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農民趙海真為伊濱區長臉

2021-02-28 洛陽伊濱佃莊鎮

1月27日,趙海拿出手機登錄職稱網,很快查到了他剛獲批的高級農藝師證書。在成為洛陽首位拿到高級職稱的新型高素質農民後,這位「土專家」稱自己搞農業創新的勁頭更足了。

評定職稱,對大多數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而言是一件平常的事。農民評定職稱,在不少人眼中還是個新鮮事。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農業人才職稱制度改革,我省打破了傳統職稱評審對學歷、業績、年限等的條件限制,緊貼農業發展實際,讓申報條件更接地氣、評審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河南省農業系列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明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技術推廣應用工作8年以上,且作為法人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場)被認定為省級以上示範社(場),參加省級以上新型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並獲獎的,都能直接申報高級職稱。

趙海就是「一步到位」,被破格評上高級農藝師的。

2012年,在外出經商多年後,趙海返洛創業,在伊濱區佃莊鎮創辦了洛陽明拓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隨後,他在科技興農上不遺餘力地探索,研發農業智慧物聯網系統,使生產成本降低20%左右;自主培育葡萄新品種「緋脆」,一年兩熟,畝均增收超過4萬元;主持完成洛陽市蔬菜水肥一體化試驗、示範推廣,榮獲全省首屆新型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

今年1月中旬,經過個人申報、逐級審核、現場答辯、綜合評議、網上公示等程序,趙海被評為高級農藝師。「這次真的獲評高級職稱,這些天來我一直激動不已。」只有高中學歷的趙海說。

     「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不同,趙海在綠色農業領域深耕8年,已成為一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新農民』。」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土專家」晉升「高級職稱農民」,真才實學是關鍵。此次我省成功獲評高級職稱的23位農民有一個共同特點:既有一定的農業理論知識基礎,又有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

農民評上高級職稱,正是近年來國家、省、市大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生動實踐。

「榮譽背後,是國家、社會對鄉村人才的高度認可。」趙海說,評上高級農藝師,讓他更加堅信:紮根農業農村廣闊天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農民一定會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職業。

相關焦點

  • 鄧州市桑莊鎮:農民文化活動獲群眾點讚
    據了解,該鎮按照省委宣傳部關於開展「喜迎小康,大地歡歌」農民文化活動的統一安排部署,在轄區內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進一步堅定全鎮廣大幹群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
  • 黑瘦老頭毛豐美倔強為農民發聲
    ■新聞人物  早晨的大梨樹村籠罩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天剛見亮,數千名村民就湧向村莊的廣場和道路兩旁,為他們敬愛的書記毛豐美送行。「為農民代言,為百姓辦事」「大梨樹村的山山水水銘刻著你的足跡」……村民自發製作的數十幅橫幅連同他們悲傷的眼神凝固成了今天大梨樹村的面孔。  9月26日凌晨,遼寧丹東鳳城市大梨樹村原黨委書記、連續五屆全國人大代表、66歲的毛豐美離開了他為之奮鬥的土地、村莊和心中時刻掛記的村民。  「他是為這個村累死的呀!」
  • 金喜善女兒近照曝光,顏值逆天破整容傳聞,網友:給媽媽長臉了
    確實比以前漂亮了很多,很形象的印正了女大十八變的說法,這下金喜善的女兒演值逆天破了媽媽整容的傳聞,網友表示給媽媽長臉了。
  • 王福重博士談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用」,農民:說的太對了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對王福重這句話,理解的最深刻。從個人奮鬥角度看,"農民無用論"特別好。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農民最慘,農民最難,你必須努力學習跳出農門,到城市裡做什麼都行,做什麼都比做農民強!所謂工業化,就是讓農民變成工人,讓農業退居二線工業成為國家的頂梁柱,讓農村變成城市。這個過程,必然會有大量的農民離開農村,走進城市,進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這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城市化的過程,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工業化的基本路徑。那我問你,如果沒有大家鄙視農民、討厭種地的思想基礎,這一切的的工業化如何完成?中國如何成為世界工廠?
  • 傳統 | 高陵七旬夫婦巧手剪出「車讓人」 為禮讓行人點讚
    記者看到第一幅「車讓人」剪紙作品長1.2米、寬75釐米,畫面是兩位年輕人攙扶著一位老人過馬路,過往的車輛紛紛停住,等待著他們安全通過斑馬線,周圍有紅綠燈、大雁塔、綠樹、花鳥等圖案,剪紙上方刻有「車讓人人快行建設文明西安」的大字;另一幅直徑54釐米的圓形剪紙作品主要內容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為開車禮讓的駕駛員點讚的圖案。兩幅剪紙作品內容豐富、形象生動。
  • @《農民日報》:神智不清?
    《農民日報》2月17日1版:該患者左側肢體偏癱,同時患有新冠肺炎、腦梗和低蛋白血症,收治時已神智不清、無法進食。
  • 很可笑,印度國慶閱兵正進行,農民開拖拉機衝入首都衝撞警察!
    綜合《印度時報》、新德裡電視臺(NDTV)26日最新消息,在「共和國日」舉行盛大閱兵的這天,來自印度國內多邦的抗議農業改革法案的農民開著拖拉機隊伍,向首都新德裡「進軍」。期間,有暴力抗議者還試圖開著拖拉機衝撞警察,警方也發射催淚彈驅散抗議人群。
  • 農民莊稼地裡收花生,為啥將害蟲也一起帶回家?
    農民種地,與過去相比較,省時省力。但是農民依然保持了最質樸的勞動美德,善良、節儉、勤勞。向農民致敬!為他們點讚!(圖集說事原創,照片版權所有,歡迎轉發、收藏和評論,禁止搬運)
  • 英語中的兩種「農民」:Peasant 和 Farmer
    字典中Farmer 的定義是,農場主、農人、農民、農夫。而Peasant則有兩個含義,作為正式用法,指的是歷史上某些國家的農民,或今天貧窮國家的農民,以耕種小塊土地為生。另外,作為非正式的口語用法,Peasant 還有「土包子、老粗」的意思。 字典中的定義說明了Peasant 和Farmer 的表面區別,但沒有解釋這一區別的根據由來。
  • 為什麼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
    說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這話讓我們很有些挫敗感,讓我們有點兒氣餒。
  • 中國農民養了7萬隻雞,外國網友紛紛點讚
    Chinese farmer and his 70,000 chickens become online celebrities中國農民養了
  • 農民夫妻跳「鬼步舞」,爆紅網絡!
    近日浙江溫州一對農民夫婦多年前丈夫出車禍後
  • 印度國慶慶典,農民衝上大街
    (851)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紐約時報】印度農民為何而抗爭?
  • 支持王福重——那個說「農民無用」的博士!
    事情的起因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位叫王福重的經濟學博士在網上公開聲稱:「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用」,從而引得一大批網民聲伐徵討。
  • 黑果花楸 :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但是在朝陽市部分農村,許多農民已經開始栽種起了黑果花楸這一樹種。由於這一新品種果樹蘊含著較大的經濟效益,黑果花楸逐漸被農民和種植大戶認可,成了許多農民致富的搖錢樹。在凌源市溝門子鎮二安溝村農民劉昆的承包地裡,栽種的黑果花楸樹,黑色的果實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 聚焦 | 土壤汙染防治法來了,絕不能讓農民的金飯碗變成空飯碗!萬連步為「土」代言!
    萬連步常說,「土壤狀況的好壞不僅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億萬農民的飯碗,我們絕不能讓農民的金飯碗變成空飯碗」」。在1.0的單質肥時代,一些低質量肥料,常常是以犧牲耕地健康為價來獲得收成。金正大集團卻不惜重金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發展高標號複合肥——只因為用高品質肥料可以減少對土壤的傷害。這在當時以粗放、低端為主流的肥料市場中無疑顯得「不討巧」,顯得「另類」,但萬連步卻異常堅持。
  • 高質量發展看龍江:農民「點將」聽課學創業
    講師傅廣潔,黑龍江省延壽縣的90後農民創業者,臺下聽講的是140多位農民,更讓農民們欣喜的是,這位講師是他們點名邀請的。這樣的創業巡迴宣講和培訓,從2017年12月至今已經舉辦了20場。「他們用樸實的語言和鮮活的事例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參會農民聽了報告會都倍受鼓舞和啟發,紛紛萌生創業的想法。」
  • 哥倫比亞三位農民領袖被捕
    2020年12月15日至16日,農民領袖泰奧菲羅·阿庫尼亞(TeófiloAcuña)、阿德爾索·加洛(Adelso Gallo)和羅伯特·達扎(Robert Daza)先後被哥倫比亞當局逮捕。在過去的24小時內,哥倫比亞這三位著名的農民領袖和社會領袖被國家警察和檢察長辦公室的官員逮捕。
  • 福鼎市新型職業女農民創業培訓班在福鼎職專開班
    2018年10月22日——26日,福鼎市新型職業女農民創業培訓班在福鼎職專開班,培訓班為期5天,培訓對象為福鼎市婦聯組織的各村種植大戶
  • 【開門大吉】甘肅農民左腿縫了92針,自費為村民開山路,媲美愚公移山
    今晚為夢起航!一起期待《開門大吉》!朱霓是一名石油工程師,她和她的父親、老公都是同行。常聽從事了一輩子石油工作的父親的聊起他當年的故事,她發現科技的飛速發展讓如今的石油工作與父親的那一代已是千差萬別,可「石油人」的奉獻精神和情懷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