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觀點丨如何定義「篡改、偽造」病歷

2021-03-01 醫法之間

林某自述在20-30年前查出B肝陽性,後每年隨訪,因體檢查出肝右後葉佔位,在2010年8月26日到中山醫院門診檢查MRI(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肝右葉僅腎窩薄膜有一直徑約1釐米異常信號影等改變,8月31日中山醫院再次為患者檢查彩超,發現肝右後葉可疑佔位、肝硬化,於是醫院將患者收入肝腫瘤外科。9月2日患者籤署手術知情同意書,院方告知了手術風險等事項,9月3日進行全身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複雜肝癌切除術,術後病理顯示肝細胞肝癌。9月6日患者稱腹痛,用藥未緩解,病情開始惡化。9月8日轉重症病房,表現急性肝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經多科會診,患者合併肝性腦病、腎功能不全、肝腎症候群、急性腎衰、電解質紊亂,當即進行了Mars(人工肝)血液淨化,但患者仍昏迷並持續惡化。最終患者在9月12日去世,死亡原因推定急性重症爆發性肝炎、B型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顱內出血、腎功能衰竭。

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司法鑑定中心對電子病歷的形成時間及修改情況進行電子數據技術鑑定,顯示2010年8月31日到9月13日間病史記錄共47條,其中3條已刪除,修改時間與創建時間不在同一天的21條,文檔修訂歷史中顯示22條;患者使用外購白蛋白知情同意書籤字並非死者家屬本人書寫。院方則解釋所有修改均有身份識別和保存修改痕跡,不屬於篡改行為,系因三級綜合醫院複評審的要求,醫院根據病史書寫要求完善了不規範縮寫和描述,與患者診治過程和轉歸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死者家屬明確表示不同意將住院病史和其他證據材料作為司法鑑定依據,鑑定所進行了退卷處理,庭審中死者家屬也一再表示不同意採納病歷材料為鑑定依據,故未再委託鑑定。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在醫療損害爭議案件中,涉及醫療機構是否存在診療過錯、其診療過錯與患者的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以及相應的因果關係程度,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法院一般無法直接對此作出正確判斷,故需要依照法定程序由具有醫學專業知識及臨床實踐經驗的醫療專家進行醫療損害鑑定,以進行鑑別和判斷,作為法院認定相關事實的主要證據。本案中雖然中山醫院又違反病曆書寫規定改動病史的行為,但目的並非為逃避醫療損害責任,其行為不足以認定屬篡改、隱匿病史以逃避醫療損害責任,「亦不足以使合議庭內心確信中山醫院的診療行為存在過錯並造成了涉案患者的死亡」。但醫院存在相應過錯,造成死者家屬發生了合理支出損失,應當賠償交通費、住宿費、律師費等。判決中山醫院賠償死者家屬交通費等8000元,補償金30000元,案件受理費15669.95元由死者家屬負擔14919.95元,司法鑑定費12000元由中山醫院負擔。

二審中,中山醫院表示願意再補償家屬20000元,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死者家屬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5669.95元由死者家屬負擔。

本案除合理支出受補償外,家屬支出30589.9元,獲賠50000元,如果不是二審中醫院多支付的20000元補償,原告將入不敷出。

相關焦點

  • 案例 | 遭遇醫療糾紛如何依法維權?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法律適用指南
    二、醫院篡改病歷,推定其有過錯劉某因交通事故入住市中心醫院進行搶救。次日正在輸液時劉某出現嘔吐、噁心、抽搐等症狀,經搶救無效死亡。劉某家人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為減輕自己的責任,主治醫師擅自將治療病歷進行修改。在鑑定過程中,劉某家屬發現自己所持病歷複印件和中心醫院提供的病歷存在明顯差別。法院經審理判決中心醫院賠償劉某家屬各項損失23萬餘元。《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患者有損害,具下列情形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醫院病歷是判斷醫療機構所實施醫療行為是否符合診療護理常規的重要依據。
  • 阿德萊德一護士偽造疫苗接種、篡改刪除病例、偽造身份證明!15年內禁止從業!
    據Advertiser報導,阿德萊德北部郊區一家診所的一名護士因偽造疫苗接種
  •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被告,病歷塗改的這些法律問題應該讓小夥伴知道
    化驗單粘貼錯誤,如將A的化驗單粘貼在B的病歷中,對於B而言,該化驗單應排除在證據之外。因為沒有相關性。 以上都不是塗改、篡改病歷資料。認定為筆誤或者失誤必須具備這兩個特徵:一是不影響整體病歷資料的真是客觀;二是沒有主觀故意的表現。2、塗改或者篡改塗改或者篡改則是指:為了一定的目的故意塗改、篡改病歷等資料,掩飾或者混淆病患真實情況的行為。
  • 發生醫療糾紛應該在什麼時間、如何保存病歷
    醫療是從我們出生到死亡不得不經歷,而且會貫穿我們終身的體驗,而醫療糾紛是我們在就醫中最不願意看到的,但從客觀上說,醫療中發生意料之外的結果又是難以避免的,從理性上分析,提前掌握一些這方面的法律知識總是有備無患的。今天我介紹一下現行法律法規對病歷的管理規定,以及發生糾紛後如何儘快封存病歷,這對維權是十分重要的。
  • 「真」傷勢,「假」病歷,追究刑事責任!
    可在法院向陳某送達副本之後,陳某卻向法院提起反訴,要求饒某賠償各項損失24126.65元,並且提交了橫店某醫院的醫療費用票據、住院病例、診斷證明書、浙江省磐安縣公安司法鑑定中心出具的《鑑定文書》等證據材料。而承辦法官在向饒某送達反訴副本時,饒某又提出質疑:「我和她是鄰居,去年年底到現在我差不多每天都在村裡看見她,從來沒聽說她住院了。」
  •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例評析
    本案是作者承辦的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中代理患者家屬維權成功的典型案例。下面就醫療糾紛案件請求權的選擇、代理思路等方面作如下分析:醫療糾紛請求權的選擇及舉證責任。醫療糾紛案根據性質可分為醫療侵權、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兩大類。醫療侵權即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案由規定,分為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 篡改檢測結果,惡劣!
    此二人通過篡改原始檢測報告的方式,將陽性結果篡改為陰性,騙取核酸碼乘機回國。這種公然違反中國防疫法規的做法,對同航班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危害,也給國內防疫工作帶來幹擾,是極不道德、極不負責的行為。目前,使館已將此二人核酸檢測造假情況通報國內公安部門,將追究有關人員相應法律責任。
  • 2人篡改核酸報告回國
    二人通過篡改原始檢測報告的方式,將陽性結果篡改為陰性,騙取核酸碼乘機回國。
  • 電子病歷新規本月起施行,以後輸入身份號就能查病歷了!
    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由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的《電子病歷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從本月起施行。        《規範》要求,相關醫療機構應具有專門的技術支持部門和人員,負責電子病歷相關信息系統建設、運行和維護等工作;具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和人員,負責電子病歷的業務監管等工作。
  • 【菲律賓新聞】中國駐菲律賓使館:2人篡改檢測報告騙取核酸碼乘機回國
    【菲律賓新聞】中國駐菲律賓使館:2人篡改檢測報告騙取核酸碼乘機回國
  • 2017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處理流程分別是,有何區別?
    醫療事故處理流程:        1.醫療事故報告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發現醫療事故後,應立即按規定程序逐級上報。醫務人員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專人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專人接到報告後,應立即進行調查、核實,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負責人報告,同時向病人通報、解釋。
  • 電子病歷時代來了,手寫病歷再見啦!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從8月1日開始,杭州將在市區600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範圍內,正式推廣醫保參保人員使用電子病歷,逐步以電子病歷取代傳統紙質證曆本
  • 醫療機構提升「病案管理質量控制」有了標準指南
    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印發《病案管理質量控制指標(2021年版)》,以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規範臨床診療行為,促進醫療服務的標準化、同質化。來源:醫政醫管局、中國醫療網、健康報病案是記錄醫療行為的載體,是醫療機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技術能力、規章制度落實情況的具體體現,是醫療質量管理數據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各臨床專業開展質控工作的基礎。《通知》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相關專業質控中心要加強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培訓和指導,採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相關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饋,強化結果運用,指導醫療機構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 再見,病曆本!8月1日起,杭州11家醫院看病帶手機就行!
    杭州市醫療保障局局長 石連忠:「電子病歷卡呢,比原來的紙質的會更清晰,更完整,大家都有種感覺,醫生在原來的紙質病曆本上,寫的字,大家都看不懂。」杭州市的電子病歷,由市醫療保障局牽頭推行,以杭州市「城市大腦」醫保結算數據和衛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數據
  • 到醫院複印病歷要收費?院方:新到崗人員不熟悉收費標準
    代先生說,自己常年在外省務工,未聽說到醫院複印病歷要收費,想知道綦江區中醫院複印病歷收費是否符合規定。經陽光重慶轉辦,5月6日當天,綦江區新盛鎮氣田村給代先生解答了政策:「醫院複印病歷可以收取工本費,但必須符合相關規定。」
  • 兩人培訓千人通過,上萬條數據被篡改!邯鄲偵破首起非法篡改網絡資料庫案
    專案組民警馬不停蹄,加大對犯罪嫌疑人邱某、車某的審訊力度,最終兩人交代,他們是在網上看到有人宣稱「黑客」,可以在網上篡改各種考試合格證,就開始向下級發放需求廣告,通過偽造證件共同牟利的的犯罪事實。 至此,網下販賣、偽造假證件的團夥成員已經全部落網。 但是,這名網上聯繫的自稱「黑客」的人,到底是誰,邱某和車某都沒有見過面。
  • 包頭市醫療保障局多管齊下強化居民大病醫療審核工作
    2019年以來,在市醫療保障局的正確領導下,大病聯合辦公室積極履行大病項目控費職責,配合醫保部門對各醫療機構上報的外傷報銷單據費用進行逐筆審核。截止到4月底,共審核外傷患者病歷資料971份,檢查出存在問題的病歷318份,涉及醫療機構19家、違規費用62199.96元,醫療審核工作初現成效。
  • 診所代開假病歷被立案調查
    線上高仿病歷泛濫,線下部分診所也違規開假病歷診斷。
  • 醫療訴訟案件時醫療評估和醫療司法鑑定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醫療訴訟案件時醫療評估和醫療司法鑑定的區別:醫療評估和醫療司法鑑定都是基於患者所有的就診材料進行分析,判斷院方診療過程中是否有醫療過錯、診療行為和損害結果是否有因果關係、院方責任比例。
  • 一張會診單走紅朋友圈,網友:「病歷界的一股清流」
    ,而近日,微信朋友圈裡轉發的一份來自新疆醫生的會診單,因字跡工整清秀,被網友稱為「病歷界的一股清流」。  在兵團醫院就診的市民王曉霞則認為,能不能看懂似乎也不重要,因為除了病曆本,其他諸如化驗單、體檢結果、取藥單等都是列印在紙上的印刷體,看一下也能「猜出」大致情況。字跡潦草同行也眼暈  醫生字跡潦草,難倒的不僅僅是患者,有時醫生之間也認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