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的境界:吃不慣西餐的中國留學生,一本正經寫了篇醃菜論文

2021-02-27 澳洲留學生同萌

每個留學的孩子

學了多少不知道

廚藝都是槓槓的

畢竟被慣壞的中國胃

輕易不向西餐妥協

同樣是吃貨

學霸的鑽研精神就讓人跪拜

最近多倫多大學論壇一條帖子火了

因為有人在圖書館發現了一張紙

紙上寫著莫名高深的內容

醃菜理論

這是多倫多大學一名學生

在圖書館列印的speech outline

主題就是Pickles(醃菜)

這份outline非常有條理

主要寫了4個部分:

醃菜

中國醃菜

韓國泡菜

加拿大醃菜

第一部分:介紹Pickles

For this topic, I want to write about the general terms about Pickles. What are pickles? Who creates it? Why pickles? Then I develop myself on Pickles. When do I first in touch with pickles? What makes myself fall in love with it? Do I just nature pickle-eater? Or I gradually accept it?

首先,我會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醃菜,什麼是醃菜?誰發明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另外,我還會描述,我什麼時候第一次接觸醃菜?是什麼讓我愛上了它?我是天生就愛吃醃菜,還是說我是逐漸才接受的它?

第二部分:Chinese Pickles 中國醃菜

Under this one, I will talk about Chinese pickles. There are too many kinds and forms of Chinese pickles with different tastes and mouthfeels. As well, I am going to talk more on the history and family aspect what's the history on Chinese pickles and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m in my family.

在這部分我會說一說中國的醃菜。在中國,有很多種類的醃菜,這些醃菜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我將講述一下中國關於醃菜的歷史,以及我們家和醃菜的淵源。

第三部分:Kimchi 韓國泡菜

Korean pickle is a whole new field that it is the quintessence of their culture. Indeed, kimchi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hing for Korean. What was the first time I tried Kimchi? What's the difference with other pickles.

韓國泡菜是韓國文化的精髓,泡菜對韓國人們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我第一次嘗試泡菜是什麼時候?韓國泡菜跟其他地方的醃菜有什麼區別。

Canadian Pickles 加拿大醃菜

Talking about western pickles in general, then I will narrow down the topic to my secondary-school life, the first time I see Canadian pickles.

首先討論一下西方泡菜,然後再具體到我中學生涯時第一次接觸到加拿大醃菜是什麼感受。

看完萌主表示

想看剩下的部分啊!

不僅萌主這麼想

論壇網友也這麼想

校友紛紛跟帖求全版

這種人就該直接PhD啊!


也有同學認出這是某個教授布置的作業

還有大神指出了語法錯誤

「這真的是個很好的speech,雖然沒有很棒的英語水平,但至少知道怎樣將一個事物深挖到底並整理好思路。可能是名預科生?」

順便對這位學生說:你犯了一個典型的錯誤,不應該是"too many kinds of pickles"而是"so many kinds of pickles"。"too many"表消極,舉個慄子,這裡有"too many"問題所以我很難過,"so many"才是關於量的客觀陳述,就比如UT有"so many"不同的專業。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將各種文書和食物聯繫起來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比如2017年時美國田納西州一名叫Carolina Williams的小姑娘就憑著自己一篇對披薩大讚特贊的申請文書,收到了耶魯的offer,招生官表示自己都看饞了,趕緊點了份披薩緩一緩,還特地給她私發了郵件表達祝賀。

看一下這份讓耶魯招生官青睞有加的文書吧

看完這些萌主只感嘆

原來吃東西也會被學霸碾壓

40度的天發電機又壞了!幾張圖讓你感受一下澳洲現在有多熱

#NewStars雪梨跳蚤市場#開市啦!賣掉你的閒置物品!1刀競標網紅潮物!抽取百元現金大獎!

老學姐告訴你留學生在外怎麼過春節,附雪梨春節活動好去處!

【新生攻略第五篇:新南租房小貼士】還沒租到房的同學看過來!

【非標題黨】政府發布警告:接下來幾天,請勿上班!!!

點擊好看

給萌主加雞腿

相關焦點

  • 臺灣碩士論文:《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
    但今年7月,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一篇題目為《失能的恐懼—— 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的碩士論文,似乎更加給社會和學術界一記重拳。核桃哥表示,敢跟哥呵呵的人統統拉黑!據了解,該論文的作者在摘要中寫道「此篇研究是源自於我身為一個研究所學生卻寫不出論文的反思,我無法寫出一篇對社會工作具有價值的論文,於是因緣際會之下,開始用自我敘事的研究方法書寫自己無法寫出論文的文本
  • 昌寧菜花醃菜:吃到嘴裡的風景
    在大多數人眼中,寒冬臘月是逛吃美食的淡季。而在昌寧,美味獨特、清脆可口的菜花醃菜,卻是當地人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一份必不可少的家鄉菜。菜花醃菜,自然也就成了昌寧人春節前後必吃的一道美食。這兩天,走進昌寧右甸壩的田間地頭,一片片金黃的菜花點綴其間,競相怒放,濃鬱的花香令人陶醉。這種小油菜花植株比較矮小,大多生長在山坡野地上,是純天然食材。
  • 老外:為什麼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吃中國火鍋吃一盤牛肉都不夠?
    就比如西方人吃的西餐和中國人吃的中餐,這兩種餐會有哪些的不一樣的呢?也就是所吃的食材不一樣,所用烹飪方法不同,也就沒有其他的不同了。但是要問是中餐好吃還是西餐更好吃,這是沒有什麼對比性的,畢竟每一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和口味都是不一樣的,偏好自然也是不同了。
  • 舌尖上的冬天:尤愛家鄉醃菜煨豆腐
    寒冬時節,火鍋開始成為菖蒲吃貨們的新寵約上幾個好友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酣暢淋漓 美不勝收……但是,菖蒲人的心頭好肯定是醃菜煨豆腐步入寒冬,一鍋熱氣騰騰的醃菜煨豆腐,不知勾起了多少在外遊子的鄉愁,也不知讓多少來菖蒲的遊客感受到了大別山深處所帶來的鄉村美味與溫暖熱情。
  • 烹飪篇:家常菜——泡豇豆炒肉末
    泡菜和醃菜一樣,都是長期貯存蔬菜的辦法。最初可能只是無奈而為之,後來卻形成特別的風味 。和醃菜相比,泡菜用鹽較輕,鹹味淡,風味可以搞得複雜多樣。可是由於鹽用得少,所以要用特別的與外界隔離的泡菜罈,即使用了泡菜罈,搞不好依舊會長醭腐敗。泡製技術難度高,所以泡菜也就有了大師。據說泡菜至高無上的境界是:不變形、不變色、不進水、不走籽、不喝風、不過鹹、不過酸,色香味形俱佳。
  • 投稿那些事兒:我的第一篇 IEEE 論文
    是否想要了解完整的論文投稿寫作、優化、修改、發表流程?那麼,paper 怎麼寫?是否可以藉助工具提高撰寫效率?又如何提高接收率、中稿率?編輯提出的問題不知道如何回復?遇到這一系列的問題該如何下手呢?「投稿那些事兒:我的第一篇 IEEE論文」系列課程邀請三位曾在頂刊成功發表過文章的學術牛人來分享關於投稿方面的內容,滿滿的都是乾貨而且手把手教你如何在IEEE期刊會議投稿。
  • 刷新論文造假新高度:8篇論文,不同單位、不同作者、結果卻一模一樣!
    ,不同作者,不同醫院,不同癌症種類,不同蛋白表達,愣是完全一樣的結果,發了8篇論文!看到pubpeer這個爆料第一時間心裡就默念,不要是中國作者,不要是中國作者。。。結果。。。從文章署名來看,從一線醫生到主任副主任醫師、醫院副院長,還有多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相信此次事件將再次刷新學術論文造假新高度!
  • 想念的味道:豉油西餐
    離開香港十幾年,我最想念的當然是李媽媽做的料理,每次回家最期待的就是能吃到媽媽做的菜,媽媽的味道就是不一樣,雖然很想念,但每次回家不想媽媽辛苦,也因為自己廚藝現在算是還可以(但還是無法跟李媽媽比),媽媽不嫌棄的話,我比較願意我來做飯給媽媽吃 ^_^提到李媽媽的料理,當然傳統的老火湯、豉油雞、煲仔飯、蒸肉餅是少不了,但最想念的其中一個部分除了是傳統的粵式家常菜,還有香港的特色,我們所謂的
  • 澳洲最吃貨:華人一年寫500多篇美食評論
    從小咖啡廳到高級餐廳,55歲的Ronnie幾乎嘗試了各種就餐體驗 自詡為吃貨的Ronnie今年已經55歲了,不過他的體力可絲毫不輸給年輕人,單是去年一年他就利用各種業餘時間外出就餐並考察餐廳,經常一天三頓都在外解決哦
  • 苯甲酸、山梨酸超標醃菜還能放心吃嗎?
    1.0g/kg)高出2.5倍;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檢出值為1.6g/k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1.0g/kg)高出60%。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WHO建議苯甲酸及其鈉鹽ADI值為0-5mg/(公斤·體重),也就是說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只要攝入苯甲酸不超過300毫克,就不需要擔心苯甲酸會給身體造成危害。   相對來講,山梨酸及其鈣、鈉、鉀鹽的毒性比苯甲酸更低,每天攝入山梨酸只要不超過1500毫克,也不需要擔心山梨酸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 「中國肺炎」論文背後,原來是熟悉的他……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不斷抹黑中國,造謠「新冠病毒人造論」,並污衊中國「隱瞞疫情」。屢次鼓吹「中國肺炎」的香港大學前研究員閆麗夢近日再次炮製論文抹黑中國,有美國媒體發現,這篇論文的幕後推手是美國總統川普的前高級顧問史蒂夫·班農。
  • 澳洲留學生車尾和樓下餐廳被莫名寫上「FUCK CHINA」!
    日前,一名西澳大學的留學生遇到一件不開燻的事,實在不知道該腫麼辦只好向華文媒體爆料求支招。這名留學生居住的房屋底層是一家名叫chillz的馬來餐館。(圖片來源:Google Maps)就在前幾天,這位留學生下樓準備開車的時候,突然發現車後面出現一個黑色的豎槓。但他當時以為是不小心蹭到什麼東西,所以沒太在意。
  • 中國留學生入境加拿大需要eTA?不要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好麼?
    至於大陸留學生和家屬,只要你持有合法的學籤、工籤、或者楓葉卡,是不需要申請eTA的。但是如果你的楓葉卡過期了!還是親自諮詢一下CIC問清楚再做決定。記住,只有這4種人群需要!小編親自測試了一下,請根據自己的情況查看自己是否需要申請eTA。
  • 核心期刊SCI論文發表 |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技巧(詳細攻略)
    下面作者結合兩篇英文摘要對英文摘要的具體寫作進行分析研究,並結合國際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所要求的英文摘要特點,談談英文摘要的寫作方法.       下面兩篇摘要第一篇是摘自國外學者寫的,第二篇是摘自一名國內在校博士寫的.通過對這兩篇摘要進行對比分析研究,讓我們更加明確的了解英文摘要的寫作規範.
  • 【熱點】研究生奇葩論文引熱議 這都是在研究什麼?
    寫不出論文」這種行為竟也能成為論文題材?論文也太好寫了吧!最近,網上一片「研究寫不出論文」的論文被瘋傳,這篇名為《失能的恐懼——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的研究生論文引起了網友熱議。今年7月,中國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一名研究生交出了一篇題為《失能的恐懼——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的研究生論文,深入探討了自己無法寫出一篇學位論文的諸多原因。
  • 《吃貨有約6》:小兩口街頭吵架,美女吃貨億客來上演愛情保衛戰
    爆料、合作、投稿聯繫微信:42906988011月19日,《晨報忻州•吃貨有約》欄目組在忻州億客來牛排開始了吃貨旅行。西餐是一種迥然不同於中國飲食的菜餚,現在已慢慢走入中國的家庭,被許多時尚的都市人所喜愛。西餐的主要特點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供應方便等。
  • [鄉愁] 山村處處菜花黃 勒把菜花醃醃菜
    勒菜花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媽媽告訴我勒菜花有四不勒:一不勒花骨朵,油菜開花節節高,上開花下授粉,來年才有菜油吃;二不勒開謝的,開謝的品質不好,吃起口感較差;三不勒苗小的、長勢差的,因為費工費時;四不勒大黑油菜花,只勒土生土長的小黃油菜花,醃酸醃菜只有用小黃油菜花醃出來,才有她那獨特的酸酸甜甜清脆饞人的口感,其它油菜花無法與之相比。
  • 舌尖上的獅城 2015最受歡迎餐廳評選—下午茶篇
    年度新加坡吃貨盛事舌尖上的獅城攜手13萬吃貨粉絲通過微信、微博票選最受歡迎TOP
  • 寫作指南:論文結論如何寫?
    結論作為整個論文的總論點,也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論與結果兩者互不相同,又常常被作者混淆、湊字數、文不對題、把結論寫成感想等,概念不清楚導致結論部分問題層出不窮,那麼論文的結論部分到底應該怎樣寫呢?結論部分不能反覆、單一敘述研究成果,需要對研究成果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結論的內容應反映研究成果的理論、實際價值以及可用範圍,且需要提出展望。
  • 槍手瘋狂射殺:30歲中國博士留學生在美遇害!更多細節曝光!
    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30歲中國留學生範軼然(音譯,Yiran Fan)也不幸遭槍殺,槍手已被警方擊斃。據當地媒體報導,本案發生於1月9日下午,一名槍手持槍在芝加哥多處連續作案,在第一次作案時,槍手在當地一處公寓外的停車場對其中一輛車內進行射擊,殺害了正在車內的一名30歲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