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出招了!為應對美國25%關稅,法國政府將給予葡萄酒企最高20萬歐元補助

2021-02-25 葡萄酒商業觀察

為了補償美國對法國葡萄酒附加的報復性關稅,法國1月7日召開行業會議,法國政府計劃幫助遭疫情和美國附加關稅雙重打擊的葡萄酒企業,每家最高補助20萬歐元,此外,貸款還款延期一年。

預計政府將很快向酒商提供援助,以補償美國對法國葡萄酒徵收的稅款,新一輪稅制將於1月12日開始實施。法國葡萄酒委員會主席表示:「需要找到一個快速的解決方案,以保持我們的公司和產品在葡萄酒市場上的競爭力。我們不能再等了。」

1月8日,法國農業商會會長傑羅姆·德斯佩(Jéréme Despey)出席了由該領域代表和4位部長參加的會議,參與會議的有:經濟部代表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農業部代表朱利安·丹諾曼第(Julien Denormandie),商業部代表朗克·裡斯特(Franck Riester)和中小企業代表阿蘭·格裡斯特(Alain Griset)。法國葡萄酒和烈酒出口商聯合會(FEVS)主席傑羅姆·德斯佩和塞薩爾·吉隆(César Giron)在會後對媒體表示:"我們表達了對葡萄酒業一年多的不公平局面的憤怒,希望政府能夠理解我們的難處。」

12月31日,美國決定從1月12日起對所有來自德國和法國的非起泡葡萄酒,葡萄汁和幹邑白蘭地的關稅提高25%,作為歐盟和美國之間就航空政府補貼問題產生的貿易糾紛的應對。

為了支持酒商,法國財政部計劃向被新冠疫情影響到的公司提供高達每月營業額 20% 的補貼,每家公司最多 20 萬歐元。同時,法國財政部還將與銀行合作,將向受到疫情影響的公司的國家擔保貸款(PGE)的還款期推遲一年。

法國政府還希望歐盟在這件事上能夠給予支持。據悉,這四位部長將寫信給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在補償措施方面進行合作。葡萄酒行業的從業人士則堅稱迫切需要採取措施,表示無需等待歐盟的決定。目前有許多出口美國的葡萄酒滯留在法國港口,由於美國進口商不想支付高關稅,在聖誕假期後運往美國的葡萄酒都已返回港口。

文章來源:Franceinfo

編譯:WBO團隊

相關焦點

  • 2020年法國電動自行車補貼提前實施!
    近期席捲法國全國的大罷工,導致全國公共運輸陷入癱瘓。為應對大罷工帶來的不利影響,巴黎購買電動自行車可獲得補助的政策提前啟動。
  • 「黃馬甲」示威重現巴黎街頭 法國警察是這麼應對的
    在一年的時間中,每個周六,「黃馬甲」抗議者都會在法國巴黎等地舉行示威抗議活動。他們幹了些什麼呢?堵塞交通、破壞公共設施、當街放火、打雜商店、襲擊警察。那麼,法國政府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示威者的呢?法國內政部長是這樣稱呼他們的↓↓↓面對這些暴力示威者,法國警方是這麼做的↓↓↓「黃馬甲」示威爆發後,法國各地共出動近9萬名治安警察應對示威活動。據美聯社報導,巴黎還罕見調動了12輛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使用的輪式裝甲車。
  • 美國決定豁免中國口罩等醫療產品關稅
    美國去年10月22日就宣布對進口中國的部分商品給予排除申請,多家醫療行業的公司早在1月份就申請了豁免,但美國方面一直拖著不批,這幾天突然就集中豁免了口罩等商品的關稅。據報導,被豁免的商品主要是口罩、一次性醫用手套、消毒溼紙巾、樣本採集器皿等緊缺的醫療物資,美國在這方面主要依賴進口。
  • 法國院士只是一種榮譽
    新華網巴黎7月1日電(記者張雪飛)成立於1795年的法國研究院(也稱法蘭西學會)是法國獨具一格、舉足輕重的權威學術機構,有「知識界議會」的美譽。然而,「院士」只是一種榮譽,而非職務,並不享受特殊待遇。  法國研究院由法蘭西學院、文史科學院、科學院、美術院、倫理政治科學院五大學院組成。
  • 新增病例137人丨愛爾蘭總理確認將延長350歐元疫情補助至6月中旬
    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在議會發言,表示由於愛爾蘭暴發新冠疫情,政府向那些失去工作的民眾每周發放350歐元疫情失業補助,目前該補助將隨著封鎖禁令延至6月中旬以後。據悉,總理瓦拉德說,「政府尚未就新的補助利率或時間表做出決策。」有鑑於愛爾蘭近期將組建新政府,具體是有現任政府還是由新政府走出決策還有待於確認。
  • 法國政府終於回應了...
    香榭麗大街上30多家奢侈品門店遭受瘋狂打砸,有些示威者趁機打劫,僅Dior一家店就被掠走了價值超過100萬歐元的商品。旁邊的LV喊來了防暴警察保護門店,逃過了被洗劫一空的命運。為安全起見,包括奧斯曼大道上的老佛爺、巴黎春天,以及塞納河左岸的樂蓬馬歇、路易威登都選擇了提前打烊,關門謝客。Kléber大街上多家銀行也沒能倖免於難。
  • 豁免談判無果,美國向盟友痛下殺手!對歐盟鋼鋁關稅6月1日開徵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3月23日決定對進口鋼材徵收25%的關稅,對鋁材徵收10%的關稅,聲稱是出於國家安全原因需要保護美國的鋼鐵和鋁生產商,但給予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和阿根廷臨時豁免,豁免將在6月1日到期。
  • 【揭秘】法國餐廳潛規則:七成菜餚由微波爐加熱
    不過法國知名大廚德納米爾日前在新書中爆料,稱現在在法國餐廳和咖啡店用餐,10道菜有7道其實是從食物工場訂購,再用微波爐加熱上桌,狠批此舉形同「作弊」。他稱製作一道正統的紅酒燉牛肉,材料費加人工,成本為7.5歐元,相反從食物工場訂購則便宜得多。德納米爾稱,由於政府對業界實施重稅,愈來愈多法國餐廳為節省成本無所不用其極,儼然成為「飲食界的廉價航空」,又嘲諷「微波爐已變成廚師最好的朋友」。
  • 法國藥房出售!一歐元!
    作者:魯佳 轉載自旅法華人戰報(ID: DailyFR)巴黎10月31日電(魯佳)法國芒什省的小鎮聖馬丹德朗代萊(Saint-Martin-de-Landelles)一名年邁的藥房老闆計劃賣店退休,然而難覓買家,價格一降再降,最近他打算以「1歐元」(約合7.87元人民幣)的象徵性價格將藥房轉讓。
  • 【快訊】肯德基開分店惹眾怒;民眾踴躍「捐便便」,法國醫院不堪重負
    【英明年3月脫歐,葡萄酒商狂囤150萬瓶酒】英國將於明年3月脫歐,而主要葡萄酒零售商之一的
  • 美國在中國截胡法國訂的口罩?法國人很生氣…
    歐洲境內發生多起物資被截事件後,疫情加劇的美國也入場了。2名法國高官曝出,美國人直接到中國機場攔下飛往法國的飛機,加價三四倍截胡了法國人訂購的口罩,飛機直接改道美國。 雖然期間引發了誤會,甚至爆料描述也很戲劇化,但其中一名高官今天再次證實,的確有物資被美國截走。
  • 萬萬沒想到,法國罷工加速了電動自行車補貼政策
    相信關注熱點的小夥伴,對於過去的2019年裡12月5日起的法國全國性罷工遊行,一定都有所耳聞。據法國內政部數據顯示,5日法國示威者達80.6萬人,巴黎示威者達6.5萬人。這場聲勢浩大的全法大罷工,使得法國交通全面癱瘓。
  • 【匯聞錄】法國脫歐將創造下一場危機
    德銀分析師警告,如果法國也步英國後塵、發起脫歐公投的話,那麼法國選民或將創造出一場比雷曼兄弟破產更加嚴重的危機。    據CNBC報導,德銀認為以英國脫歐公投為模板炮製一場「法國脫歐」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法國總統候選人、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袖勒龐眼下正在向選民兜售這一主張。最新的BVA-Salesforce民調顯示,勒龐目前在競選中處於領先地位。    勒龐競選綱領的核心是反移民、反歐盟。
  • 法國汽車巨頭宣布搬離中國!網友:開始向美日靠攏了?
    眾所周知,早在今年4月份,為了遏制我們的發展,美國和日本就開始動員在華企業,把生產線搬離中國,即使不能回到本土也必須搬離,為了鼓勵企業放棄中國市場,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比免稅收幾年,再比如支付全額加班費!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下,一些小企業直接選擇了回到美國或者日本本土,或者搬到東南亞國家!但一些大型的美企和日企仍然沒有搬離中國的意思!
  • 德媒頭條| 2018.06.07:開始報復了,歐盟計劃對美國商品加徵進口關稅!
    其主要原因為東部地區人口持續下降,而人口發展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聯邦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明顯滯後,東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減少。根據各州統計局的初步數據表明,去年東德5個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為1.4%,西德為2.3%。據預計,到2035年,圖靈根地區的勞動人口數量將下降29%。這將是東德經濟的主要負擔因素。
  • 最高$2萬節能補助, 聯邦政府出臺, 小企業均可申請!
    自從疫情以來,聯邦政府相繼推出了各樣的惠及企業生意及民生補助。
  • 留學法國小知識:法國學費花多少?
    ,法國成為很多中國留學生的首要選擇。申請法國留學的同學日漸增多,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新的國家、新的文化、新的語言都有可能帶來各種的不便和「雷區」,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去法國留學的學費問題。法國高等教育分為公立大學和私立院校,高等教育體系非常多元化。法國現有400多所高等院校,根據學校的培養方向、教學安排和行政管理等特點,又分為綜合大學、高等專業學院、高等專科院等。
  • 法國黃背心運動一周年……
    今年3月16日,黃背心在香榭麗舍大道打砸焚燒,燒毀著名的福蓋咖啡館,塗鴉破壞凱旋門之後,香街被當局劃為遊行禁區。巴黎警長也被撤職。警方改變了戰術,將原先在示威隊伍周邊防守,改為輕騎摩託團隊在示威人群中控制暴力人員。法國黃背心運動的導火索是馬克龍政府宣布提高燃油稅。
  • 兇殘 | 美國一名男子竟在網上直播殺人 警方懸賞5萬美元全國通緝
    據了解,史蒂芬斯就職於一家名為比奇·布魯克的行為健康醫療機構,為青少年提供醫療建議與諮詢。盤點:近年社交媒體直播平臺上的暴力、兇殺行徑今年1月初,4名黑人青年男女在美國芝加哥市直播圍毆一名似乎智力有問題的白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