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也不是聲譽,而是健康。生活中的吃喝拉撒都關乎到健康,只有保持健康,才能享受快樂幸福。
說到高血壓,我們都很熟悉。我們身邊都有很多高血壓病人。有一位病人的朋友開玩笑說,如果中年沒有高血壓,他們就無法適應周圍的環境。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高血壓確實是中國最大的慢性疾病。據統計,中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已經達到2.7億,其中60歲以上的高血壓發病率高達50%。
眾所周知,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高血壓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高血壓並不是唯一的藥物,我們的血壓測量通常如下:收縮壓/舒張壓,表明應參照這兩個數值。
一段時間前,一位病人來找我看醫生,他經常感到頭暈,頭脹,血壓150≤70毫米HG,告訴我周圍的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收縮壓會升高,他們的舒張壓低,小於90毫米汞柱不是高血壓,所以沒有吃藥。
許多人都知道,如果血壓在130×90 mm/kg左右,就可以診斷出高血壓。但也有一種臨床類型,即先前病人的情況:收縮壓大於130 mmHg,但舒張壓正常,血壓差大於50 mm hg。這被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這是非常嚴重的。
這種類型不是很熟悉,但在臨床上很常見,尤其是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佔60%以上。許多人不明白,高血壓一定是高的,為什麼會有高而低的呢?
這主要與血管老化有關。我們大動脈的中間層富含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這些纖維和膠原纖維保持血管的柔軟和彈性。這樣,心臟在射出時,動脈就能擴張、保持血液然後收縮,逐漸向前推進。血管的擴張和收縮可以保持血壓的穩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彈性纖維逐漸失去和斷裂,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膠原纖維,再加上鈣質沉積,血管逐漸變硬,失去彈性。管壁堅硬,無法自由擴張,當從心臟接受血液時,壓力突然升高,導致收縮壓的簡單升高。
脈壓對血管壁的衝刷作用很強,對血管的損傷很大,容易引起心腦血管危險,因此這種高壓、低壓根本不高,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實際上是一種更危險的類型。
在這裡,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有三個主要診斷標準:第一,年齡大於或等於65歲;第二,收縮壓(也就是常說的高壓)大於或等於140毫米汞柱;第三,舒張壓(大家常說的低壓)小於90毫米汞柱。
如果符合這三項要求,就可以作出診斷。一旦診斷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就必須儘快就醫。原則上,血壓首次高於正常水平,非藥物治療可持續三個月,例如改善生活和休息。如果三個月後血壓仍然很高,則需要藥物治療。
單純的收縮期高血壓是由血管老化引起的,不需要治療嗎?
當然,根據研究,服用藥物控制血壓的患者的臨床風險事件明顯減少,包括中風發病率減少39%,冠心病發病率減少25%,總死亡率降低27%。因此,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長期利益是非常明顯的。
正是因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特點,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儘快就醫,由專業醫生指導用藥,不能購買自己的抗高血壓藥吃,以免降低舒張壓過低、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