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高端定製站樁核心要領》的課程上,從很多學員提交的作業,我發現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
這個問題,直接影響身體能否解凍,站樁能不能走心,從而決定你站樁的結果,有沒有收穫,有多大的收穫等。
也許他們自己都沒怎麼察覺到,可是我一看就知道了。
是什麼問題呢?
就是身體比較僵硬,特別是後背肩膀那一塊,又厚又硬。
有的儘管是四五十歲甚至六十多歲的人了,內心依舊充滿怨恨,不滿,委屈以及放不下的事情等,一身的病,渾身不舒服,難有一刻安寧。
別說站樁時不能放鬆了,就算日常生活中,身體也是顯得容易疲勞,肌肉時刻都處於緊張狀態。
這對健康長壽非常不利,整天就像背座山在生活,不累才怪。
再加上焦慮,情緒不穩定,一些疾病造成的身體疼痛等,就夠折磨人了。
所以能夠真正安享晚年的人,非常少。
長壽倒不是難事,就是要活得有尊嚴,有質量,甚至有成就,才是最關鍵的。
畢竟很多人,小時候為父母而活,成人了為孩子而活,年紀大了,想要為自己而活時,突然發現身體不行了,心態也崩了,還給孩子增添負擔,日子一久,被孩子各種嫌棄……
那麼身體僵硬,肌肉長期處於高度緊張這個事情,內心也沒什麼感覺,源頭在哪呢?
不管你現在多大歲數了,你的這些身體問題,都繞不開小時候的經歷。
比如,
一個人很小,0-6 歲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在身邊,或者很忙長期讓你住校,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身體上,他會比其他人僵硬,站樁形不對根本沒有辦法軟下來。而且後背像鋼板一樣;
內心呢?
是麻木的,沒什麼感覺,因為太疼了。
他會把自己的感覺切斷,心會處於休眠狀態,不疼也不快樂,什麼都無所謂了。
關係層面,當他回到父母身邊,他內心深處是不怎麼認可父母的,而且他們一般不會很聽話,很難教導,就是那種父母都很操心的孩子。
一般中國父母會怎麼教導呢?
打服他,所以他心裡會有很多憤怒、委屈、難受……
導致他們在愛人面前、朋友面前,內心深處通常很掙扎,一邊很想走過去,一邊又很害怕失去,或被傷害,然後總感覺自己沒辦法與人建立起很深的連接。
這個怎麼解決呢?
很簡單,
第一,身體要解凍,站樁調形樁架穩固以後,讓身體從僵硬到柔軟;
第二,心要激活,就是讓心從麻木到有感覺,這是站樁調心的一個基本目標之一。
第三,要與父母建立起連接,內心深處認可父母,回到孩子的位置。站樁時出現的很多浮躁,其實就是自己位置沒對,身份沒對而已。
而這一切不是在頭腦上、認知上懂了,理解了就行。
必須從心上、感觸上,先把心打開才可以。
放眼望去,
社會現在有一億左右的留守兒童,從小與父母分開的,基本上都有這些問題。
現在我們大部人已經過了求生存的那個階段了。
進入新時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時代了,如果這些人的身體不解凍、心不激活,想想他們能快樂嗎?
能幸福嗎?
站樁能靜下來嗎?
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身體僵硬,學會給自己調形非常重要,樁架穩固了,肌肉不受力了,才能逐步做到真正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