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去菜市場尋尋覓覓,
就為那一口記憶中的味道。
也有人起個大早趕趟早市,
就喜歡蔬菜剛採摘下的那股子新鮮勁。
心情不好的時候逛逛菜市場,
還能感受到久違的人情味。
總之,這裡匯聚了人間煙火!
在張家港的這些菜市場中,
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青草巷農副批發市場。
這裡有零售,但更多的是批發,
很多商品都是以箱為單位售賣的。
無論你是誰,只要來了這,
就沒有不提著大包小包走的。
它有著南方菜市場的精緻貼心,
還多了一份北方菜市場的豪爽。
張家港市青草巷農副批發市場始建於1995年,
2014年重建搬遷至錦豐鎮興南路8號,
隸屬於張家港市供銷合作總社,
在這個佔地15萬平方米,
容納了冷凍品、水產、蔬菜、副食、
糧油、水果、日用百貨等交易區的地方,
大概需要一張導購圖才能拯救路痴。
青草巷的每個交易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大廠房,
兩邊的商戶一家挨著一家,
每個店鋪門口都整齊地擺放著自家的商品,
生薑、馬鈴薯、花菜.
每一樣都堆得像座小山。
在蔬菜區的中間過道上,
有一塊特殊的地方,
是專門留給附近居民免費擺攤的,
他們帶著自家種的新鮮蔬菜就來了。
這些爺爺奶奶們佛系營業,
不吆喝叫賣,也不妨礙別人通行,
在這樣眼花繚亂的場景裡,
他們相信總有識貨的人。
這位忙著給顧客挑選土豆的是張娟,
十幾年前跟著叔叔從山東來張家港賣土豆。
如今,張娟的土豆生意日漸紅火,
張家港的大型超市、學校裡的土豆都是她供應的,
就連無錫、江陰都有商販來她這拿土豆。
說不定你中午吃的酸辣土豆絲,
就是用她賣出的土豆做的,
可以說張娟承包了張家港人餐桌上土豆。
秋天的水果市場,
雖不如夏天那樣瓜果香氣四溢,
但是在青草巷老陳的店裡,
依舊有四五十種水果,
每天整整齊齊地陳列在店鋪裡。
最近正是沙糖桔上市的時候,
金黃澄亮的果皮帶著股花香味,
剝開外皮,吃上一塊,
甜滋滋的汁水浸潤著味蕾,
新鮮的水果果然更好吃。
這個季節,除了砂糖橘,
店裡的愛媛、葡萄柚也很受歡迎,
整箱買的價格比水果店要划算不少,
不管定力再強的人,
出來時總會捧上幾箱水果,
還有不少水果店老闆來這進貨。
水果交易區邊上是糧油交易區,
菊花婆婆一家三口在這經營著一家糧油店,
年近六十的她依舊每天在店裡忙碌,
空閒時,坐下來算算帳、喝杯茶,
有顧客來時,便一起聊聊家長裡短,
一天的時間也就過去了。
她說:「這樣的日子,
比閒在家裡要舒服多了。」
在青草巷農副批發市場,
大部分店名都是以店主的名字命名的,
菊花糧油、桂桂水果批發部、為民糧油,
每個人都在為自家店代言。
這裡很多店都已經開了幾十年了,
他們跟著青草巷從舊地址搬到新地址,
在這裡經歷了人生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從當初剛有了自己的孩子,
到如今孫子都會走路了,
他們依舊在這裡守著青草巷,
用心經營著自家的店鋪。
友情提醒:@張家港市民,進入公共場所,請按規定測量體溫並出示「蘇康碼」,自覺佩戴口罩,不要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