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趙海拿出手機登錄職稱網,很快查到了他剛獲批的高級農藝師證書。在成為洛陽首位拿到高級職稱的新型高素質農民後,這位「土專家」稱自己搞農業創新的勁頭更足了。
評定職稱,對大多數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而言是一件平常的事。農民評定職稱,在不少人眼中還是個新鮮事。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農業人才職稱制度改革,我省打破了傳統職稱評審對學歷、業績、年限等的條件限制,緊貼農業發展實際,讓申報條件更接地氣、評審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河南省農業系列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明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技術推廣應用工作8年以上,且作為法人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場)被認定為省級以上示範社(場),參加省級以上新型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並獲獎的,都能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趙海就是「一步到位」,被破格評上高級農藝師的。
2012年,在外出經商多年後,趙海返洛創業,在伊濱區佃莊鎮創辦了洛陽明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隨後,他在科技興農上不遺餘力地探索,研發農業智慧物聯網系統,使生產成本降低20%左右;自主培育葡萄新品種「緋脆」,一年兩熟,畝均增收超過4萬元;主持完成洛陽市蔬菜水肥一體化試驗、示範推廣,榮獲全省首屆新型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
今年1月中旬,經過個人申報、逐級審核、現場答辯、綜合評議、網上公示等程序,趙海被評為高級農藝師。「這次真的獲評高級職稱,這些天來我一直激動不已。」只有高中學歷的趙海說。
「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不同,趙海在綠色農業領域深耕8年,已成為一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農民』。」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土專家」晉升「高級職稱農民」,真才實學是關鍵。此次我省成功獲評高級職稱的23位農民有一個共同特點:既有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基礎,又有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
農民評上高級職稱,正是近年來國家、省、市大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生動實踐。
「榮譽背後,是國家、社會對鄉村人才的高度認可。」趙海說,評上高級農藝師,讓他更加堅信:紮根農業農村廣闊天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農民一定會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