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澡水太熱太久、溫泉泡太久:熱水會暫時掩蓋住皮膚癢的感覺,但熱水會把皮脂及水份帶走,洗完後不久皮膚溫度恢復至原來溫度時,反而會更乾燥更癢。
2、勤洗澡、加強消毒或強力清潔把皮屑洗掉:老年人在冬季可以一周洗澡1-3次就好,好發冬季幹癢的人不建議使用消毒抗菌的清潔產品、鹼性皂或是用鹽巴去屑角質等,會破壞皮膚屏障使皮膚狀況惡化。
3、癢了就抓,越抓越嚴重:癢起來不抓真的很難受,但搔抓這個動作只會讓皮膚狀況惡化,建議搔癢時勤擦保溼劑或是冰敷,並且及早接受治療。
4、癢了就自行擦藥,拒擦保溼乳:很多病人認為擦藥比擦乳液重要,或是不喜歡身上油膩的感覺,但秋冬季溼疹的主因是乾燥,長期擦含類固醇的外用藥並不能治本,反而會有皮膚萎縮、微血管增生、紫斑等可能的後遺症。
遠離幹癢和溼疹的保養秘訣和治療方式
避免長時間泡熱水澡、泡溫泉、泡SPA
建議縮短洗澡的時間或稍微降低水的溫度,選用溫和沐浴產品或中性皂,小腿手臂等處以清水清洗,不使用任何清潔用品,並在洗完澡後趁皮膚還充滿水分時,立刻全身塗抹乳霜、乳液等保溼產品,使皮膚有一層保護膜,防止水分散失並保持肌膚平滑。
個人化正確選擇保溼劑
一般膚質或油性肌膚使用水性保溼乳液就可以對付幹癢問題,但中老年人、乾性膚質、異位性皮膚炎等人群的冬季幹癢和溼疹,是需要使用同時能吸水和鎖水的油性保溼乳霜或油膏、凡士林和嬰兒油等,早上、午後、洗澡後、睡前一天數次,對於嚴重幹癢者保溼次數不嫌多。
油性保溼劑可選擇含有吸水劑(例如甘油、尿素等),以及防止水分散失的儲水與鎖水劑成分(如角鯊烯、荷荷芭油、礦物油、橄欖油等)。
外用藥膏和口服藥治療
嚴重幹癢和溼疹發作時,在醫生的指示下短期使用油性類固醇藥膏以及止癢消炎藥物。保溼和治療建議同步進行,紅疹處(沒有流水的狀況下)可先擦藥膏再擦上保溼乳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