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反季節水果會引起性早熟,這些坑娃謠言,別再信了!

2021-02-13 陽光午餐

今天,陽光君整理了 7 個專坑孩子的謠言,為大家一一闢謠。新的一年,告訴身邊的人別再相信這些了!

粥好消化,腹瀉、腸胃不適或吃得太油膩,偶爾來點粥可以緩解。

但如果僅僅喝白粥,不加肉不加蔬菜,本身沒有什麼營養(無法滿足人體營養需求也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還漲肚子,不建議長期喝

而且,長期吃軟的食物,會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

無論什麼骨頭湯,含鈣都比牛奶少。

動物骨頭雖然 99% 都是鈣,可它是羥磷灰石結晶形式存在的,這種物質不溶於水,所以骨頭湯的鈣含量少得可憐!1 斤骨頭燉出來的湯,鈣含量還抵不上 5ml 牛奶。

湯中的奶白色,其實是嘌呤。覺得好喝偶爾喝喝 OK,補鈣就算了~

紅棗、菠菜每 100g 紅棗中鐵元素的含量還不到 3mg ,而且這些食物所含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率比紅肉低多了!

來自肉類、肝臟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是血紅素鐵,吸收率高,是當之無愧的最佳補鐵來源!

熟透了的香蕉確實能幫助排便,但沒熟透的香蕉,含有大量鞣酸,鞣酸還有很強的收斂作用,會讓大便變幹變硬,吃多了反而加重便秘!

便秘通常是因為吃得太精細,此時建議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西梅、獼猴桃、火龍果、南瓜、花菜等。

有學者做過實驗,將自來水燒開 8 次後,亞硝酸鹽含量約為 3.3μg/L, 國家飲用水標準對於亞硝酸鹽的限度是低於 1000μg/L。

也就是說,燒開 8 次的水,離亞硝酸鹽超標還差個幾百倍呢,遠著呢!

飯菜不用完全放涼了再放冰箱。溫度一旦降到 60℃ 以下,細菌就要開始表演了,而且每 20 分鐘細菌數量就增加一倍!讓它馬上降到 4℃ 之下才能消停。

現在的冰箱技術很成熟,可能會多耗一點點電,但是能換來全家人的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反季節果蔬無非是用大棚創造了適宜果蔬生長的溫度、光照、水等條件,營養價值和應季果蔬沒啥差別,可以放心給娃吃。

至於傳說中的植物激素導致性早熟什麼的,陽光君想告訴大家,植物激素只對植物起作用,是作用不到人身上的,別瞎操心啊!

有哪些謠言你中招過呢?轉發闢謠貼,提醒朋友注意啦!

相關焦點

  • 反季節水果到底能不能吃?吃了會性早熟嗎?
    一提到反季節水果,很多人內心是抗拒的,但嘴巴卻是誠實的。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2020-01-2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緊急闢謠:網傳飛機將在龍港上空灑消毒藥水?謠言!別信!
    謠言!別信!  【網傳飛機將在龍港上空灑消毒藥水?謠言!別信!】 今天,龍港部分微信群、朋友圈傳播「明天早上4點4點半所有人都窩在家裡,政府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請在互相轉告一下自己的親朋好友」等內容,經核實,情況不屬實。為此,龍港大叔新聞呼籲諸位網友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要在網上無事生非,造謠惑眾!
  • 求證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闢謠|冬天的草莓是反季水果不安全?別瞎掰了!冬草莓不僅營養還更好吃!
    說起「反季」兩個字,很多人都心存芥蒂,擔心會有安全問題。今天,草莓小妞就要為冬草莓伸冤,反季的冬草莓,不僅依舊營養,而且更好吃。 草莓在什麼環境條件下會開花結果,這是一個自然規律。而反季草莓,其實就是通過大棚設施,人工模擬營造出適合草莓生長的溫度、溼度、光照等環境條件,讓草莓得以在冬天生長和開花結果。
  •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所以,在轉發此類消息前,應先進行辨識再行動,謹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網友善心進行詐騙。點評:「丟準考證」的謠言大面積集中在六月份,到了八月份的時候,「丟錄取通知書」的謠言也會再次出現。國內其他地方也有類似假消息,針對以上老知青補貼方案,青島市人社局闢謠網傳消息不實,老知青補貼方案系謠言。廣州市民政局表示未收到文件。廣大網友切勿信謠傳謠造謠。點評:如果遇到假的「官宣」,別輕信,可以先向有關部門求證。
  • 昆明暴恐事件6大謠言 看到請別信
    然而謠言畢竟是謠言,很快便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大樹營沒暴亂謠言:大樹營發生暴力事件闢謠:秩序正常、戒備加強3月1日晚11時,網絡開始瘋傳「大樹營發生暴恐事件」等消息,該微博一出,立即引發網友強烈關注。梁源小區沒砍人謠言:梁源小區砍人,死了兩個闢謠:子虛烏有,市民怒斥謠言「梁源小區也砍人了,死了兩個。」3月1日晚,該微博被連轉多次,甚至有網民寫出了昆明有17個地點正在遭遇襲擊。雲南省公安廳證實,網絡上在傳的除昆明火車站暴力事件外,其餘多地的暴力事件信息均為謠傳。希望大家不要傳謠信謠。
  • 冬天那麼多時令水果,幹嘛執著於「反季節」的?
    聽多了「反季節」,禁不住要問一句,冬天有那麼多時令水果,你為什麼非要執著於「反季節」?今天就來認一認冬季的「應季水果」,看看它們的養生功效。                     01 蘋 果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吃蘋果有助減少癌症、心血管疾病、哮喘、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 【1017丨闢謠】飛機撒藥治白蛾?這個謠言已流傳多次,不要信!
    「飛機撒藥治白蛾」謠言!勿信勿傳!4月12日,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對近日網上再次出現關於飛機撒藥治白蛾的謠言進行闢謠。原文如下:近日,網上再次出現關於飛機撒藥治白蛾的謠言:「巿園林辦通知:本月15號--25號室外不要曬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燒烤等露天食物)。儘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飛機撒藥治白蛾,大家把愛心傳遞下去——園林辦通知」第一、「園林辦」這個機構模糊不清。
  • 關於維生素c的謠言,別再信了
    關於維生素c的謠言,你是時候需要了解一下了! 唯一希望你對這種謠言深信不疑,不希望有闢謠的人,就是販賣藥物的商販,畢竟你購買維生素c的錢,已經讓他們賺得缽滿盆餘了! 從科學角度來看,維生素c和治療、預防感冒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 朋友圈謠言又起,這些謠言千萬別再傳了!《貞子3D》是否在中國上映現在都沒有定論!
    昨天中午,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十月朋友圈謠言TOP10》,廣州日報記者查看後發現,一些老舊謠言仍在傳,如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一事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媒體闢謠,然而時隔一年多仍在傳播,其間各地媒體也先後闢謠。據悉,「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已被舉報處理94780次。微信安全中心發布的報告稱,10月朋友圈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為1397909次,主要分布在七類。
  • 健康:性早熟或致身材矮小
    父母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並不適用於孩子增高上。在進入青春期前,孩子每年應是平穩地增高。青春期期間,孩子除了長高外,會陸續出現第二性徵,女孩的乳房發育隆起,長毛毛、腋毛,開始有月經等;男孩會長出鬍鬚、毛毛、腋毛等毛髮,陰莖脹大、陰莖增長變粗、聲音變低沉等。很多情況也會令兒童出現「早熟症」,常見有內分泌疾病、腦部腫瘤,令腦下垂體的荷爾蒙不適當地釋放了出來,提早刺激身體長高,令孩童的生理時鐘變快,提早步入青春期。
  • 食藥闢謠|這11個危言聳聽的謠言不可信!
    進入2018年,食品謠言仍然屢禁不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治理謠言的重要性。專家曾早就指出,食品謠言泛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源於造謠傳謠者利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蓄意編造、偷換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誘導消費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費者又常常缺乏科學判斷。  「眼球博弈」已成為謠言傳播中的最大動機。
  • 網警闢謠:微信轉帳會中木馬?微信紅包圖片有病毒?全都是謠言!
    的信息在網際網路內廣泛傳播,對此,微信官方闢謠帳號「謠言過濾器」已對此進行闢謠。為了增加謠言可信度,還配張圖。對此,微信團隊已說明:轉帳收款或搶紅包會中木馬純屬謠言。首先, 外部連結無法偽裝成微信轉帳或紅包。微信裡的轉帳和紅包都是專門的防偽消息,跟外部連結從外觀上是完全不同的。
  • 【闢謠專區】7月謠言很害人 專家一一擊破
    7月已經結束,又有一批謠言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你都被哪些「套路」過?
  • 闢謠!自來水最好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假的!這些謠言,不要信不要傳!
    「自來水中加大了氯氣的注入,最好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 是假的!近日,防控疫情非常時期,一則「自來水中加大了氯氣的注入,最好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的傳言在網上沸沸揚揚。如果將水靜置兩個小時以上,次氯酸鈉含量確實會減少,但同時,不利於抑制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違背了水廠疫情防控措施的目的。蕭山供水公司下屬水質檢測分公司對出廠水、管網水進行的餘氯、菌落總數、耐熱大腸菌群等水質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749-2006)要求,居民可放心飲用!請廣大居民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