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03月16日)是個有意義的日子,大二同學「昏昏欲睡」地完成了一件期待已久但又一直」不忍下手」的事兒——用犀牛。李啟濰三個多小時的經驗分享,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開啟一扇新門。
Rhino命令千千萬,但對於多數常規方案來說,十個快捷鍵也就夠了。
F1:_Scale1D << 單線縮放
F2:_SetPt << 擠壓
F3:_Box 3point << 三點成體
F4:_BooleanDifference << 差集布爾運算
Ctrl + R:_Rotate << 旋轉
Ctrl + T:_Trim << 剪割
Ctrl + G:!_Group << 成組
Ctrl + H:!_Hide << 隱藏
Ctrl + J:!_Join << 連接
Ctrl + M:!_Move << 移動
犀牛的基本建模思路也像SketchUp一樣,但功能和便捷程度則強大太多。需要注意的是,Rhino模型是「體模」,而非SketchUp的「面模」,所以體塊變形要靠布爾運算,而不是SketchUp極易上手但卻常常帶來很多麻煩的面的直接推拉。
用好上面十個快捷鍵,多數中規中矩的方案建模就應該輕而易舉了。
作業要求:
1、將自己設計課方案進行犀牛建模;
2、規模不限,既可建築整體也可局部構件.
作業提交:
1、2017年03月22日(周三)22:00前,發送到郵箱:digital2016@sina.com;
2、1個3DM文件,2張JPG截圖,均以「學號-姓名」命名,如「3015206063—胡杰—犀牛建模」.
下一講預告:
2017年03月23日,Vray for Rhino渲染
關於計算機建築表達的問題,歡迎留言,儘量給予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