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公司的工程總監Joseph Mardall(約瑟夫)昨天宣布離開特斯拉,加入美國Zipline無人機公司擔任工程總監。
約瑟夫是劍橋和MIT的工科科班出身,曾在F1麥拿輪車隊擔任氣動工程師,2010年加入特斯拉之後迅速嶄露頭角,對特斯拉3型和Y型車的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對待員工以苛刻出名的馬斯克譽為「他所見過的最優秀的工程人才之一」。
Zipline無人機公司2014年由哈弗自動化科班優秀畢業生Keller Rinaudo(科勒)在舊金山成立。如果只看該公司的無人機產品,可能性能和技術看上去很普通:固定翼、最大載重1.7公斤、航程80公裡、最大速度100公裡每小時,採用彈射器起飛、攔阻繩回收,傘投載荷。是不是很普通?
但是,Zipline經過幾輪融資,現在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成為無人機界的「獨角獸」企業,並且獲得無數的褒獎和讚譽,以及名人站臺背書。不過,跟特斯拉7千多億美元的市值相比,Zipline無疑只能算個小不點兒。因此,這次約瑟夫的跳槽才會在無人機界激起極大的震動。
那麼是什麼讓約瑟夫放棄車界市值全球第一、憑藉股權可以輕鬆實現財務自由的他,去了這麼一家估值「僅僅」10億美元的小無人機公司呢?Zipline的無人機,從性能和產品力上實在無法跟特斯拉的電動車相提並論。
約瑟夫自己是這麼說的:「在特斯拉工作了10年後,我非常高興能以Zipline公司工程負責人的身份開始我人生的下一章,與一群才華橫溢且敬業的工程師合作,為地球上的每個人帶去能即時獲得重要醫療用品的機會。未來5年將改變一切,我等不及了!我們正在招聘工程部門的所有職位,我很希望與您一路同行!」
從約瑟夫的表白中可以看出什麼呢?是不是能看出宏大的企業願景和優秀的團隊所帶來的事業激情,以及5年的奮鬥計劃。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Zipline做的應用:專注於緊急物質快速短途空運,目前的主要市場是非洲多國的醫療急救物質運輸。該公司的運營模式特點有:
1、從成立之初就在盧安達這樣的非洲國家,因此空域使用不是問題,當地政府非常支持配合;
2、一開始就只做血漿為主的緊急藥品運輸,產品重量不大(每架1.7公斤的載重可以運3包血漿)、類型單一便於組織運營而又有當地較強的市場需求;
3、主要僱傭培訓當地員工運營,不僅降低運營成本,而且能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
4、採用簡單易用的固定翼無人機,通過彈射和攔阻回收也能夠實現無須跑道起降,而又無需更為昂貴複雜的eVTOL機型,並且設計製造上都有專門針對簡化操作的很用心的細節之處;
5、運營上一開始沒有使用複雜的UAS管理系統,合作醫院通過電話和簡訊都可以下訂單,便於快速接入終端用戶。
發展中國家、醫療救援、人道用途、當地經濟,這些標籤是不是容易激發共情敘事?
經過幾年深耕,Zipline已在非洲站穩了腳跟,獲得了盧安達政府的多筆大額採購訂單,估值也是節節攀升,成為了矽谷的明星無人機企業。約瑟夫此次加盟Zipline,就跟空客前CEO加盟LiliumeVTOL公司一樣,對Zipline的發展無疑是降維式的支持,對無人機產業發展也一定會產生重要的引導作用和示範效應。5年內,約瑟夫會幫助Zipline走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再造一個無人機界的特斯拉呢?我們拭目以待。
Zipline公司的固定翼最大載重1.7公斤,採用傘投載荷的方式,無須在目的地降落
Zipline無人機採用彈射起飛,可以無須跑道
Zipline無人機採用攔阻繩降落,同樣無須跑道,實現了無跑道起降
Zipline努力實現屬地化運營管理,主要招募培訓當地員工,樹立了很好的口碑
Zipline創始人兼CEO Keller Rinau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