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阿蘇拉候是美姑縣巴古昔線村的一名銀匠。他家是銀匠世家,傳到他這裡已經是第三代了。這個祖傳銀匠的展覽將於本月19月出現在平遙攝影大展上,是由楊麾策展。圖文/謝康
美姑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的橫斷山脈與四川盆地西南邊緣交匯處。惡劣的氣候、落後的交通,加上歷史遺留原因,使這裡成為是、中國最貧困的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圖為打好的銀質飾品。圖文/謝康
40多年前他就開始走村串寨做銀飾加工手藝,由於農村人生活水平低,打造銀飾的人不多,祖傳的手藝養活不了家人,所有他才到縣城裡來求生存。圖為刻花,是一道比較困難的工藝。圖文/謝康
他始終堅持祖傳的手工技藝,老少親疏無欺,價格公道,飾品精美講信譽,產品和人品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圖為小心細緻塗金。圖文/謝康
彝族尚銀自古有之。在涼山,彝族人一生都和銀有關係。新生兒的童帽上就鑲有銀飾,長輩們送的長命鎖也是銀的。長大的過程中,耳環、頭飾、衣飾、領飾等都是必備的。甚至老人離世,家屬會將銀放入其口中,希望老人能獲得靈魂上的安定豐盈。圖為羊角錘反覆敲打成型。圖文/謝康
涼山彝族銀飾中最貴重的,就是女子結婚用的胸飾和頭飾圓盤帽子。胸飾長約二至三尺,重達五、六斤,由八件或六件獨立的飾件組合而成,用銀鏈連結成環狀。圖案大致由太陽、月亮、星星、鳥等紋飾組成,整套下來價格不菲。圖為用噴槍的火焰將銀片燒紅後放入水中淬火。圖文/謝康
阿蘇拉候說,現在生活好了,金銀飾品不僅是當地人婚嫁中的必需品,也成了外地遊客喜愛的收藏品,市場前景看好,我的經濟效益也不錯。阿蘇拉候的總店開在美姑縣城美中路。圖文/謝康
阿蘇拉候說,現在生活好了,金銀飾品不僅是當地人婚嫁中的必需品,也成了外地遊客喜愛的收藏品,市場前景看好,我的經濟效益也不錯。阿蘇拉候的總店開在美姑縣城美中路。圖文/謝康
阿蘇拉候目前在美姑縣城已開了四間店鋪,產品在網上也有銷售,過去在全國手工藝品製作大賽中他還獲過獎,產品被收藏在縣檔案館。前年,縣上的領導還帶領文化部的領導到他店裡參觀過,他還和部長合了影。圖文/謝康
阿蘇拉候神秘的告訴我,手工製作同款型的每個飾品都獨一無二,這是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現在開店並不是圖賺多少錢,一是為了這輩子的喜愛,二是不能讓這門祖傳手藝丟失。圖為身著盛裝過節日的兒童。圖文/謝康
謝康,四川成都人。2000年開始學習攝影,2015年進入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系統學習,愛好人文紀實攝影。2016年被選聘為四川省攝協服務志願者,經常隨四川省文聯、省攝協等深入到全省少數民族及偏遠地區進行宣教、慰問、扶貧、調研活動,曾多次參加四川電視臺赴藏區宣傳拍攝活動。
郵箱:yizuren123@163.com,再次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