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如今距離當年中美撞機事件過去已經有18年了。時間雖然流逝,但英雄王偉卻一直活在大家心中。這件事情的發生,對我國的國防以及領土主權維護起到了積極意義。但事情的背後,留給人們更多的是思考。因為當時和王偉一同出徵的有兩架戰機,撞擊發生後,另一架戰機為何沒有果斷擊落美軍的偵察機給王偉報仇。王偉駕駛的飛機墜海後,我國派出大量搜救人員尋找王偉的下落,但用時半個月沒有任何結果。後來官方宣布王偉壯烈犧牲。後又分析推斷稱,當時王偉跳傘時,主傘沒能成功打開,這等同於直接墜落到海裡,生還的希望幾乎為零。而且因為主傘沒有打開,所以傘包裡的信標和染色劑也就無法發揮作用。
撞機發生後,美軍的EP-3偵察機迫降機場,但是美軍明文規定,迫降他國機場的飛機要立即進行銷毀。但是美軍的EP-3偵察機並沒有按照規定執行,一些關鍵設備並沒有銷毀。其中包含大型電腦,手提電腦,紙質文件,磁帶以及密鑰和信號接發器等等。墜機發生後,EP-3偵察機上一片混亂。根本顧不上銷毀文件,但是EP-3偵察機在中國的機場迫降,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面對擅闖的美軍偵察機,到底要不要擊落。而對於美軍來說,此時的他們也是忐忑不安,因為他們要確保EP-3偵察機所搜集到的秘密不被洩露。為什麼和王偉一起出戰的另一名飛行員沒有擊落美軍EP-3偵察機,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飛機上的他無法確定王偉是生還是死,也不知道撞擊的具體原因。
他不能擅自行動,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任何行動聽指揮。他只能向總部請示,但由於當時通訊設備落後,抗幹擾能力差,一直沒有得到回覆。如果貿然開火將美軍EP-3偵察機擊落,也許他會成為護國英雄,也許他也會成為戰爭的導火索,帶來更大的麻煩。當時美軍EP-3偵察機和王偉駕駛的戰機是碰撞,而並非開火,如果他開火就等於打響了第一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EP-3偵察機迫降中國機場後,他們多次提出交涉,要求中國歸還偵察機。遭到我國拒絕之後,美方還做了一個作戰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稱,如果中方不在4月15日12點之前歸還飛機,美軍就將突襲陵水機場,封鎖南海航道。
派特種部隊空降機場,救走美軍機組人員並炸掉飛機。儘管這一切都是計劃出來的,但不得不承認,美軍為了奪走這架偵察機可謂是費盡心機。不過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架偵察機裡面確實暗藏了不少秘密。我國通過研究EP-3偵察機,我方發現敵我識別系統已經被美方破譯。研究人員立即將這一發現報告給上級。因為當時中方剛更換第二代敵我識別系統的時間還不長,沒想到美國用這麼短的時間就給破譯了,而且EP-3還可以偽裝我方信號,試圖突破我國防空識別區。再發現這一漏洞之後,我國迅速更換了新的防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