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旺達與巨像,地牢守護者 (北美, PC) (10月18日)

2021-02-26 indienova
2005:《旺達與巨像》

當我們回顧上田文人的三部作品時,我們必須承認在強烈的風格一致之中,它們各自也有不同的特點。《旺達與巨像》或許並不是其中被提及最多的一部,但不可否認的是,僅僅與十六巨像的搏鬥這個設定在減法與突出兩個方面都做到極致。哪怕不喜歡情感體驗這個詞語的玩家在史詩一般的參與感之中也會體會到氣勢澎湃。

在這部作品之中,上田文人向來關注的角色之間的情感聯結更多由駿馬 Argo 承擔,而且遊戲更多著力於表現它的靈性,正如在其後的作品《最後的守護者》之中對於大鷲的勾畫那樣。在最後一個巨像之前駿馬的勉力支撐與自我犧牲令人悸動,成為了整個悲劇故事之中的重要一筆。

但這個故事的起源仍舊與一個著墨不多的女孩 Mono 有關,為了復活這一犧牲的女孩,旺達踏上徵程。如果去注意的話,旺達(Wander),Argo 與 Mono 的名字原本都有許多象徵含義,這與整個故事的脈絡有關,譬如 Argo 是希臘神話中的忒薩利亞王子奪取金羊毛所乘之船,但金羊毛本身就是一個騙局。長角的形象似乎與乖離有關,這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前作 ICO,不少玩家做出一些劇情之間相互關聯的善意猜測,就算兩部作品的故事並不那麼清晰。上田文人則直接否定了它們之間的直接聯繫,對於潛在關聯則保持默許。

如題目揭示的那樣,我們經常談論與回味的也是遊戲立刻進入主題那撲面而來的與巨像的戰鬥。不能忘記的是在巨大的平原之上揮舞利刃對焦日光的那一刻,在繁複地形之間繞過障礙的行走與找尋,汲取能量與駿馬一起並肩作戰,即使數倍之高的巨像也有其弱點。《旺達與巨像》把搏鬥一詞具象化為種種過程,最後成為玩家生命經歷的一個部分。

2011:《地牢守護者》(北美,PC)

《地牢守護者(Dungeon Defenders)》是最早(2010 年 12 月 15 日)發行於智慧型手機平臺的塔防 + ARPG 遊戲,由 Trendy 開發。歷史上的今天是這款遊戲登上 Steam 的日子(2011 年 10 月 18 日,北美)。

遊戲支持 4 人合作模式以及 15 個不同崗位進行戰術策略防禦,擊敗敵人獲得的獎勵可以用戶升級自己的武器和防禦力。玩家還可以自由在不同職業之間切換,以使用不同職業對應的技能。另外遊戲還支持跨平臺的多人遊玩。當時塔防遊戲還是很受歡迎的,而遊戲又設計有自己獨特的玩法,讓不少玩家沉迷。

這款遊戲除了玩法混搭很新鮮以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地位,那就是它是智慧型手機上首款使用了 UE3 引擎的遊戲。在當時看來,如此「專業」的引擎開始能跑在智慧型手機平臺上,無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同時,也代表智慧型手機上的遊戲將迎來新的高峰。而且由於採用 UE 引擎,遊戲畫面表現可圈可點,令人驚豔——在遊戲的開發過程中,EPIC 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地牢守護者》發售後獲得了普遍的好評。在 MC 上,PC 版本獲得了 81 分的高分。遊戲在發行的頭兩周內就賣出了超過 25 萬份,到 2011 年底超過 60 萬份,等到了 2012 年 2 月,全平臺加在一起銷量超過了 100 萬份。

遊戲後續的作品也一直有持續推出,形成了一個產品系列。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勇氣默示錄 (北美) (2月7日)
    > 2014:勇氣默示錄《勇氣默示錄(Bravely Default)》是由 Square Enix 製作的一款角色扮演遊戲,它誕生於 2014 年,2 月
  • 《德軍總部2:新巨像》:什麼巨像?新在哪裡?
    羅德斯島巨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Helios(赫利俄斯)的青銅像,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眾多歷史題材遊戲中的地標。在電子遊戲領域,說到colossus,我首先聯想到的必然是《旺達與巨像》(Shadow of the colossus)
  • 歷史上的今天:街頭塗鴉未來版 (北美) (2月25日)
    2002:Jet Set Radio Future 北美發售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既是懷舊回憶,也可能是遺珠發現之旅。
  • 歷史上的今天:逆轉裁判 4 (北美) (2月19日)
    GBA 上的《逆轉裁判》前三作為這個系列打下了相當堅實的基礎,後面的 4 到 6 以及分支作品,比如《逆轉檢察官》和《大逆轉裁判》系列質量水準也均為上乘。可以說 GBA 上的前三作自成體系,算是一個三部曲。到了 NDS 時代,第一款作品《復甦的逆轉》僅能算作逆轉 1 的重製作品(多加一個案件),而《逆轉裁判 4》則讓這個系列走進一個新的時代。
  • 歷史上的今天:《世界樹迷宮》(01-18)
    2007:《世界樹迷宮》DRPG(Dungeon Role Playing Game,地牢角色扮演遊戲)可以說算是 RPG 的起源之一了,從最早
  • 歷史上的今天:2020年9月10日
    :點擊本文題目下的藍色小字《 情留感 》,進入關注頁面,查看歷史消息和關注。月10日中國陸上輸送距離最長的一條天然氣管線竣工1997年09月10日陝京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竣工1996年09月10日《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誕生1992年09月10日美國總統布希發表的《美國復興日程》1991年09月10日城市改革進行試點1988年09月10日吉爾伯特颶風1985年09月10日中國第一個教師節1980年0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 歷史上的今天:Flower (2月12日)
    從 flOw 到 Flower,情感體驗大幅提升,而從 Flower 到 Journey,多人遊戲的引入成為可能,現在,經過國內媒體的流量至上的渲染,我們都知道,Sky 將在收費模式上有所突破。如果我們回到 2009 年 Flower 登陸 PS3 的那刻,就會發現,這是一款前所未見的遊戲,玩家只是作為風而存在,操作其動向,以之追隨花的舞動。
  • 歷史上的今天:生化危機 4 (NGC, 北美) (1月11日)
    這部作品自 2005 年問世以來至今已經登陸了 10 個以上的平臺,版本更是多得數不勝數,不過這也說明了本作相當經典,也頗受玩家群體的喜愛。NGC 美版《生化危機 4》 說起《生化危機 4》最早的版本,估計許多新玩家不知道它其實首發在任天堂 GameCube(NGC)平臺上,PS2、PC 都是後來的事了。
  • 歷史上的今天:模擬城市 4 (北美) (1月12日)
    《魔導物語:大幼稚園兒》日版封面《鐵甲飛龍 Orta》雜誌廣告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喋血街頭》在北美發售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喋血街頭》在北美發售於Windows與Mac OS上。
  • 歷史上的今天:《真人快打三部曲》北美 (10-11)
    最初於 1992 年在街機上發行,之後移植至多個平臺,Midway 也因此作品系列而廣為人知,可以說是他們的看家作品。在歷史上的 10 月 11 日,美版的《真人快打三部曲(Mortal Kombat Trilogy)》登上 PlayStation 平臺,隨後也被移植到其它主機平臺,代表著 Mortal Kombat 系列的第一個裡程碑。
  • 歷史上的今天:幻想生活(北美),模擬人生 2 (主機/掌機) (10月24日)
    在宣傳過程中,十二職業(王國兵士、採掘師、裁縫師、獵人、木工、鍛冶工匠、釣師、魔法使、樵夫、傭兵、料理人與鏈金術師)是 Level-5 重點強調的內容之一,如何將一般意義上的角色扮演與模擬經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也是玩家期待看到的解決方案。
  • 《最後的守護者》:如何用11年實現遊戲史上最真實的動物丨觸樂
    比起ICO和旺達,大鷲多了一些比較現代化的,凌空救援、無雙甩尾(真的是尾巴)之類的演出,我甚至數不清楚總共用了多少次「大鷲將我臨危救援下來」的橋段。這些演出,是ICO時代沒有的東西;但大鷲裡的這些操作設計,仍舊令我不適,感到有些設計手法並沒有為遊戲的目標增添光彩——幸好大鷲本身的設計成就足以令人驚嘆,哪怕有這麼多問題在,它的光彩也仍然足夠奪目。
  • 歷史上的今天:《幻想生活》北美(10-24)
    但是,無論如何,《幻想生活》對於玩家的吸引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自身的概念設定:在一個幻想世界之中扮演十二種不同種類的職業,真正生活並且完成故事。《幻想生活》帶有強烈的 Level-5 社風格,從題目開始就在宣揚核心體驗,目標受眾的定位也不可謂不清晰。
  • 歷史上的今天:星之卡比:毛線傳說,惡靈附身 (10月14日)
    2010:《星之卡比:毛線傳說》《星之卡比:毛線傳說》是這樣一款遊戲:當你看到它出現在歷史列表的時候,你一定會眼前一亮,想要在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進行回顧
  • 歷史上的今天:勁舞革命:極限,武刃街 (12月25日)
    2002:《勁舞革命:極限》今天是 Konami Tokyo 開發並由 Konami 數字娛樂發行的 DDR Extreme(Dance Dance
  • 歷史上的今天:敲冰塊 (1月30日)
    1985:《敲冰塊》砸開頭上的磚塊、敲掉礙事的海豹、躲開冰錐、在滑溜溜的山路上一直向上爬,最後收集蔬菜,抓住老鷹……這麼一套流程對於曾經玩過小霸王的玩家肯定不陌生
  • 歷史上的今天:鬼武者 (1月25日)
    雖然遊戲中引用了大量歷史故事及人物,不過也有許多架空的成分。西方幻魔企圖佔領凡世,便看中了日本戰亂時期實力強大的織田信長,當他在戰亂中死亡後將其幻魔化並復活,收為自己的戰力。為了對抗這股邪惡的力量,鬼之一族希望在凡間找到一個正義之人繼承鬼武者的力量,與幻魔戰鬥。當時明智光秀的侄子明智左馬介正準備從幻魔手中救出齋藤家的雪姬,於是便被鬼之一族選中,成為了新的鬼武者。故事也便從此展開了。
  • 歷史上的今天:尼德霍格 (1月13日)
    《尼德霍格(Nidhogg)》在 2014 年 1 月 13 日發售,想想已經過了很多年年了,時間還真快。當年這個畫面看似簡陋的像素遊戲賣相上相對來說並不太好,但所有接觸過它的人都能深切地體會到這個遊戲的樂趣所在,所以遊戲銷量極高。標題名字中的尼德霍格原本是北歐神話中的一條黑龍。它一直在啃食世界樹的根部,啃穿之時,諸神之黃昏就會到來,而世界也將迎來毀滅。
  • 本周pc推薦遊戲 :steam好評如潮《節奏地牢》
    《節奏地牢》目前steam一周特惠,原價48 現價9元活動至 02.09節奏地牢是一個屢獲殊榮的鐵桿roguelike節奏遊戲《節奏地牢》是由Brace Yourself Games開發的一款RPG+音樂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