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對烘焙突然有了興趣,原因是可以很好的轉移注意力,舒緩情緒和壓力。西式烘焙是非常程式化的操作,按照配方準備好材料,一旦開始,就得集中精神,按照流程一步步往下。只要堅持下去,成功的機會遠遠大於失敗。中式烹飪則完全不同,對於下廚毫無天賦的我,每次炒出來的青椒肉絲或番茄雞蛋看起來都完全不同,嘗起來亦是。
其實我也沒打算在烘焙的路上走得多遠,只是為了集中精神做一件事而已,那就選擇最簡單的吧!餅乾幾乎是唯一的答案。低筋麵粉、糖、黃油、雞蛋,加一個烤箱,沒有更簡單的了。深夜無人打擾,收拾好餐桌,不緊不慢的按照流程,稱重,篩粉,融化黃油,攪拌,冷藏,擀平,分割,烘烤,到出爐差不多一個小時。如果意猶未盡,就再烤一盤。
不知道是第幾次的時候,我的黃油餅乾開始產生了意識。它不願意變成模型餅乾工整的模樣,寧願像是府河邊小磚窯燒出來的廉價紅磚,每一塊的裂紋都不相同。它必然是一款重口味的黑暗料理,壞情緒要通過它的誕生傳遞到虛空,那就撒上大粒的鹽吧!藍色的是波斯海鹽,紅色的巖鹽來自喜馬拉雅。
美味的秘訣來自大量的黃油,微波爐三十秒和自然融化的口味沒有任何差別。最麻煩的是糖。天啊,餅乾裡竟然需要如此多的糖!這才是甜食所擁有的治癒能力的根源。
總而言之,我發現做出來的餅乾越來越像是我的一部分了。我一眼就能認出它的醜樣子,我能想像它在別人口中毫無顧忌的釋放甜味衝擊和鹽粒爆炸。很容易一邊吃一邊就開始自我感動,吃到喉嚨發齁,以為幸福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