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2日下午,嶽父突然來到石田村胡慶明家。當時,胡慶明不在家,嶽父將88元錢交到女兒手裡,委託一定要給女婿。
"要是我在家,一定不會要。"胡慶明搖搖頭笑著告訴記者,他從不相信這種迷信傳說,村裡也有一部分人不信這個,但老人執意要買,做兒女的也不好阻攔,免得惹老人們傷心。
柯桂花老人的家是一棟低矮的土胚房,花1800元買回6個銀手鐲時,認為她亂花錢,老伴還跟她吵過嘴。
"就算是迷信,我那幾個女兒跟我吃了不少苦,嫁她們時也沒給什麼嫁妝,買個手鐲也是應該的。"
平時省吃儉用的柯桂花並不心疼那點錢,她認為這是自己的一片心意。
記者在其家中看到了兩個還沒送出去的銀手鐲,用一個精緻的布袋子裝著,手鐲上還有"吉利"、"平安"等字樣。
楓林派出所一名民警說,其實他們也聽到了這種傳言,可是,沒有老百姓向派出所反映,江西那邊的人也在買,老百姓你情我願的事,派出所也不好多說。
"表面上是一種迷信,迷信傳言助長了這場悄無聲息的瘋狂買金熱。"陽新縣公安局政治處副主任韓建文說,這種迷信行為他個人不贊成,但買的人會繼續買,不買的人會無動於衷,像前陣子中國大媽買金熱一樣。
韓建文認為,農村人對吉利的看重是與生俱來的,比如說看日子定親、婚嫁、下葬,只要說對家人不利,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驅除不吉利的事,哪怕是花再多的錢也心甘情願。
"在重男輕女環境影響下,有兒有女的家庭一碗水是端不平的。"韓建文說,父母將絕大部分財富和愛留給兒子,在這種傳言下,會勾起他們對女兒的愧疚。
韓建文認為,這場風波,獲利的是賣金銀首飾的老闆,但他們也絕不是"主謀","買金熱"背後折射的更多是一種心理安慰,是父母對女兒親情的一種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