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6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出生於奈及利亞的荷蘭建築師孔勒·阿德耶米被授予銀獅獎。該展品的原型是位於奈及利亞 Makoko 地區的「漂浮學校」。
這是世界上最大,也是奈及利亞最古老的水上貧民區,被稱為非洲的「黑色威尼斯」。他們過著無根的「漂流」生活——獨木舟計程車、吊腳樓式建築和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傳統,顯示出當地居民已經習慣了這種「一切都是漂 浮著」的生活。
▲ 基礎建設階段的塑料木桶和當地居民, 可回收的藍色大桶被細木條圍繞固定在一起, 形成漂浮學校的漂浮平臺。
依據這種社區環境,建築師阿德耶米利用當地鋸木廠 捐贈的木材以及當地農民砍伐的竹木,建造出「漂浮學校」 這一設計原型的金字塔形結構框架。
這座三角形建築高 10 米,重心較低,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固性和平衡性。而學校的漂浮平臺則由 NL 建築事務所從當地收集的 256 個可回收藍色塑料桶組成,足以承載 100 名成年人。該漂浮平臺面積為 10 平方米,它與金字塔形建築構成了阿德耶米所說的「module」,即「海上社區」構想中的基礎模塊。
貧民區唯一的公共建築,整個社區的居民聚集於此共同參與學校的建設工作,並激發出更多的歸屬感和生活信心。 技能的提升、合作的樂趣連同霞光影印中的木質「金字塔」, 一起點燃了 Makoko 地區居民心中的希望明燈。
▲ 其作品是在 10 天內由 4 名工人組裝起來的漂浮裝置。該裝置使用了 1 噸 金屬、13.5 噸木材和 256 個塑料桶,形成著眼於發展沿海 社區的「Waterfront Atlas」。
篇幅所限,我們只能對這些案例做基本介紹,但相信每個人都體會到了這些項目的「美麗心靈」。公益一直在路上,中國建投集團也將會開展更加豐富、美好而有實效的公益活動,希望大家與中國建投集團一起,與J君一起,加入其中,並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