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南海撞機揭秘:美EP-3迫降中國機場,美軍制定搶奪突擊計劃

2021-02-28 樂朵生活雜談

我們知道,如今距離當年中美撞機事件過去已經有18年了。時間雖然流逝,但英雄王偉卻一直活在大家心中。這件事情的發生,對我國的國防以及領土主權維護起到了積極意義。但事情的背後,留給人們更多的是思考。因為當時和王偉一同出徵的有兩架戰機,撞擊發生後,另一架戰機為何沒有果斷擊落美軍的偵察機給王偉報仇。王偉駕駛的飛機墜海後,我國派出大量搜救人員尋找王偉的下落,但用時半個月沒有任何結果。後來官方宣布王偉壯烈犧牲。後又分析推斷稱,當時王偉跳傘時,主傘沒能成功打開,這等同於直接墜落到海裡,生還的希望幾乎為零。而且因為主傘沒有打開,所以傘包裡的信標和染色劑也就無法發揮作用。

撞機發生後,美軍的EP-3偵察機迫降機場,但是美軍明文規定,迫降他國機場的飛機要立即進行銷毀。但是美軍的EP-3偵察機並沒有按照規定執行,一些關鍵設備並沒有銷毀。其中包含大型電腦,手提電腦,紙質文件,磁帶以及密鑰和信號接發器等等。墜機發生後,EP-3偵察機上一片混亂。根本顧不上銷毀文件,但是EP-3偵察機在中國的機場迫降,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面對擅闖的美軍偵察機,到底要不要擊落。而對於美軍來說,此時的他們也是忐忑不安,因為他們要確保EP-3偵察機所搜集到的秘密不被洩露。為什麼和王偉一起出戰的另一名飛行員沒有擊落美軍EP-3偵察機,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飛機上的他無法確定王偉是生還是死,也不知道撞擊的具體原因。

他不能擅自行動,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任何行動聽指揮。他只能向總部請示,但由於當時通訊設備落後,抗幹擾能力差,一直沒有得到回覆。如果貿然開火將美軍EP-3偵察機擊落,也許他會成為護國英雄,也許他也會成為戰爭的導火索,帶來更大的麻煩。當時美軍EP-3偵察機和王偉駕駛的戰機是碰撞,而並非開火,如果他開火就等於打響了第一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EP-3偵察機迫降中國機場後,他們多次提出交涉,要求中國歸還偵察機。遭到我國拒絕之後,美方還做了一個作戰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稱,如果中方不在4月15日12點之前歸還飛機,美軍就將突襲陵水機場,封鎖南海航道。

派特種部隊空降機場,救走美軍機組人員並炸掉飛機。儘管這一切都是計劃出來的,但不得不承認,美軍為了奪走這架偵察機可謂是費盡心機。不過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架偵察機裡面確實暗藏了不少秘密。我國通過研究EP-3偵察機,我方發現敵我識別系統已經被美方破譯。研究人員立即將這一發現報告給上級。因為當時中方剛更換第二代敵我識別系統的時間還不長,沒想到美國用這麼短的時間就給破譯了,而且EP-3還可以偽裝我方信號,試圖突破我國防空識別區。再發現這一漏洞之後,我國迅速更換了新的防空系統。

相關焦點

  • 若衝繩沒美軍基地 中國馬上來佔領
    圍繞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衝繩縣宜野灣市)搬遷問題的訴訟,日本政府和衝繩縣3月4日突然達成和解。
  • 老照片:01年被王偉迫降的美軍EP-3偵察機,在海南被拆解全過程
    飛機失事後,全國為之震驚。經過多次談判,中美雙方根據國際法和中國有關法律,採取了冷靜克制的態度。最後,雙方於6月初就ep-3飛機的拆解和運輸達成一致,並於當年7月3日結束拆解和運輸。與此同時,我們釋放了機組人員,並同意允許美國將飛機部件運回國內。
  • 日媒稱英國正制定巡航南海計劃 討論派遣女王號航母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日媒稱,英國政府已經著手制定派遣護衛艦前往南海開展航行活動的計劃。英國國防部證實了這一消息。
  • 美軍4架B52轟炸機飛抵關島 美媒叫囂:就在南海附近
    美軍近日將4架B-52轟炸機部署至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美媒在報導中刻意強調,這一部署地距離就在南海附近。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2月1日報導,由4架美軍B-52戰略轟炸機組成的特遣部隊於上周四(1月28日)飛抵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這是美國空軍正在進行的全球戰略資產機動轉移能力演示的一部分。
  • 中國駐美大使就美艦闖南海舌戰CNN主播
    採訪實錄如下:  阿曼普:美國國務院稱,無論南海發生什麼,都不應該損害中美關係健康發展。你是否同意這不會對中美關係造成影響?  崔天凱:美方派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相關島礁鄰近海域的行為顯然是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挑釁,是試圖使地區局勢軍事化和緊張升級的行為。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 美軍偵察機,又來!
    美軍偵察機被曝於8月7日再度現身南海,飛行至距離廣東海岸約110公裡的位置。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8月7日發布的消息,當天一架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廣東省與福建省交界處方向飛行,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2海裡(約109.67公裡)的位置。
  • 大片大片的中國字,印尼漁民在南海撈出什麼?美媒:作戰意義很大
    此外,首部裝有疑似傳感器陣列的設備,尾部裝有類似天線的傳感器,加上大片的穩定翼以及在設備中發現的大片大片的中國字。  如果說懷疑這起事件與中國有關,這或許在合理之中,但最後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美國媒體就本著先入為主的姿態,張口就揚言這是「中國無人水下潛航器」,未免太過果斷。
  • 美軍抵近中國偵察細節曝光,居然用這招!
    美媒稱,飛機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商務機改裝而來,裝有超高解析度探測監視系統,外觀沒有美軍塗裝,但受僱於美軍,借民用之名行軍事偵察之實。央視軍事微博截圖美陸軍連續多日派「商務機」抵近中國偵察本周,社交媒體消息稱美國陸軍「阿爾忒彌斯」(Artemis)偵察機連續幾天抵近中國周邊海域上空進行偵察。美媒稱,該型飛機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商務機改裝而來,裝有超高解析度探測監視系統(HADES)。根據美軍方公布的飛機照片,機身沒有美軍塗裝。
  • 史料 外媒揭美1959年「核轟東亞」方案:中蘇朝首當其衝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生命未來研究所和谷歌公司的「核武地圖」應用最近開展了一項合作,用虛擬技術再現了美國1959年制定的利用核武器打擊蘇聯陣營的計劃這份打擊計劃來自國家安全檔案館發表的已解密的美國核打擊目標清單,它揭示了美國曾為打擊東亞而制定的宏大計劃。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5月6日報導,美國計劃在與蘇聯及其盟友進行核戰的過程中,對中國、朝鮮和蘇聯領土發動眾多核打擊。僅朝鮮一國就將至少受到11次打擊,中國和蘇聯太平洋領土則將遭受遠比這多得多的打擊。
  • 臺「國防部長」竟稱:樂見美軍巡南海
    臺灣「國防部長」高廣圻表示:「樂見美軍巡南海」,而自由時報也跟著幫腔,稱「美艦巡南海,日澳菲都挺」,最後臺「國防部」發言人鍾樹明總結道:「『國軍』對南海情況『有效掌握』」。   臺《中時電子報》報導稱,美國軍艦進入南海巡航,導致中美關係緊張。「國防部長」高廣圻28日於「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接受質詢時表示,只要不礙於區域和平穩定,臺軍對美軍巡航南海的態度是樂觀其成。
  • 美轟炸機南海飛出詭異路線!專家:可能是試探活動
    在美航母進入南海活動之際,美軍戰略轟炸機也被爆在南海上空現身。
  • 美防長將再就南海發聲:美不希望中國填海造島
    作為中國最高軍事官員之一,範長龍從周一開始抵達美國,進行為期近一周的訪問。」美國《外交政策》9日這樣報導範長龍訪美的消息。美國廣播公司稱,範長龍率領的高級軍事代表團行程包括訪問美軍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海軍基地,參觀「裡根」號核動力航母,考察位於德克薩斯州的胡德堡基地。五角大樓稱,範長龍是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的「來訪嘉賓」,將於周四在五角大樓與卡特舉行會晤。
  • 太猖狂:美國軍艦不僅穿越臺灣海峽,還擅闖中國西沙領海
    新上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中國是美國如今的最大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為白宮爪牙的美軍自然也沒有放棄對於中國的軍事挑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加上「過度疲勞」,美國海軍現役11艘航空母艦,只有一艘尼米茲號可以出動。如今美國海軍已經從最低谷的時期中走了出來,因此自然加大了對於我國的挑釁力度。
  • 美帝能在南海攪起多大的浪?
    3月5日,美軍航母「卡爾·文森」號載著5000名士兵抵達越南峴港越南是馬蒂斯此次亞洲之行的第一站,18日,他將在新加坡出席東協防長擴大會議。有分析認為,此次會議繞不開南海問題。馬蒂斯在會前訪越,期待越方繼續在所謂南海航行自由問題上發聲。
  • 美軍航母去南海給印度壯膽?巴參謀長:歡迎中國航母訪巴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周邊可謂是「暗潮湧動」,尤其是不久前美軍的「羅斯福」號航母闖入我國南海海域,使得亞太局勢進一步加劇
  • 觀察:南海仲裁在即美日文攻武嚇
    在海牙國際仲裁庭即將對南海仲裁案宣判之際,接連曝出的兩則消息顯示美日繼續強化攻勢。日本共同社昨天(6月21日)援引多名外交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對南中國海仲裁案的結果做了最壞的預測,即仲裁庭以中國主張的「歷史權益論」缺少國際法依據為由,判定「九段線」無效。中國已通告東協國家部分外交負責人,如出現上述裁決,中國或考慮退出《公約》。菲律賓是在2013年初向仲裁庭提出,根據《公約》就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利,作出三個方面的15項仲裁。
  • 美軍機南海偵察次數大增 外媒:帶有政治和軍事施壓目的
    英媒稱,北京某智庫日前說,與5月相比,美軍上月在南海的空中偵察行動幾乎翻倍。智庫警告說,這必將直接推高中美軍事摩擦的風險。
  • 反駁 中國駐美大使直面CNN記者南海問題尖銳提問
    面對西方就中國近期在南海活動的指責,崔天凱反駁道,中國是在恢復和還原長久以來被破壞的南海秩序。  崔天凱:南海沒有涉及美國主權  在採訪中,被很多人認為是全美最犀利女主播之一的阿曼普爾開門見山,直指近期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分歧。
  • 美軍驅逐艦又撞上商船,該軍艦剛剛來過南海
    按計劃,「麥凱恩」號正在例行訪問新加坡並執行例常巡邏任務。據報導,化學及燃油商船ALNIC MC長約183米,重達5萬公噸。這艘利比亞註冊商船7月3日從韓國平澤港口出發,原本預計本地時間今天(21日)傍晚7時入港。
  • 南海諸碧礁冒出400座建築物,專家:中國未來在南海的軍事中心!
    日前一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自2014年開始在位於南海南沙群島的諸碧礁上廣造建築物,至今數量已經將近4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