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水果店裡都上市了一種圓圓的小水果——冬棗,它皮薄肉脆、清香甘甜、汁多無渣,非常可口。
其實,冬棗被稱為「維生素C大補丸」。每100克冬棗含維生素C高達243毫克,差不多是蘋果的60倍、檸檬的10倍、獼猴桃的4倍。某些品種的維C含量甚至高達500-600毫克/100克。
除了富含維C,冬棗的膳食纖維、葉酸、煙酸含量,也是水果中的佼佼者。豐富的營養讓冬棗具有了預防貧血、防治便秘、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冬棗甜如蜜,不少人就會產生疑問:這麼甜,不會是用糖精泡的吧?
其實,冬棗成熟後,含糖量能達到25%~38%,根本不需要額外「增甜」。
市場上確實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提前上市賺黑心錢,會手工製作一些紅皮冬棗,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生棗泡個加糖精鈉或甜蜜素的熱水澡。
自然成熟和熱水泡熟的冬棗有明顯區別,很好辨別:
1.看顏色
自然成熟的冬棗果皮色澤自然過渡,青-黃-紅三色間雜分布,紅色深淺不均且會呈斑點狀散開;糖精棗卻是青紅兩色界限特別分明,或者完全變紅,一點青、黃色都沒有。
2.摸表皮
自然成熟的冬棗果皮飽滿圓潤,摸起來脆嫩而有韌性。在熱水中浸泡幾個小時的棗,看起來沒有那麼飽滿,尤其是尾部容易發軟潰爛。
3.嘗味道
自然成熟的冬棗口味清香甜蜜,皮薄而肉甜,絲絲入味。糖精泡的冬棗卻是泡得了皮,泡不了心,皮甜肉不甜。且皮的甜味特別重,導致吃完後回味發苦。
冬棗含糖量為25%~38%,這也就是大家喜歡它的原因了。但是,冬棗的熱量能達到105千卡/100克,升糖指數也較高。而且冬棗比較黏膩,在胃內消化比較慢,吃太多會脹氣,影響消化。建議一次不要超過10顆,糖尿病人更是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