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圍堵中國,印度其實還在猶豫……

2021-02-25 參考消息

日本《讀賣新聞》24日刊登一篇題為《印度對構建對華包圍圈猶豫不決》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

意在強化海洋安保的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四國合作框架中,日美澳三國與印度的差異非常明顯。印度基於不結盟的傳統,倡導全方位外交,因此討厭這一框架作為對華包圍圈的定位。美國拜登政府為實現四國首腦會談而進行的磋商能否成功,似乎將受到印度態度的微妙影響。

日美澳印四國合作框架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07年提出的,美國川普政府上臺以後,則在日美的主導下得到推進。拜登政府也沿襲了四國合作路線,希望實現四國首腦會談。

四國外長會議

在拜登政府上臺後舉行的首次四國外長視頻會議後,各國所發表的聲明體現出彼此間對華態度的差異。日美圍繞著針對中國的「印太構想」,宣布將在四國框架內「加強合作」。但印度使用的措辭只是「交換了意見」。

美國希望藉助外長會談實現首次四國首腦會談,但各方未能達成共識。有關人士說,「這是因為顧及到印度」。印度外交部相關人士透露,印度「對參加外長會談本身都猶豫再三」。

原因是印度希望緩和與中國的矛盾。中國和印度自去年以來發生對峙,美國方面就舉行四國外長會議一事徵求印度意見時,正值中印為撤軍進行的談判大致結束之時。

全方位外交

印度採取上述對華態度的原因是其歷來奉行不依附於大國的外交戰略。在美蘇冷戰時代,印度就作為不結盟國家的領袖展示著影響力。

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2004年至2014年在職)把「戰略自主性」作為外交的主要理念。這是2007年美印核能協定達成之際提出的,意在向國會強調不依賴美國的態度。

其後莫迪也沿襲了這一外交理念。2018年他在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時談到了戰略自主性,稱「印度沒有把印太地區視為特定會員俱樂部」,強調不會排斥某個國家。可以說莫迪政府在保持戰略自主性的同時,將其發展到了與各國保持接觸的「全方位外交」。

營造互信關係

日美澳需要考慮到印度對中國的顧慮,在安保領域以外也推進合作,基於長遠視角謀求建立跟印度的互信。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9日表示,新冠疫情防控對策和氣候變化問題也將被納入四國合作框架內。

日本政府有關人士指出:「四國合作不是同盟。不把焦點放在差異上,而從能夠達成一致的事務上開展合作即可。」

熱點視頻推薦

👇

微信審核 | 田欣

相關焦點

  • 【輿摘】美國提前30年揭開機密文件:三招圍堵中國,但他們犯了三大錯誤
    文件中美國又想用哪三招對付中國?據報導稱,這份《美國印太戰略框架》,闡述了2018-2020年美國對中國、印度等國的戰略方針。白宮聲明,之所以選現在公布的意圖是向美國公民、盟友、夥伴展現美國對印太地區長期自由開放的承諾。但是外界都在猜測,川普之所以選擇在離任前公布,是為了留下所謂的「遺產」。
  • UC Web印度大幅裁員暫停業務,是否預示中國企業放棄印度市場?
    據外媒報導,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子公司UC Web已暫停在印度的業務並裁掉了350多名印度員工中的近90%。一些助理、管理和初級職位的員工都已經通過視頻會議被口頭告知了裁員的消息。據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所有員工都被給予了至少30天的提前通知。
  • 人口密度最高國家,比印度還可怕,是中國9倍,女人還在生個不停
    要談論人口密度的話,中國和印度總是免不了成為話題對象,因為中國和印度都是一個人口大國,十幾億人口聽著就怪嚇人的。然而同在亞洲的,這個人口密度最高國家卻常常被忽略,比印度還可怕,是中國9倍,女人還在生個不停!
  • 「馬拉巴爾」軍演印度沒請澳大利亞,還準備推遲
    據《環球時報》9月7日報導,有印度政府高官當日表示,為避免擾亂正在進行的印中脫離接觸及緩和邊境局勢談判,印度目前尚未正式邀請澳大利亞參加本年度的「馬拉巴爾」軍演,此外,印度還在考慮推遲此次軍演。印媒還稱,8月31日中印再次發生對峙後,雙方對話已持續一周,「但沒有達成任何共識」。目前,印度也在期待即將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印外長會晤。
  • 這是印度對中國釋放的重要信號?
    英國路透社16日獨家爆料稱,據三名知情的印度政府官員透露,隨著邊境緊張局勢緩和,中印間緊張關係開始回暖,印度準備於未來幾周內批准來自中國的一些新投資提議。路透社報導截圖報導介紹稱,中印局勢最緊張之際,印度曾實施各種針對中國的措施,包括阻止中國參與政府招標、迫使任何在印投資的中國企業尋求批准、以及禁止數十款中國應用程式。
  • 在請求封殺抖音之後,印度網友打算卸載所有中國App搞垮中國
    而導火線是印度的一個叫 Faizal Siddiqui的網紅。今年5月初,Faizal Siddiqui在Tik Tok上發了一段有關硫酸攻擊的視頻,還在視頻中嘲笑受害者,美化硫酸攻擊的行為。這事過後不久,有人又發現了大量「Tik Tok 上的宣揚家庭暴力、物化女性、虐待動物、種族主義等視頻。
  • 印度阿三來中國旅遊:這樣評價中國製造,比印度領先太多了
    中國製造在這幾年迅速崛起,以最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扎了根,就連一些很偏遠的小國都知道中國製造美,之所以這麼火,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產品便宜好用,比起其他國家的東西我們簡直物美價廉
  • 印度總理怒了!連夜註銷中國帳號,手動刪除百餘條微博,24萬粉絲查無此人……
    其實是這段時間中印關係發生碰撞,印度人瘋狂抵制中國app、中國製造、在中國的邊境反覆橫條瘋狂試探,還覺得不夠。於是,一氣之下,印度政府開始拿微博撒火!註銷微博了!▲大半夜也真挺難為人家的註銷微博還在其次。此前剛剛加入微博的時候,莫迪總理還曾經發中文和大家打招呼:「你好,中國!我期待著通過微博與中國朋友互動。」
  • 印度航空,開始與中國不一樣
    印度航空在印度的地位與我國的「南航東航國航」三大航加起來的總量相當。與中國一樣,它也有過曾經的輝煌。印度航空是世界上資格最老的航空公司之一,1932年由塔塔集團創辦。與我國的「公私合營」同期,印度航空在1953年被政府接管。連同其它七家公司,被政府重組為Air India(印度航空)和Indian Airlines(印度人航空)兩大國有公司,分別主打國際國內航空市場。
  • 印度小夥:中國高鐵再發展20年,也未必夠印度高鐵好
    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與進步,許多國家的科技與經濟也不斷的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最明顯的就是中國
  • 印度軍宣「神操作」:居然連續三年偷中國閱兵圖,再P上印度國旗
    也正是因為印度媒體會不遺餘力宣傳自己,所以我們總感覺印度人自信心爆棚。  不過印度在軍宣上由於自身實力的限制,為了彰顯自己的強大,有著「P圖強軍」的傳統,並且還喜歡借用他國的軍隊照片說是自己的,而其中最常被盯上的竟是我們中國。  或許有些人還有些印象,印度媒體曾經在我們的「山東」號航母上P上印度國旗,然後強行說那是印度的國產航母,著實讓我們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做臉皮厚。
  • 就因為這事,印度惱羞成怒放狂言!印度製造要超越中國了?
    吉拉特邦政府副首席部長立馬澄清說,帕特爾團結雕像95%的工程由印度本土承建商完成,原材料大部分來自印度,只有少部分青銅材料來自於中國,那是因為印度沒有! 其實看客都知道到,拉胡爾對「雕像血統」進行攻擊,主要是為了抓住莫迪政府的小辮子,這是政治鬥爭的常用伎倆。
  • 印度總理說:中國沒有進入印度領土?
    前幾天中印邊境發生械鬥,為了多了解一些情況,去看了一下印度的網站,看到《今日印度》頭版有一條有趣的新聞:總理莫迪說:「中國沒有進入印度領土
  • 印度人:我們驕傲,印度人口數量快要超過中國了
    印度是個很奇葩的國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印度挺神秘的。因為印度無論是人種、外貌特徵還是風俗習慣,信仰等都與中國區別很大。中國人富裕後,出國旅遊一般首選的還是東南亞,如新馬泰,韓國、日本...而選擇去印度旅遊的人相對很少。印度人喜歡和中國人比,中國人其實也比較關注印度。
  • 印度暫停對中國鋼產品加稅
    據路透社2月1日報導,印度當天表示,將暫時取消主要針對一些中國鋼產品的反傾銷稅。此前,印度國內商品價格飆升,對帶動就業的中小製造企業造成了打擊。Narendran)稱,降低鋼材關稅對鋼鐵行業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目前印度大部分進口鋼材來自其自由貿易協定夥伴,他們享有零進口關稅待遇。     雖然印度大型企業還在「不以為然」,但小規模企業已經受到了印政府對華政策的影響。
  • 離開中國, 港口門可羅雀, 印度投入100億直接血虧, 哭著喊著便宜處理!
    圖片近日印度伊朗再次達成合作,魯哈尼甚至表示親印,歐洲各國開始大膽猜測,似乎中伊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其實倒也不是中伊發生了矛盾
  • 印度廁所不分男女,印度女性是怎樣保護隱私的?看完覺得中國真好
    近幾年來,出國旅遊已經成了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國人們最喜歡去的就是一些鄰近中國的國家,因為到這些國家的交通比較方便,還能欣賞到和中國截然不同的異國風光
  • 獨家解密:印度出兵洞朗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小編看來,中國現在還達不到這個標準,其一,中國的領土還沒有完全收回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有的還在別人的手裡,這不行,當年我實力還比較孱弱,你從我這搶走或者偷走了我的東西,我不去教訓你是因為當年我覺得跟你開戰得不償失,但這並不代表說你從我這拿走的東西就合法了,因為我沒送給你,所以不合法,但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我強大了,以前的事我就不提了,但我的東西你總應該還我了吧?
  • 印度美女來中國旅遊,直言中國發展不如印度,連廁所都沒有
    此外,中國也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老文明,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 根據數據,到中國旅行時,旅行最多的國家是日本,韓國和其他鄰國。 印度遊客也更多地來到中國。  印度是中國的鄰國。 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許多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遊客人數也在增加。 近年來,中國也是一個受歡迎的景點。 它非常靠近印度景點,因此許多印度人來中國旅遊。
  • 【關注】拿什麼超越中國?2016年各國GDP排名中國第二,為印度5倍!
    曾經在各種場合發表要「超越中國」言論的印度排名第七位,總量僅約為中國的五分之一。兩年前,時任印度財政部高官傑揚特·辛哈稱,印度已經準備好從中國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那個時間點上,印度各種「超越中國」的言論大行其道。他在接受BBC採訪時曾表示:「像印度這樣一個增速可達8%至9%的經濟體,當然擁有堅實的臂膀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