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了年底,
雙十一雙十二已在眼前,
還有一波迎面而來的婚禮紅色炸彈——
仿佛提前要掏光大家的年終獎有木有!
但是生活已經如此的難了,不如想一點甜的。
今天大餐君就要來說說婚禮上一個重要角色,
禮餅
俗話說一家有喜,百家分糖。
看看現在的婚禮伴手禮
各類糖果、西餅...
但在大餐君小時候,
參加婚禮時看到是一塊沉甸甸的禮餅…
福州禮餅
據傳三國時期,孫權假意與劉備結親,諸葛亮獻策送出萬枚龍鳳喜餅至千家萬戶。「劉備東吳來成親,龍鳳喜餅是媒證」,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喜餅」的概念。
在大餐君小時候,有親友結婚的話,
都會看到福州禮餅,
可以說:
福州禮餅是一直作為男女訂婚的聘禮,
在福州甚至有
「禮餅方有禮,其他不為禮」的說法,
每當家中有喜事,
比如白叟做壽、搬家新居、後輩訂親等等,
預定禮餅與親朋好友共享,
已經成為福州祖輩相傳的風俗。
在福州,喜餅則多被稱為「禮餅」。在麵餅中包了醃漬過的肥膘、花生、冬瓜糖、紅蛇果、果仁和烤香的芝麻等等,吃起來皮薄酥脆、餡飽味香,福建人愛吃甜的特性也在其中得到充分體現。
禮餅大的五斤一個,還有三斤、二斤、半斤的。
過去還講究送五對禮餅,表示五代同堂,取個吉利。
一股芝麻的噴香撲鼻,一口咬下炸得酥香的表皮,
滿滿一嘴的餡料,吃起來香肥細潤,甜而不膩。
現在提起福州禮餅,
相信大家對它的油網甜膩無不印象深刻。
其實,禮餅的配方這和它源於早起的水上生活。
舊時漁民出海打漁需要長時間在海上,日常體能消耗極大,
因此重油重糖的禮餅就成了他們心水的口糧。
禮餅曾是福州人無論年節慶典還是婚禮嫁娶,
都不可或缺的傳統味道。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
每逢喜事才能吃到這一口油潤甜膩的禮餅,
尤以餅皮上這一層烤得香噴噴的芝麻
實在令人無法抗拒。
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人知道,福州禮餅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
這道福州傳統美食可以傳承下去。
- END -
加入福州大餐微信群
一起來討論福州美食
還可以在群裡發起約飯
群內不定期有福利發放
(入群先加微信,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