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著一身新娘服,高秀玲嫁到了高興鎮厲家湖村,小日子就像待放的花蕾,未來令人憧憬。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4年正月初十,丈夫丁元密與同村的兩個朋友開車外出,被一輛滿載土方的大貨車撞成重傷,經過搶救丁元密活過來了,由於神經損傷,出院後只能臥床,生活無法自理,連話也說不了,醫生也曾坦言病人站起來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在採訪中,高秀玲告訴記者:「那天半夜裡接到電話,一個村民朋友過來接的我,十三層樓梯,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上去的,上去以後人已經在手術室裡,到後來從手術室出來,就推進重症監護室了,在監護室也撈不著見。後來第一眼看見的時候感覺天塌了,本來一個好好的人就好像不是他了。」
甜蜜的日子就像一條涓涓細流,突然間被攔腰斬斷,高秀玲的肩上扛著的,還有丁元密住院、治療、康復訓練期間,欠下的二十萬元債務,以及照料年邁多病的公婆。
一些鄰居和她不錯的人都說,你快放棄吧,你說你家庭這麼累,花這麼多錢,你這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呀。
高秀玲的鄰居陳軍芳說:「當時出這事,真是覺得小高在這裡真是沒有什麼奔頭,鄰居們就覺得她對這個家庭沒有什麼值得(堅持),覺得她肯定就待不下了。」
丁立德說:「當時兒子出事以後,在醫院裡,高秀玲在那裡伺候著,擦屎擦尿的,在醫院當時已經不省人事了,我看出院根本就好不了,我就拉著兒媳婦高秀玲說家庭不行了,人也不行了,沒什麼靠頭,她就哭,說她走不了。」
高秀玲一直細心照顧丈夫的吃喝拉撒,每天變著花樣做飯,再一口一口餵給他,幫他擦洗身體,給他來回翻身,她還自創了一套護理按摩技術給他按摩肌肉,閒暇時高秀玲還經常把村裡發生的新鮮事,以及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故事講給丈夫聽。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漸漸丈夫能跟她對話了。「媳婦兒,謝謝你,我愛你。」這是丁元密清醒後說的第一句話,雖然模糊不清但高秀玲卻聽得明白。一個被斷定為站起來的可能性為零的臨床案例,就這樣創造了醫學奇蹟。
天性勤勞的高秀玲一邊照顧丈夫,一邊忙著家庭生計。作為嵐山農商行的一名農金員,高秀玲累計幫助村民代辦存款業務1270萬元,比三年前剛接任農金員時多出了足足830萬元。
2012年女兒琪琪出生了,家庭的花蕾結出了果實。
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海誓山盟,在高秀玲身上,只有歲月風塵掩不住的默默守候。
十六年過去了,時間為她見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