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紅馬甲、藍制服、白雨衣……拿著垃圾袋、鐵夾,帶著抹布,拎著水桶,活躍在城市的主次幹道上。9月19日,開發區組織千名網格員,利用周六網格日時間開展「我為城市洗把臉」活動,提升轄區潔化度,為群眾創造更美的居住環境。
當天上午,開發區各主次幹道「路長制」牽頭單位組織本單位全體網格人員,在各路長和單位負責人協調指揮下,配備灑水車輛,對賓虹路、雙龍南街、李漁路、八一南街等14條主次幹道兩側的沿街牆面、人行道地面、沿街店面,護欄等公共設施面等「四面」開展集中清洗活動。
上午10時,義烏街中村社區路段,開發區社發局的網格員們穿著雨衣,正在忙個不停。網格員吳兆新負責巡查道路東側,因人手少,他又穿過斑馬線來到西側「支援」。該路段附近老舊小區眾多,餐飲店也多,吳兆新和同事仔細查看路面、綠化帶裡是否有垃圾,連車底也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吳兆新說,除了香菸頭比較多,上午的總體情況還好,下過雨以後地面也比較乾淨。
網格員徐金慧拿著抹布正在擦洗一根電線桿上的牛皮癬印痕。擦洗工作雖不難,但他依舊格外仔細。比如電線桿底部在雨天會有很多泥巴濺上去,需要進行擦洗。新安裝的監控杆比較乾淨,但安裝時遺留的水泥要擦洗。
儘管下著傾盆大雨,開發區綜合行政執法分局40餘名機關網格員身穿雨衣,認真開展網格活動。他們有的在撿拾菸頭,有的在綠化帶內拔除雜草,有的拿著鐵夾、抹布等清潔工具對街道兩側的公交站牌、燈箱廣告、果殼箱、路名牌等進行清洗,用毛巾對道路隔離防護欄汙垢、泥點進行全面擦洗,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在賓虹路上,來自開發區財政局、審計局和國資監管中心的網格員們分路段分組開展集中清洗行動,對沿街的垃圾亂扔、自行車不規範停放等不文明現象進行勸導。
國資監管中心11名人員全部下沉網格,分組對賓虹路金婺大橋至八一南街路段進行集中清洗。男同志力氣大,就輪流扛水槍對街面進行衝洗,女同志從旁輔助,提前幫商家關好店門,以免垃圾衝到店裡;站在路口疏導非機動車,避免因環衛車「攔路」導致非機動車道堵塞;還有的拿著掃把、畚箕將衝出來的垃圾掃掉。一個半小時以後,沿街店面、金錢寺牌樓都被洗得乾乾淨淨。國資監管中心科長張世奮還表示,在巡查中一旦發現問題,他們會馬上拍照並上傳至工作群,及時交辦處理。
在創建過程中,根據負責路段的特點,網格員們積極解決創建難點痛點。雙龍南街上的世紀聯華超市、紅寶石會所等路段非機動車停放較多,宣傳部的網格員將共享電動車一輛輛停放整齊,擦洗沿街欄杆、公交車牌。環城南路大潤發路段商鋪較多,城市更新局的網格員積極發動商家做好「門前五包」,對自家門前進行打掃、清洗。
到了下午,各社區共建單位網格員繼續開展常規的網格活動,入戶走訪宣傳創建攻堅行動。同時根據開發區創建辦安排,由網格總指導員和總網格長牽頭,開展社區重點點位清洗工作。部分社區由第三方進行清洗行動。江南街道金龍灣社區對接灑水車對轄區望江花園和賓虹軒兩個小區進行清洗。雖然下過雨,但小區地面落葉等雜物較多,綠化帶周邊還有黃泥,經過衝洗,工作人員清掃雜物,小區變得乾乾淨淨。書記吳林軍表示,下一步社區還會對轄區「酒吧一條街」進行集中清洗,進一步潔化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