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尚未熟悉他們的名字,但當《Rather Be》的旋律響起,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靈動的電子樂為經線,濃摯的弦樂為緯線,交織出一段錯落而豐盈的圖畫。仿佛下一刻就願意跳進舞池,在古典與電子的交響中翩翩起舞。
△Clean Bandit樂隊
時間:2015年12月12日
地址:上海加空間(上海浦東新區塘子涇路228號)
票價:680/580/480
12月12日 Clean Bandit 亞洲巡演上海站門票 10張1. 在本文任意處截圖。
2. 點擊閱讀原文發送截圖並按要求填寫信息。
3. 活動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10日。
4. 獲獎用戶請憑姓名、手機至演出現場領票,參與用戶請在本周留意手機通知。
所有福利中獎情況請向iWeekly周末畫報公眾號回復「中獎」兩字查詢中獎名單Clean Bandit——這隻2009年成立於倫敦的年輕樂隊,也憑藉這一曲《Rather Be》橫掃各大排行榜,並在2015年2月一舉拿下了第五十七屆葛萊美獎「最佳舞曲製作」獎項。
Clean Bandit的名字翻譯自一個俄語詞組,俄語原意為「徹頭徹尾的混蛋」。成員Jack Patterson、 Grace Chatto、 Milan Neil Amin-Smith都是劍橋大學的本科生。他們的音樂融合了舞曲、電音和古典音樂,以「聚變」之名,跨越既定風格的邊界自由起舞。
本月12日,Clean Bandit將空降上海。在Clean Bandit首次國內演出拉開帷幕之前,iWeekly郵件採訪了這一組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銳,和他們聊了聊古典樂、格萊美,以及未來的計劃。
△2014年專輯《New Eyes》
Q=iWeekly
A=Clean Bandit
Q:Clean Bandit 你們好!在你們的每張單曲封面上都有四個幾何圖案(而樂迷也把這個看作樂隊的標誌)。為什麼會選擇這四個圖案來代表樂隊?
A:圖案是Jack設計的。這原本是為四種弦樂器設計:兩把彩色的小提琴,分別為圓形和方形,三角形的中提琴,以及一個菱形的大提琴。我們曾經演奏非常傳統的古典弦樂器,但我們決定在製作這樣形狀和顏色的樂器,用做電子版本的演奏。雖然還沒找到空閒時間把這些樂器製造出來,但是我們很喜歡這四個形狀,所以把這個作為了樂隊的Logo。
△Clean Bandit樂隊
Q:目前你們與眾多音樂人合作過。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特別的方式來創作音樂?接下來有特別想合作的音樂人嗎?
A:不與某一個特定的歌手捆綁在一起,這種模式給了我們很大的創作自由。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像操控不同樂器一般運用聲音,來適應不同的音樂風格。我們喜歡探索各類風格,不同的歌手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些,而他們自己的個性也會影響音樂。接下來我們很想和Lana del Rey或者James Blake合作。
Q:一開始是怎麼想到將古典音樂與電子樂相融合的呢?
A:這是因為Jack和我(Grace Chatto)是戀人。我們想一起創作音樂,能夠一起在大學演出。當時我與Neil合作了許多弦樂四重奏,而Jack正在實驗創作電子音樂。所以我們想出了這個方式。
△Clean Bandit樂隊(圖片來源 | Independent.co.uk)
Q:同形式自由的電子音樂相比,古典樂經常被視為嚴謹的,並不那麼容易理解和接受。古典樂如何影響了你們的音樂創作?
A:我並不認為古典音樂難以理解。莫扎特的音樂其實就是他那個時代的流行音樂。從很多意義上來講,他的音樂比我們所謂的那些流行音樂更為流行和大眾,就如同現在Aphex Twin的舞曲一樣。對我來說,莫扎特的音樂是非常感性的,我很容易理解他,就像Jack的音樂一樣。
Q:童年時聽到了哪些流行音樂?它們如何影響了你們?
A:辣妹組合(Spice Girls)、愛司基地(Ace of Base)。這些當然影響了我們。我想你甚至可以從我們新專輯《New Eyes》中聽到愛司基地帶來的影響。
△Clean Bandit樂隊(圖片來源 | static.stereogum.com)
Q:對於一隻年輕的樂隊來說,贏得格萊美一方面意味著樂隊以及音樂作品被更多的人熟知,得到媒體和樂迷的關注,另一方面這也會帶給你們一定的壓力。是否擔心這個問題?
A:我們並不擔心。贏得格萊美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榮譽,親臨頒獎禮現場的經歷也十分美妙。但我一直認為,任何的音樂比賽,或者說藝術比賽,都必須謹慎對待,它們不能阻礙藝術本身的發展軌跡。
Q:未來有什麼計劃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A:我們最近即將完成和Labrinth合作的一首歌,為此感到非常興奮!
△Clean Bandit樂隊(圖片來源 | press.wearebigbeat.com)
Q:對中國之行有什麼期待嗎?
A:那一定特別棒!哈哈,我們非常激動,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到中國,我一直很想來看看。
Q:最近你們都在聽什麼音樂?可以與讀者分享嗎?
A:Jamie xx、 Justin Bieber、RHODES和Gallant。
採訪、撰文:停雲
供圖:竹露荷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