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烏託邦精神與烏託邦方案
報告人:龔群 教授
報告時間:2016 年 11 月 17 日(周四) 9 : 30
報告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 A 座 1408
報告內容摘要:烏託邦精神是人類希望精神的集中體現。人生活於現實中,但總是懷抱希望而生存。烏託邦和烏託邦精神伴隨著人類的文明而產生,同時也隨著人類文明和社會的發展而傳承。近代以來的烏託邦,尤其是以莫爾為代表的和莫爾身後的同類型的烏託邦,是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烏託邦。這類烏託邦是終極理想性的,它把人類的平等放在重心來思考,將廢除私有制和實行公有制為基本方案。在他們看來,只要廢除私有制,人類就會有真正的繁榮與正義,人類的道德罪惡就可消除。洛克等人提出另一類烏託邦,這類烏託邦可稱之為現實性的烏託邦。洛克把重心放在對於人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的保護上。在洛克看來,只有真正保障人的不可剝奪、不可轉讓的基本權利的國家才是合法的國家。也只有在這樣的國家權力保護之下,人民才有自由與幸福。
報告人簡介:龔群,男,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和政治哲學二級崗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人文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教學名師;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大關係研究》和馬工程教材《西方倫理思想史》重大攻關項目第一首席專家;研究領域為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發表《當代西方道義論與功利主義研究》、《道德烏託邦的重構》、《羅爾斯政治哲學》、《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比較研究》、《社會倫理十講》等近20部學術著作,以及在海內外各種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70餘篇。
主辦單位: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信息來源:
http://www.sps.sdu.edu.cn/sps80/content.php?id=8405
報告題目:Analytical Cooperative Games
報告人:曹志剛,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博弈論:討價還價理論、算法博弈論、網絡博弈;組合優化:排序論。
報告時間:2016 年 11 月 17 日(周四) 15 :30
報告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 B 321
報告摘要:We provide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resources pooling games. We focus on nice cooperative functions, which derive balanced games for all possible endowments. We show that a cooperative function is nice if and only if a modified Aubin core (a.k.a. a linear core, set of Owen points or shadow prices) of the cooperative function is nonempty at each point. We also characterize concave nice cooperative functions and convex ones and study when a cooperative function always derives a convex game. Applications of this framework include coupon exchange games, linear production games and newsvendor games etc. In particular, compared with the well-known fact that the dual-optimal solution set is in general a proper subset of the core of a linear production game, the Aubin core of a linear production game always equals the dual-optimal solution set. The Aubin core of a nice cooperative function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superdifferential, implying that powerful analytical tools are useful in this framework.
主辦單位: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信息來源:
http://www.econ.sdu.edu.cn/getNewsDetail.site?newsId=617f1d05-9c0f-4571-9bd4-bbc7c80be896
題目:產業政策爭論背後的經濟學問題
演講人:張維迎教授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主辦單位: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
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 C 座 201
時間:2016 年 11 月 18 日(周五)15 : 00
信息來源:
http://www.cer.sdu.edu.cn/info/1059/5683.htm
題目:The role of autophagy during gametogenesis
主講人:李衛 研究員
時間:2016 年 11 月 18 日(周五)15 :30
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北樓 329 會議室
詳情:李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蛋白質修飾與配子發生研究組組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博士畢業於蘭州大學。在清華大學和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DDK從事過博士後研究。2009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回國。主要從事蛋白質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的分子機制及其在配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迄今已在Nature、EMBO J、PNAS、Autophagy、Cell Res、Nucleic Acids Res、PLoS Genet等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
Selected Publications:Xu Z, Song Z, Li G, Tu H, Liu W, Liu Y, Wang P, Wang Y, Cui X, Liu C, Shang Y, de Rooij DG, Gao F, Li W*. Nucleic Acids Res. 2016. pii: gkw652.
Shang YL, Wang HN, Jia PF, Zhao HC, Liu C, Liu WX, Song ZH, Xu ZL,Yang L, Wang YF, Li W*. Autophagy. 2016, 16:1-18.
Wen FP, Guo YS, Hu Y, Wang YT, Wang Q, Yu HY, Tang CM, Yang J, Zhou T, Sha JH, Guo XJ*, Li W*. Autophagy. 2016, 12(4):671-88.
Liu C, Wang HN, Shang YL, Liu WX, Song ZH, Zhao HC, Wang LN, Jia PF, Gao FY, Xu ZL, Yang L, Gao F, Li W*. Autophagy. 2016;12(5):814-32.
Wang HN, Wan HF, Li XX, Liu WX, Chen Q, Wang YQ, Yang L, Duan EK, Tang HM, Zhang XJ, Zhao XY, Gao F*, Li W*. Cell Res. 2014;24(7):852-69.
Liu WX, Shang YL, Zeng Y, Liu C, Li YC, Zhai LH, Wang P, Lou JZ, Xu P, Ye Y*, Li W*. EMBO J. 2014;33(1):46-61.
Li W*, Tu D*, Li LY, Wollert T, Ghirlando R, Brunger AT, Ye 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106(10):3722-7.
Li W, Tu D, Brunger A, Ye Y. Nature 2007; 446(7133):333-7
主辦單位: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信息來源:
http://www.lifesci.sdu.edu.cn/showContent.aspx?id=1862
報告時間:2016 年11 月 18 日 (周五) 13 : 30
報告地點: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軟體學院行政樓 2 樓 202 會議室
報告一:復旦大學張奇博士學術報告
題目:基於深度學習的社會媒體分析
摘要:隨著以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社會媒體的快速發展,社會媒體分析的相關工作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企業和研究者的關注。近年來,國內國際的重要會議和期刊上發表了大量包括 Hashtag推薦、轉發預測、事件檢測與跟蹤、文本正規化等在內的大量工作。在本次報告中,我們將針對近兩年來, 利用深度學習網絡在Hashtag推薦和轉發預測所進行研究內容與研究成果進行報告。
報告人簡介:張奇,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自然語言處理與信息檢索。在ACM Transactions、IJCAI、AAAI、SIGIR、ACL、EMNLP等自然語言處理和信息檢索領域著名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40餘篇。承擔1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際合作項目。擔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執行委員、WSDM 2015本地組織主席。長期擔任包括SIGIR、IJCAI、ACL、EMNLP、TKDE等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領域重要國際刊物和會議的審稿人。
報告二:哈爾濱工業大學車萬翔博士學術報告
題目:句法分析研究動態
摘要:句法分析能根據給定的語法體系,自動推導出句子的語法結構,分析句子所包含的句法單位和這些句法單位之間的關係。作為自然語言處理的底層核心技術,可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機器翻譯、自動問答、信息抽取等應用。句法分析系統通常由定義好的語法體系、根據該體系標註的大規模句法樹庫以及句法分析算法所構成。本報告將分別介紹句法分析在這三方面的發展歷史以及最新的研究現狀,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加以展望。
報告人簡介:車萬翔,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自然語言處理。在ACL、EMNLP、AAAI、IJCAI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40於篇,其中AAAI 2013年的文章獲得了該會議的最佳論文提名獎,出版教材 2 部,譯著 2 部。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等多項科研項目。負責研發的語言技術平臺(LTP)已被600餘家單位共享,有用戶6,000餘人,並授權給百度、騰訊、華為等公司使用。2009年,獲CoNLL國際多語種句法和語義分析評測中第一名。2016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5年,獲Google Focused Research Award;2012年,獲黑龍江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0年獲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首屆漢王青年創新獎等多項獎勵。
報告三:中國科學院韓先培博士學術報告
題目:面向Web文本的語義關係抽取
摘要:語義關係描述了實體及概念之間的關聯與交互,是人類知識的核心組成部分。構建知識圖譜的核心任務之一是從Web文本中抽取海量的語義關係。同時,每一段有意義的文本都描述了一組實體(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這些實體相互之間的關聯和交互,如何抽取文本中的實體和它們之間的語義關係也就成為了理解文本意義的基礎。
針對上述任務,本報告將介紹近年來文本語義關係抽取技術上的相關進展,特別關注如何在Web環境下構建一個高性能的語義關係抽取系統。具體內容包括自擴展技術、遠距離監督技術、半監督技術和自學習技術。同時本報告也對關係抽取技術在知識圖譜和智能問答系統中的作用做一些個人思考。
報告人簡介:韓先培,博士,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抽取、知識庫構建、語義計算以及智能問答系統。在ACL、SIGIR等重要國際會議發表論文20餘篇。韓先培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會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及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報告四:清華大學劉洋博士學術報告
題目:神經機器翻譯前沿進展
摘要:近年來,端到端神經機器翻譯方法獲得了迅速的發展。與傳統的統計機器翻譯方法不同,神經機器翻譯基於編碼器-解碼器架構實現源語言文本到目標語言文本的映射,其主要優點是能夠利用長短時記憶和注意力機制緩解機器翻譯中的長距離依賴問題。本報告將首先介紹神經機器翻譯的核心思想、主要網絡架構和訓練方法,然後對最新的前沿動態和研究熱點進行歸納和評述,最後對神經機器翻譯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報告人簡介:劉洋,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是自然語言處理。在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領域重要國際刊物ComputationalLinguistics和會議ACL、IJCAI、AAAI、EMNLP和COLING上發表40餘篇論文,獲COLING/ACL 2006亞洲自然語言處理優秀論文獎。承擔1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際合作項目,201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資助。獲得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一等獎、200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2014年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漢王青年創新獎一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擔任國際計算語言學學會漢語特別興趣小組Information Officer、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兼計算語言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ACL 2014講習班聯合主席和ACL 2015本地組織聯合主席。長期擔任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領域重要國際刊物和會議的審稿人。
主辦單位: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信息來源:
http://www.cs.sdu.edu.cn/getNewsDetail.do?newsId=9129
講座山大微信群已滿員,加2群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回復 圖書館進入圖書館查詢系統
回復 校 歷 查看本學期校歷安排
回復 校園街景查看各校區街景地圖
回復 四六級進入四六級成績查詢
▎聲明
1. 凡需預約或報名的講座一般都會註明,未予說明一般為不需預約或門票。如仍有關於講座是否需票等疑問,請聯繫活動主辦方(聯繫方式可前往主辦方網站查詢)。
2.「講座山大」系列平臺(微信公眾號、微博、微信群與QQ群)所發布講座信息來自於各學院網站與校內海報等處,講座信息來源儘量註明。請加入我們的QQ群,如我們知悉講座臨時變更時間、地點等會在群內通知。
3. 如需轉載經「講座山大」系列平臺所整理髮布的講座預告及「講座山大」參與主辦的線上或線下講座通知等圖文內容,請聯繫本微信號後臺取得授權,並在顯著位置標明轉載來源為「講座山大(微信公眾號ID:sdujiangzuo)」。
4.講座山大QQ群:548783671,新浪微博:@講座山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