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大家都懂。可是,有的小夥伴明明沒喝酒,但還是被交警檢測出「酒駕」,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漲漲姿勢~
近日
縣交警大隊惠民中隊
照例設卡查處酒駕時
檢測到一位轎車駕駛員
有涉酒駕駛嫌疑
交警詢問男子是否喝酒時
男子一口否決
那麼
怎麼會測出酒駕呢
一起來看~~~
當晚8點左右,在惠民街道曙光村村道上,民警檢測到一位轎車駕駛員有涉酒駕駛嫌疑。
當時該男子酒精測試儀的測試數值是57mg/100mL,但是他一口否認。表示自己剛下班,別說喝酒,連飯都沒來得及吃。
沒喝酒怎麼會測出有酒精含量呢,在交警的詢問下,男子才想起來,自己下班的時候已經晚上七點了,因為肚子餓吃了酒心巧克力,而且一口氣吃了11顆,隨後就駕車從公司離開。
交警教育該男子,飲酒駕駛機動車,並不一定指必須要喝酒駕駛,只要吃了含有酒精成分的東西,達到一定數值就算是。
這時候還抱有異議的男子意識到了酒心巧克力的問題,繼續詢問交警,交警再次向他耐心解釋,同時舉了一些吃醉雞、醉蝦的案例輔以說明。
事後,交警調查到男子吃的是裡面直接含有液態酒精的酒心巧克力,相當於巧克力包裹著酒精。
最終這位自稱從未飲酒駕駛的男子,因為缺乏警覺意識,將面臨一次記滿12分、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與罰款的法律處罰。
此外,為了加大酒駕醉駕交通違法行為打擊整治力度,在全社會形成酒駕常態嚴管高壓態勢,交警部門始終在開展集中查處酒駕醉駕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共查獲酒駕醉駕877起。
嘉善交警溫馨提示
除了直接含有酒精成分的酒心巧克力外,以下這幾類大家平時也要多注意:食用醉蝦、醉蟹等用酒醃製的食物也會導致酒精含量在血液裡累積。
此外,藿香正氣水的酒精含量普遍達到40%以上,大量飲用也和真的喝酒沒有區別。
以下幾種如果大量食用,也可能導致在吹氣式酒精測試儀裡測出數值:
①如荔枝、楊梅、葡萄、榴槤等:
糖分較多的存放時間較長的水果很有可能被微生物利用發酵,產生酒精。
②蛋黃派、軟麵包、瑞士卷等:
蛋黃派、小麵包的包裝配料表上都有寫「食用酒精」,是為了幫助糕點加工,而且國標對酒精殘留量不作要求。
③酒釀、醪糟、米酒等:
北方叫醪糟,南方叫酒釀,實際上就是一種低度的甜米酒,它的酒精含量稍高,一般常見的是1%到5%。
④漱口水、口腔噴霧: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漱口水和口腔噴霧(口噴)都含有酒精。大家可以去超市仔細看下包裝上列的主要成分,有的並不含有酒精。
如果使用含有酒精的漱口水、口腔噴霧後,立即進行酒精測試儀吹氣,也有可能吹出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