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恢復綠化的業主代表為其中一棟樓的棟長,這次向蘆淞區法院提出了上訴,她(代表其兒子)是上訴人之一。
昨天上午,記者與羅偉一起來到這位棟長的家,她隨即喊來了同棟同樣持反對意見的兩位住戶。
棟長已經70多歲了。她說,2-3棟之間,挨近2棟的這一邊綠化改成了車位,「在改之前,我們這一邊的綠化,是整個小區綠化最好的,栽有6棵橘子樹,還有桃子樹、枇杷樹、柚子樹,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改了以後,汽車尾氣有汙染,也少了往年的陰涼。
棟長說,據她了解,業委會並沒有取得市園林綠化局的批文,「我們購買房子時,因為建綠化帶,每戶都交了660元綠化費。」
其次是程序不到位。棟長說,當初徵求意見時,只有少數人同意,且「同意」的人中還有弄虛作假的嫌疑。以她所住的2棟來說,2棟共24戶居民,業委會提供的用戶調查表上體現有20戶參加投票,她親自查票後發現只有17戶參會,有3戶的投票存在弄虛作假的嫌疑。用戶調查表上體現的結果是:7戶同意,5戶不同意,8戶棄權。而她在現場核查時發現,只有3戶同意,6戶不同意,8戶棄權,「我當時就跟統票人提出了弄虛作假的證據。」
棟長還說,她多次找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蘆淞區政府,在協調不成的情況下,她代表她這一棟持反對意見的居民,於今年8月30日提出了上訴,要求修復小區生態。
在現場的羅偉說,用戶調查表已經送到了蘆淞區法院,至於其真實性,居民有疑問可核對。他介紹,有一部分業主是通過電話確認同意或不同意去綠建車位。
據介紹1,1-2棟之間的綠化帶要改建時,有多戶居民反對,其中有一家四代人反對挖掘機進場,最後終止了改造。
棟長說,2-3棟之間改建時,是強行施工,居民阻止施工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