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首都猶如貧民區,充滿寺廟神衹,幸福指數高在哪裡?

2021-02-25 騰訊旅遊

加德滿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相信每一個來到這裡旅遊的人都知道,這座城市的寺廟太多,勝過了人們對現代建築的所有關注。

尼泊爾,被譽為是「寺廟之國」,加德滿都被譽為是「寺廟之城」,它是尼泊爾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又是主要產糧區之一。

加德滿都谷地是首都的所在地,自古以來歷代王朝均在此建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馬拉王朝舊王宮和遍布穀地的無數寺廟建設以及其他文物古蹟。

谷地中的主要城市有加德滿都、怕坦和巴德崗。其中,加德滿都作為尼泊爾首都,旅遊名氣自然是最大的,包括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也勝於其他兩個杜巴廣場。

但加德滿都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並不令人滿意,相信大多數遊客下了飛機,在踏入市區之後,都會感到驚詫,有人形容它不如國內的三四線城市,有人形容它是城中村,也有人形容這裡像極了中國清朝時期。

在我第一次去尼泊爾旅遊時,第一站就是加德滿都。當時的第一印象是機場距離市區太近,抵達市區之後,眼睛裡所看到的畫面是一片混亂。

隨後的觸感是——街巷裡,轉悠著人群和飛馳的摩託車,商鋪裡有著廉價的牛排和超級好喝的酸奶,無數廟宇夾雜在簡陋的貧民區中。如果不是旅遊業的發展,城郊也不會建設越來越多的豪華酒店、餐館和高檔商店。

我無法想像它的古老,它完全是個傳統與現代混合交織的大雜燴, 但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依舊令我著迷。行進在這曲折、狹窄且時常毫無指示的街道之中,創造力和耐心是必須的修養,也令我有了足夠的方向感。

說起尼泊爾,在很久以前,腦海裡就留下了這麼一個印象:這是一個揮霍微笑的國度,這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度之一。它位於中國和印度的交界處,藏匿於喜馬拉雅山南麓。

在隨後的一些相關書籍的影響下,尼泊爾對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我曾百般想像這個國度的神秘與美麗,也做好了應對那些殘酷的現實環境的心理準備。但當我真來到了這裡,也就是2015年10月,加德滿都給我的印象是混亂中的寺廟之城 。

但我仍喜歡它,比起千篇一律的現代文明建設下的產物,又窮又舊的加德滿都顯得獨特。1200多年的古老歷史仍是籠罩在這座城市的上空,不論是鴿子滿天飛還是猴子到處串,古老建築物舉目可見,成為尼泊爾乃至世界的獨特的歷史遺產。

時隔四年,我又來了,第一站依舊是加德滿都。

行走在擁擠的街巷之間,隨意街拍,便會發現尼泊爾的工匠是多麼具有魅力。不管是磚木結構的私人住宅,還是作為文化遺產的寺廟神衹,外觀裝飾得玲瓏精巧,門窗、梁託及支架均是精雕細琢,這一點在杜巴廣場更為顯著。

放眼望去,仿佛身置在中世紀的尼泊爾,正是藝術發達的馬拉王朝時期。尼瓦爾人的雕刻、建築和繪畫使得整個加德滿都谷地充滿了藝術氣息。

你難以想像,就這麼一個窮地方,被世人冠以幸福指數高之名的落後國度,竟是如此充滿藝術和浪漫。沒錯,尼泊爾還是一個浪漫的國度,這一點似乎少有人發現。

但凡去過博卡拉的人,肯定不再喜歡加德滿都的塵土飛揚,博卡拉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有神聖的魚尾峰,有美麗的費瓦湖,有緊張刺激的滑翔傘,有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的ABC。

人們居住的房子塗成了五顏六色,幾乎每家每戶的陽臺上和門口都擺了幾盆鮮花綠植,哪怕是再普通不過的大卡車,也裝飾得眼花繚亂。

然而,加德滿都郊區的鄉村小鎮也是一番古色古香,古代建築藝術隨處可尋,人們的生活在物質匱乏,資源短缺的世界裡,散發著另一股幸福。這種幸福,以信仰為基石,遍布城市的寺廟就能說明這一點。這種感覺很突出,寺廟和神衹非常之多,形形色色,千姿百態,大如巨巖,小如鼠雀。

尼泊爾的宗教文化顯然是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和創作的衝動有著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任何一個方面能夠擺脫與宗教的關係,或者不受宗教影響。而人們的幸福感普遍源自此處。

我曾大膽的問過一個自認為關係還不錯的尼泊爾朋友,在面對社會發展的落後,尼泊爾的幸福指數高究竟來自哪裡?他的回答與我猜想的一樣,尼泊爾人的幸福離不開信仰。信仰會令人幸福? 偶然的一次機遇,《僧侶與哲學家》給我了充足的答案。

本文整理自:蘇丹卿 

-THE END-

相關焦點

  • 加德滿都:尼泊爾首都氣候宜人的山中天堂,被譽為「寺廟之城」
    ,來介紹城市系列的第二十二篇:加德滿都:尼泊爾首都氣候宜人的山中天堂,被譽為「寺廟之城」。「寺廟之城」加德滿都加德滿都是南亞山地國家尼泊爾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南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位於尼泊爾和中國邊境,尼泊爾依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從海拔超過8000米下降到海拔幾百米的平原,整個國家地勢落差巨大,人口多分布在海拔相對較低的南部地區。
  • 神秘尼泊爾 | 一年只開放一天的女神廟,軍人用鮮血祭祀槍枝
    這座建於13世紀的神廟可以追溯到馬拉時代,高38米,是尼泊爾最高的宗教建築之一。根據寺廟管理委員會的說法,信眾從18日凌晨3點就開始在寺廟排隊,以贏得向女神祈福的機會,預計最終會有超過10萬人前往神廟朝拜。
  •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正在被垃圾吞噬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街道上現在堆滿了垃圾,這座擁有七處世界文化遺產的光明之城已經瀰漫了近一個月的惡臭。
  • 為什麼東北幸福指數最高?
    有人說呀,越窮的地方人們越容易滿足,吃飽穿曖曬曬太陽就是幸福,所以幸福指數最高。期實,人生活幸福不幸福就看衣食住行,在東北,這幾樣都很容易解決,那些所謂的一線城市無非是那些不甘心的人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可是,北京也有吃低保的,外地人在那裡是真難,幸福不幸福問問自己的心,好多人說去南方,在南方買個房子,說實話都不如老家的舊樓,是月薪過萬,可是到月底沒剩幾個,倒是給南方經濟添磚加瓦了,呵呵🥀
  • 尼泊爾為祭祀女神屠殺數十萬動物,為它們祈福
  • 2020《世界幸福指數報告》最幸福國家排名:啥是真正的快樂
    聯合國於2012年首次發布《全球幸福指數報告》,比較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程度。
  • 肯亞最大貧民區遭拆,居民捂臉痛哭一牆之隔是富人區
    近日,肯亞首都奈洛比最大貧民區基貝拉(Kibera)遭拆除,曾長期寄居於此的3000名居民瞬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痛哭流涕又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今後的生活在何處。國際特赦阻止譴責了驅逐貧民區居民的行動,但肯亞官員卻回應稱「居住在該地區是非法行為」。
  • 發展落後卻是幸福指數很高的寮國,學生都騎機車上學!
    寮國學生騎摩託車來上學校園裡停滿了摩託車,真幸福,雖然這個國家窮,但是國民幸福指數還是相當高的,這一輛摩託車好點的也得一萬多兩萬人民幣,便宜點的也要幾千塊,我們那會上學時,有輛自行車,蛋騎碎了還每天高高興興的騎!
  • 尼泊爾王后珍黛妮·沙阿:我把生活的所有的愛全部交給了你
    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博克拉是尼泊爾第二大城市,中國拉薩、日喀則地區有明顯震感。本次地震的強度是汶川地震的1.4倍。目前已經有超過1800人遇難,無數古蹟毀於一旦。讓我們祝福尼泊爾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願它美麗,平靜如夕。
  • 尼泊爾首都單日新增確診破百,政府宣布暫停行政服務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疫情告急。
  • 尼泊爾燒屍人:聖河邊的終生囚徒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七大世界遺產中的帕斯帕提納神廟,被中國遊客俗稱為「燒屍廟」。這座廟宇供奉著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破壞神溼婆,不僅是尼泊爾等級最高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南亞最重要的四座溼婆神廟之一。原來,尼泊爾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體的國家,信眾認為火葬是人生最後一場聖禮,而幫助完成這個聖禮的人就是燒屍人。所有人都需要經過他的「檢驗」。
  • 實拍尼泊爾公開沐浴的女人 從來沒人成寡婦
    提吉節 沐浴淨身  「女人節」即提吉節,是印度教的傳統節日,在三天節日的最後一天,印度教女子會到河邊沐浴淨身,向印度諸神中的毀滅之神溼婆(Shiva)誠心敬拜。未婚女子則祈求能擁有英俊的丈夫和幸福的婚姻
  • 2019全球幸福指數排名,美國和中國 排名分別是...
    圖:the south african丹麥、挪威、冰島、荷蘭、瑞士、瑞典、紐西蘭、加拿大和奧地利則和芬蘭一起,成為世界前10位的幸福國家。哪怕這個國家三分之一的人都有「社交恐懼症」,卻絲毫不影響它被評為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且芬蘭兩年蟬聯最幸福國家榜首。 NO.2 丹麥
  • 打造貧民區的「百萬富翁」 | 生活
    這是世界上最大,也是奈及利亞最古老的水上貧民區,被稱為非洲的「黑色威尼斯」。他們過著無根的「漂流」生活——獨木舟計程車、吊腳樓式建築和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傳統,顯示出當地居民已經習慣了這種「一切都是漂 浮著」的生活。
  • 奇特的尼泊爾印度教 殺一頭牛判入獄兩年
    尼泊爾的國教是印度教,這是尼泊爾憲法所規定的。但是尼泊爾國民的包容心也接納其他宗教與印度教共存。在尼泊爾,除印度教以外,還有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繁榮是尼泊爾社會生活的一大特色,在尼泊爾,在加德滿都,天空中彷佛到處是神靈在飛翔,人們每天要念神、敬神,宗教活動是人人參與的一項神聖使命,就連那些置身其間的遊客都會受到感染而變得虔誠起來。
  • 全球快樂指數最高!解鎖萬那杜的幸福密碼!
    有這樣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名不見經傳,直至英國「新經濟基金」組織出臺的一項全球範圍「幸福指數」排名,他擊敗全球
  • 亞洲最幸福國家,也是汽車普及率最低的,國王用車很一般
    這是一個以幸福指數聞名的國家,國民幸福指數比國民生產總值還要高,要是告訴你,眼前這個就是亞洲最幸福國家的公交車站,你信嗎?
  • 貼文:人心猶如猴心?
    貼文:人心猶如
  • Bertilo日本行 - 衹園祭(上)
    首先當然要去花見小路和衹園啦。Of course the first places to go were Hanamikoji and Gion.
  • 尼泊爾山區窮人請人幹活,中飯只吃芋頭和牛奶,真的太寒酸了
    但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吃飽飯都成問題的一個地方,窮的只剩下窮了,這裡請人幹活,可沒那麼多講究了。有什麼吃什麼,能吃飽就可以了。不過這裡請人不需要工錢的,基本上是換工形式,意思你幫我們幹了活,以後你家需要,我也幫你家幹。在中國,以前農村也是這種形式,但現在變了,變的人情味全無了,請人幫工,必須開工錢才行。好懷念以前那種鄉情啊。一起來看看尼泊爾山區請人幫工,中午吃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