養心立德是一個人健康的內在要素。
唐代大醫孫思邈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中醫認為德高者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秘,所以能健康長壽。荀子言「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孔子更精闢地指出:「大德必得其壽」。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我們應該保有一顆善心,多行善事,積善成德,善則生陽,助人即助己,為善最樂,妙不可言。《黃帝內經》也強調「德全不危也」,同時也說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暢通的經絡需要的是清淨心。不僅要讓心保持清淨純正,更要讓心充滿善意,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靈,自己的心胸也要保持開闊,如海闊天空一般,是一種大場面、大境界,堅持修善之人,一定會感受到真正的大快樂、大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