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處「牛津辭典」,關注我們,定期接收有關英語學習、詞源和用法的文章,也歡迎大家轉載我們的文章。
在我們的熱詞觀察系列文章中,小編盡力跟上每周的詞彙趨勢。然而,總是有些流行詞彙超出了我們的視野範圍。今天,我們就下面五個詞彙講述一些背後故事:
Incel 非自願獨身者
上周一,在Alex Minassian加拿大多倫多受審,他因駕駛一輛麵包車衝撞行人,造成10人死亡,14人受傷。就在這起恐怖事件發生之前,Minassian在Facebook上發布消息稱:「The Incel Rebellion has already begun!(非自願處男的叛亂已經開始了!)」
Incel是involuntary celibate(非自願獨身者)的簡稱,指網絡社區「manosphere」上的一種亞文化,代表成員為異性戀男性,他們通常極端厭惡女性,將自身的性生活缺失和兩性關係的失敗歸咎於女性。
人們普遍認為該詞應歸功於加拿大人Alana,她於1993年創立了Alana’s Involuntary Celibacy Project,該項目是一個在線空間,鼓勵較晚才有性經驗的人們自我表達。到了2000年左右,involuntary celibacy作為一個非正式術語在manosphere中使用,首次作為幽默性詞彙,之後成為更正式的用法,指與鼓吹男性權利相關的網際網路領域。
這個短語何時簡寫為incel並不十分清楚,但在2013年,網上出現了臭名昭著的Reddit社區,即r/incel。由於該論壇充斥大量的性別歧視和仇女情結內容,包括主張針對女性的性暴力,並對Elliot Rodger(一個自封的incel,他在2014年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槍殺學生)進行讚頌,Reddit在2017年禁止這一社群。
非自願獨身者們,以及更大的manosphere,都會使用更多的詞彙來描述他們的受害感受,包括alphas、betas和cucks,red pills、blue pills和black pills等等。今年二月,我們注意到了deepfake或pornography的出現,它們指將女明星的臉換到色情演員身上,這兩個詞彙也在manosphere線上社區流行開來。
在這一網絡社區裡,cel已然成為一個頗有產量的組合形式,例如volcel指voluntary celibate(自願獨身者),這是頗受歡迎的MGTOW中的一類。而MGTOW是Men Going Their Own Way運動的首字母縮寫,指因為相信男性受到壓迫而拒絕女性的男人們。
Incel一詞從其起源一路走來,路程漫長,其中celibate(禁慾者)首次使用是在17世紀,指神父們。而它最初源自拉丁語caelebs,即「未婚的、不婚的」,最初的起源模糊不清,但其衍生詞正在日益凸顯出來。
Pansexual 泛性的
上周四,在《滾石》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採訪中,歌手Janelle Monáe說她認為自己是pansexual:
Being a queer black woman in America… someone who has been in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men and women… I read about pansexuality and was like, 『Oh, these are things that I identify with too』. I’m open to learning more about who I am.(「在美國,作為一個同性的黑人女性...一個和男人女人都有關係的人...我讀過有關泛性戀的書,這就像是說『哦,我也認同這些東西的』。我願意更多地了解我自己。」)
根據《牛津英語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的釋義,pansexuality是「包含了所有的性取向;並不局限於或限制於有關性別或實際做法的性別選擇」。這一詞義的首次使用是在1969年女權主義作者Robin Morgan寫的一封信中,她將pansexual列在詞彙表中,指unisexual,這裡的pan源自希臘語,是「全部的」或「所有的」的意思,例如pantheism / 泛神論。
Monáe繼歌手Miley Cyrus之後也登上頭條,二人都自稱為pansexual,並用該詞與bisexual區分開來。雖然pansexual一詞在近幾年開始被更為廣泛的公眾了解,但它的最早證據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源自真正的弗洛伊德學說。Pansexual出自pansexualism,傳達了「性本能」是所有行為的潛在動機這一觀點。就此看,我們能夠想見弗洛伊德應該會不同意將一個人的身份認同稱為pansexual吧。
Pop-up brothel 彈出式妓院
另一個在媒體上時不時彈出的短語就是pop-up brothel。BBC在持續報導這一現象,並在上周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家慈善機構加入了警察打擊所謂的「pop-up brothel」的行動中。這是指臨時利用某些住宿用於賣淫,尤其是短租房和Airbnb出租房。有關部門報告稱,自2017年以來,英國各地此類活動有所增加。
一些人在(英國的)《新政治家周刊》上批評這一短語是聳人聽聞的,這模糊了合法的性工作和可恥的性交易之間的重要區別。單詞brothel可見於14世紀晚期,最初指一個「壞蛋」或「惡棍」。它源自古英語動詞,意思是「走向毀滅」。在15世紀,brothel延伸指「妓女」,它不可避免的與看起來相近卻完全不相關的單詞bordel(這是取自羅曼語的詞彙,意為「賣淫的場所」)混為一談。
動詞pop up表示「出乎意料地出現」出現在18世紀中期,在19世紀80年代用於棒球運動,在20世紀早期用於圖書行業,到了1980年代用於計算機領域。
近幾年,pop-up(彈出)已經成為一個常見的流行詞彙,根據OED的定義,它用以描述「在臨時位置快速設置的商店或其他業務,並計劃在短時間內運營」。這一詞義首次見於2000年,指某個軍事基地的一間pop-up pub(彈出式酒吧)。於是,從洛杉磯到東京,一些日常生活中與餐飲有關的詞語出現——pop-up cafes、bars、restaurants層出不窮。在2010年代,該詞正在流行,不斷增長的pop-up業務包括會議室、藝術空間、博物館、酒店、書店、沙龍、約會服務,當然還有妓院。
但是,我們在潮流文化中經常看到的詞彙pop-up是否被過度延伸了呢?例如,一場pop-up poetry reading(彈出式詩歌朗誦會)也只是一場詩歌朗誦會。一場pop-up salon也就是指一個談話活動。或許pop-up就是說著有趣,不過pop-up brothel的另一面可能在暗示這可能必不長久。
PlanetB 星球B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美國期間,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他特別針對川普考慮退出2016巴黎氣候協定說到:「By polluting the oceans, not mitigating CO2 emissions, and destroying our biodiversity – we are killing our planet. Let us face it. There is no planet B(通過海洋汙染而不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破壞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正在毀滅我們的星球。讓我們面對現實。世上沒有B星球).」
馬克龍說到的B星球是個聰明的雙關語,雖然並非新奇創造,它取自plan B這一表達,指「一個替代策略」,或更為通俗地說是「一個備份計劃」。這意指我們已知的地球是Planet A,它是我們的全部,我們沒有移民到X星球的方法。
無論如何,我們至少在1850年代就制定了plan Bs,根據OED的記錄,Plan B的表達法出現在一場庭審記錄中。相應的,plan A的表達可追溯至1870年。
eSwatini
去年11月,我們在每周熱詞裡提到,哈薩克斯坦總統將本國語言從西裡爾字母改為拉丁字母(參考歷史文章近期熱詞:burgergate, daddymoon, bierfiets),於是國名Qazaqstan進入我們的地理書。上上周晚些時候,史瓦帝尼(Swaziland)國王姆斯瓦帝三世將另一個地名引入詞典。
為了紀念史瓦帝尼從英國獨立五十周年,國王將英語國名Swaziland改為本土斯威士語的eSwatini,即「land of the Swazis」的意思。有消息稱,名稱中看起來異常的e起到一個地方或處所的前綴標記的作用,大致意為「in」,這就讓eSwatini的字面意思更近似「in Swazi」。
Swaziland是諸多殖民地名稱之一:Malawi曾是Nyasaland,Nigeria曾是 Hausaland,Lesotho曾是Basutoland,而Botswana曾是Bechuanaland。更有一些名稱更明確地表示出徵服者,像Ghana是指Gold Coast(黃金海岸),而Ethiopia、Eritrea和Somalia一起被稱為Italian East Africa。
儘管有些人批評姆斯瓦蒂三世,但很多人還是歡迎這種語言早該脫離殖民歷史的一種改變。至少,eSwatini一詞給我們一個學習生僻的斯瓦茲語的機會。
本文內容編譯自牛津辭典博客(blog.oxforddictionaries.com),牛津大學出版社擁有中英文兩版版權。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