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買就送│健脾祛溼好幫手:山藥&芡實

2021-03-04 採芝林中藥文化

一年一度的雙11

就要來了

買的多更要用得好


小鹿就在這幾天

和大家逐一分享

每樣好物的用法

中國藥典

(2020年版)

芡實

性味與歸經:甘、澀、平。歸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用法與用量:9-15克。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除去內種皮顯白色,有光澤,顏色偏黃的一般為舊貨。市面上還有一種是去除了外種皮的白色芡實。

被燻過硫磺的芡實聞起來會有酸味,可能是蟲蛀後再加工的,最好不要購買。

芡實富含營養成分,乾燥不夠容易發黴、長蟲。齒咬鬆脆易碎,為乾燥者;若是略帶韌性,則為含水分較多者。

總結

芡實以身幹無蟲蛀顆粒飽滿均勻粉性足無碎末為佳。

芡實核桃糊

材料

芡實30克,核桃仁(打碎)15克,大棗(浸泡,去核)7枚,白糖適量。

做法

1.先將芡實碎成細粉,加涼水打糊,加入滾開水攪拌。

2.擱鍋加水適量,放入核桃仁與大棗,武火煮沸後,加芡實糊,文火煮爛成糊狀。

3.出鍋時加適量白糖調味即成。

中國藥典

(2020年版)

山藥

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脾、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白帶過多。

用法與用量:15-30克。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幹山藥,沒有經過大火翻炒,陰液流失不明顯,所以功效在健脾腎和養陰的中間。日常的健脾食膳,選用幹山藥的效果更好。如果對於水溼的運化能力本身就比較差,就應該更多用幹山藥,來減少生溼的機會。

山藥可以搭配白扁豆、薏米等祛溼的藥材,達到健脾祛溼的效果;也可以搭配白朮、太子參等補脾氣的藥材來健脾益氣。

淮術健脾湯

材料:

白朮15克、山藥10克、太子參5克、谷芽5克、陳皮1克。1人份。

用法:

煲湯或水煎服用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

採芝林

雙11「秒殺」提前購

加入VIP群

來一探究竟

線上使用:掃描進入採芝林VIP專屬客戶群

(二維碼見推文文末)

1.點擊選購連結內的任意一款或多款商品與0元秒殺商品一起下單

2.點擊0元秒殺商品,加拍郵費連結一起下單

3.秒殺商品限量30份

4. 每個微信號限搶購1份。

5.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廣州採芝林國醫館有限公司所有,如有疑惑可在群諮詢客服。

 分享養生知識 生活需要精緻

採芝林

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採芝林知識廊

廣州採芝林國醫館有限公司北商大藥房中醫坐堂醫診所,是廣藥集團廣州採芝林國醫館有限公司開辦的全市首家中醫坐堂醫診所。廣州採芝林國醫館有限公司北商大藥房是北京路步行街的中華老字號藥店,「採芝林中藥文化」也是廣東省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藥房於2015年申辦了中醫坐堂醫診所,期間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專業的中醫診療服務,免費諮詢以及舉辦各類健康養生知識講座,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多名名中醫合作,分別是嶺南名醫門診呼吸內科專家宋述財教授、《方劑學》教研室高潔教授、《黃帝內經》教研室溫偉強教授、《方劑學》教研室副主任黎同明教授以及廣東省中醫院名老中醫林季文教授和中山大學名醫神經科主任張成教授等,他們醫風高尚、醫術卓著頗受病人好評。

相關焦點

  • 養腎、祛溼、調脾胃,每天一把,延年益壽,補出好身體~
    對此,能做的就是補腎健脾~而說到調養脾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藥。但今天可可要給大家推薦另一種食材,有「水中人參」之譽的芡實。它不僅是補腎高手,還能調理脾胃、祛溼氣!健脾雙補還能祛溼芡實又名「雞頭米」,和蓮藕、茭白、荸薺等8種植物並稱為「水八仙」。芡實甘補澀收,入腎經可以用於腎氣不固的腰膝酸軟、腎虛遺精、早洩,也可以固腎縮尿,輔助治療尿頻和小兒遺尿。
  • ②珍品伏溼糕|古法配方、祛溼健脾、軟糯可口
    【團品】珍品伏溼糕【規格】250g/罐*3【生產日期】2020.8(見瓶底噴碼)【保質期】6個月【配料】赤小豆 薏米 淮山藥紅豆 芡實 茯苓 黑芝麻 蜂蜜 杏仁【食用量】一次3顆,一天3次【貯存方法】置於陰涼乾燥處,冷藏密封保存【不宜人群】孕婦不建議食用【售後】食品類產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質量問題請和面單一起拍照提交給售後客服處理,拒收不售後,因個人口感不喜歡不售後哦,介意慎拍!
  • 四神湯 | 進補要有效,健脾為首要
    調理根本是調理脾胃,四神湯中的蓮子、芡實、山藥、茯苓可健脾養胃。健脾安神 「胃不和而臥不寧」,很多脾胃不和的人,會多思多慮,導致失眠,思傷脾。而四神湯中的蓮子和茯苓可健脾祛溼,還有安神效果。固腎氣 出現不孕不育症,精子成活率低,卵泡不成熟,根本原因是腎氣不足,腎主生殖,如果調理好腎氣,受孕自然很容易。四神湯中的山藥和芡實有固腎氣作用。
  • 祛溼名方:四神湯,讓你徹底和夏日溼氣說拜拜
    「四神湯」選用山藥、蓮子、芡實和茯苓這四味中藥為基礎熬的湯。該湯方是中醫裡經典名方,除了能健脾養胃,更有祛溼清熱、美白皮膚等諸多益處。 而關於「四神」的來歷,更是有個傳說。當年乾隆下江南,隨行的四位大臣水土不服,相繼病倒。當地知府急了,就張榜覓醫,但當地行醫者皆不能治。
  • 脾腎雙補,「千古健脾固腎湯」,特別適合秋季食養
    「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山藥、蓮子、芡實和茯苓這四位「神仙」,它們匯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降燥等諸多益處,能起到脾腎雙補的作用。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也非常喜歡吃芡實。蘇東坡到老年仍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思維敏捷,他的養生之道中有一條就是吃芡實,吃法頗為奇異:時不時取剛煮熟的芡實1粒,放入口中,緩緩含嚼,直至津液滿口,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
  • 健脾固肺、祛溼化痰,教你做健脾固肺湯
    「 南方美食特搜,與你共享健康優質生活  」每日一膳 | 這款湯膳能健脾固肺
  • 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中醫理論中,脾主排溼,通常身體中的溼氣可以隨著尿液、汗液等排出體外,如果脾胃不好,身體的祛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體內的溼氣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
  • 【每周一膳】立冬時節膳食:芡實豬肚湯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在冬季前期,尤其是立冬時節,溫度下降並不快,此時進補不宜過於燥熱,以溫補為宜。性味甘溫,具有生津潤肺祛燥功效的食物最適合此時食用,如雞肉、牛奶、豆製品、蝦、銀耳、韭菜、大白菜、山藥、板慄、核桃、桂圓等。
  • 今日秒殺 |祛溼+健脾+養血的:人參茯苓膏
    ,最關心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祛溼&健脾了。人參茯苓膏,祛溼+健脾+養血。很多「祛溼」的東西,如薏米、赤小豆、茯苓,都有些「滲漏津血」,長期吃,令人「枯瘦」,見過臘鴨嗎?就是那種感覺。所以祛溼的同時,最好正向養血,保護身體的血和津液。
  • 今日養生方|田雞煲雙豆,健脾祛溼又補虛解困
    白扁豆性平和,有健脾去溼之效白扁豆是味甘淡、性平和的健脾化溼中藥,日常藥食兩用,男女老少皆宜,能健脾和中、消暑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脾胃虛弱、便溏腹瀉、體倦乏力白扁豆本能健脾祛溼,經加工炒制後更能加強其健脾祛溼的作用,而且藥性不涼,反偏溫。《食性本草》曰:「赤小豆堅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說明赤小豆清熱利水祛溼功效明顯,它的利尿作用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患者均有輔助治療作用。此外赤小豆還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輔助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和健美減肥的作用。中年脾虛溼熱證候的體胖人士適宜多食用。
  • 秋冬養生健脾益腎,喝碗慄子芡實煲排骨湯
    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為你推介的慄子芡實煲排骨湯,此時喝最適合養生。慄子又稱「乾果之王」 圖/視覺中國慄子作為「乾果之王」,有很好的補腎健脾、強身壯骨、益胃平肝等食療功效。時下正是吃慄子的時節,不妨用慄子入湯平補食用。
  • 中醫偏方:白帶過多難根治,山藥薏米熬成粥
    >100克山藥,200克粳米,適量紅糖。【偏方二】山藥薏米芡實粥【食材】100克大米,芡實、薏米各50克,山藥一根。外公觀察後發現她舌苔厚白,脈象緩而且弱,認為她是肝脾不和、腎氣不足引起的帶下病外公給明敏推薦了山藥粥與山藥薏米芡實粥兩款食療方,認為這兩款食療方對她的症狀都很有益,因為山藥與薏米都是健脾利溼、溫養腎氣的食物。
  • 四神湯:1碗袪溼健脾胃,虛寒燥熱都適合
    傳統的四神湯是淮山(山藥)、蓮子、芡實與茯苓,許多人用薏仁取代茯苓,也可能因成本考量拿掉山藥。食材部份,除了常見的豬小腸、豬肚外,也有以豬瘦肉來搭配,可健脾固胃、增加體力。如何煮一碗瘦肉四神湯 食材: 四神湯材料:茯苓20克、芡實20克、蓮子40克、山藥20克、薏仁40克(也可請中藥行直接包一份量)。瘦肉片(豬肉切片):酌量(四兩~到半斤)依喜好程度添加。
  • 養生食譜 |蟲草花山藥燉羊肉湯,健脾養肺溫腎暖胃
    懷山藥是河南焦作的著名特產之一,是山藥中的極品。懷山藥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胺基酸與礦物質,既能補脾肺腎之氣,又能滋養脾肺腎之陰,為氣陰雙補之珍品,它的食療功效比普通山藥更好。羊肉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是常用的冬令補品之一,深受街坊們的喜愛。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介紹道:「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 秋季健脾祛溼,離不開它的幫助!
    蓮子、薏苡仁、山藥、茯苓、芡實,大棗可調補脾胃;赤小豆能滲水利溼;山楂,麥芽在調補脾胃的同時還能幫助我們消積食;黃豆補脾有利於恢復脾胃的氣機升降;黑豆補腎有利於滋養腎水,同時可以收斂膽經浮越的相火 本初心 • 造好物,時間是運谷山房最好的見證者,感謝大家給予的反饋,您的認可,就是對運谷山房最好的證明。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擁有強健的脾胃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五穀為養」,讓我們在運谷山房的陪伴下,藉助穀物的勃勃生機去調理脾胃,去改變身體的不適。
  • 健脾祛溼:香砂養胃丸是常用藥物,但肝腎功能受損者不宜用
    香砂養胃丸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朮、茯苓等12味中藥組成,具有健脾祛溼、消除脹滿的功能,主要用於因寒溼阻滯、脾胃運化無力、消化機能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方解】方中白朮補氣健脾,燥溼利水為君藥,砂仁、豆蔻、藿香化溼行氣,和中止嘔;陳皮、厚樸行氣和中,燥溼除積;木香、香附理氣解鬱、和胃止痛,共為臣藥,茯苓健脾利溼;枳實破氣消積,散結除痞;半夏降逆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