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土壤汙染防治法來了,絕不能讓農民的金飯碗變成空飯碗!萬連步為「土」代言!

2021-02-15 中國農資傳媒

從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萬連步每年都會提交關於耕地質量提升、節肥節水農業技術、生態農業發展等方面的建議。作為一名有著20多年經驗的資深三農從業者,他深知土壤保護與汙染修復的特殊性和複雜性,這不僅僅是政府部門單方面的責任,更需要民間力量自下而上的助力,尤其是最貼近三農、有資金又有技術的龍頭企業。

為此,萬連步帶領的金正大集團很早就關注到土壤保護的重要性,並進行積極的戰略布局。萬連步常說,「土壤狀況的好壞不僅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億萬農民的飯碗,我們絕不能讓農民的金飯碗變成空飯碗」」。

在1.0的單質肥時代,一些低質量肥料,常常是以犧牲耕地健康為價來獲得收成。金正大集團卻不惜重金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發展高標號複合肥——只因為用高品質肥料可以減少對土壤的傷害。這在當時以粗放、低端為主流的肥料市場中無疑顯得「不討巧」,顯得「另類」,但萬連步卻異常堅持。

2002年,在考察歐洲市場期間,超市裡一種叫「緩控釋肥」的產品進入萬連步的視野,特點是價格昂貴但更高效,「如果國內能用上這種化肥,那麼全國每年可以節約一半的化肥投入量,更好地保護耕地土壤」。由此,以「緩控釋肥」研發為核心的「減肥增效」理念在萬連步心中萌發。

相關焦點

  • 土壤汙染:隱藏的現實(附英文連結)
    ,該報告警告稱,土壤汙染對農業生產率、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的威脅令人不安,然而人們對這一威脅的影響範圍和嚴重程度知之甚少。「土壤汙染影響我們攝入的食物、飲用的水源、呼吸的空氣和生態系統的健康,」糧農組織副總幹事瑪麗亞•海倫娜•塞梅在研討會開始時表示。「土壤應對汙染的潛力是有限的;防止土壤汙染應成為世界各國的首要優先事項,」她補充道。
  • 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等汙染防治這個執法檢查都關注了,聽聽委員長怎麼說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實施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持之以恆、紮實推進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工作,為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金豐公社 |《農民日報》:金豐模式釋放農業三大新動能
    金豐公社的核心工作可以概括為:「聚資源,建網絡,做服務」,這九個字指向了一個關鍵詞——共享經濟。這種「共享」,不僅是農民、農村要受益,城市也要受益,農業全產業鏈都要受益。在產銷對接中,金豐公社逐步成為城鄉經濟之間的紐帶,一頭使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另一頭又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同時為種植業服務、為產業服務、為城市生活服務,使多方受益。
  • 黑瘦老頭毛豐美倔強為農民發聲
    ■新聞人物  早晨的大梨樹村籠罩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天剛見亮,數千名村民就湧向村莊的廣場和道路兩旁,為他們敬愛的書記毛豐美送行。「為農民代言,為百姓辦事」「大梨樹村的山山水水銘刻著你的足跡」……村民自發製作的數十幅橫幅連同他們悲傷的眼神凝固成了今天大梨樹村的面孔。  9月26日凌晨,遼寧丹東鳳城市大梨樹村原黨委書記、連續五屆全國人大代表、66歲的毛豐美離開了他為之奮鬥的土地、村莊和心中時刻掛記的村民。  「他是為這個村累死的呀!」
  • 環境新聞速覽|山西清理生態環保類法規 打出依法防治汙染「組合拳」
    趙晶  攝10日,記者從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常委會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中心議題,綜合運用立法、監督、決定三項職權,打了一套依法防治汙染「組合拳」。其中,對生態環保方面的八件地方性法規進行了集中清理,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
  • 27年前臺灣,被虐妻子的殺夫案催生了《家庭暴力防治法》
    鄧如雯殺夫案也讓社會開始看見困住受暴婦女的高牆,打破了「法不入家門」的陳舊思維,更在臺灣催生了亞洲第一個全面實行保護令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失去理智的她,在林阿棋酒醉後熟睡時,拿起鐵鎚往他頭上敲下,「不能、不能等他醒來⋯⋯」被林阿棋長期暴力恐懼淹沒的鄧如雯,去廚房拿了水果刀,繼續朝著林阿棋猛刺。  ► 「法不入家門?
  • 聚焦食品安全法_網易財經
    食品安全法誕生記:四次審核終成正果 二00四年曝出阜陽「大頭娃娃」劣質奶粉事件,成為「修法」的直接動因——只不過當時目標是「食品衛生法」。二00七年底,國務院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對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並根據修訂內容,將「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名稱改為「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這一概念首次正式浮出水面。
  • 陳立宏:做農民群眾「最需要的人」
    幾年來,他一直堅守在移民區,同扶貧幹部、貧困群眾同甘共苦,硬是把沙漠變成了生機勃勃的蔬菜生產基地。陳立宏說:「移民群眾從粗放種植管理的山旱地,一步跨入到精細化管理的日光溫室種植,對他們來說,從心理和技術上都是一種挑戰。
  • 馬路上放釘板,這些農民太惡毒!
    10月1日,山東菏澤市,某鄉鎮馬路被當地農民霸佔,在馬路上曬玉米穀子。為防止來往車輛碾壓玉米,農民還找來木板在上面打上釘子。一位本地居民說,前兩天自己車就被扎一個釘子,和這幫人沒法講道理。農民說:釘子你愛壓壓,只要不壓到我的玉米就行。
  • 會山鎮檳榔土法燻烤加工和秸稈露天焚整治工作會議簡報
    會山鎮農業服務中心聯合會山鎮環保辦、會山鎮執法中隊在鎮政府二樓組織召開會山鎮檳榔土法燻烤加工和秸稈露天焚燒整治工作會議,曾紀銳副鎮長、周冠宇副鎮長、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彥及各村居農口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2020年第八期《一問到底》再次聚焦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本期《一問到底》重播時間聊城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10月31號(周六)12:40;11月月1號(周日)12:40、20:0010月30日,2020年第八期融媒問政節目《一問到底》犀利開問,本期再次聚焦大氣汙染綜合防治
  • 防治蟑螂 六大誤區需注意
    因此,家裡有蟑螂就得用藥來滅除,不能光靠打掃乾淨。2、濫用蟑螂藥誤認為蟑螂藥用得越多效果越好,把很多種蟑螂藥混在一起使用,藥用多了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效果,反而使蟑螂繁殖得更多。4、若別人家有蟑螂,自己家裡用藥也不會有效果如果家裡發現蟑螂不及時滅除的話,很快家裡就會變成蟑螂的天堂。應在自己家裡用蟑螂藥來滅絕,滅絕後通過封堵各種孔洞和縫隙來防止蟑螂從鄰居家再跑進來。
  • 屯昌縣重拳整治土法燻烤檳榔,依法拆除摧毀土灶35個
    再分享一個檳榔相關信息屯昌縣重拳整治土法燻烤檳榔 ,
  • 【守初心 擔使命】將論文成果變成農民的實在收益,海大在臨高試種推廣新品種水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關注飲食健康,所以我們開展營養驅動型農業研究,研究不以產量為目的,而是讓人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高質高效水稻品種。」羅傑說。  然而,海南並沒有一個本地叫得響的稻米優質品牌。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教授羅越華介紹,長期以來,國家在提高水稻產量上做了大量工作。海南由於病蟲害多、種植難度大,水稻種植以高產穩產的品種為主,產量高,但米質不理想。
  • 伊斯內爾為大麻運動飲料代言 網球圈首例
    最近他跟「大麻」扯上了關係,代言了一家以大麻為主的美國運動飲料公司Defy。你肯定懵了吧,大麻不是毒品嗎?怎麼伊斯內爾還去代言毒品,其實這裡的大麻不是指毒品大麻,而是工業大麻。而發揮關鍵作用的就是從工業大麻中提取的CBD即大麻二酚,是從大麻植物中提取的純天然成分。不同於同樣從大麻中提取的THC,CBD不會讓人興奮、致幻和傷害神經系統。
  • 王福重博士談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用」,農民:說的太對了
    從國家發展角度看,"農民無用論"效果特別好!我們的國家,正在進行怎樣的變革?很多人說不上來,有的人說是現代化建設,有人說奔小康,其實最準確的說法是——工業化。所謂工業化,就是讓農民變成工人,讓農業退居二線工業成為國家的頂梁柱,讓農村變成城市。這個過程,必然會有大量的農民離開農村,走進城市,進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這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城市化的過程,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工業化的基本路徑。那我問你,如果沒有大家鄙視農民、討厭種地的思想基礎,這一切的的工業化如何完成?中國如何成為世界工廠?
  • 重磅 | 十三屆全國人大十七次會議將審議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高敬)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 24小時,土博最真實的一天
    土博,一個被人以寧靜、悠遠來形容的林果之鄉,素有「天然氧吧」之稱,鄉土氣息縈繞於鼻尖。
  • 新修訂水汙染防治法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環保數據造假者將嚴懲不貸
    作為我國水環境的根本法律,水汙染防治法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與原法相比,新修訂的水汙染防治法作出了55處重大修改,涉及河長制、農業農村水汙染防治、飲用水保護、環保監測等內容。「原來我們把環境治理的責任通過法律明確為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由於涉及領域、部門比較多,如何形成合力,一直是水汙染治理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