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改走多黨制民主選舉這條道路,不丹可算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也是君主制國家中比較少見的。
直到2001年,不丹老國王辛格·旺楚克主動放下權力,並下令起草憲法,結束世襲君主制,建立議會民主制。走向了所謂「民主化道路」。不丹老國王認為,這樣符合世界潮流和大勢。
莫迪與不丹新國王夫婦
2008年3月,從英國留學歸來的新國王凱薩爾·旺楚克在登基之前,不丹舉行了第一屆國民議會(下院)選舉,並產生了首個議會民主制下的政府。今年的大選是不丹第三次全國性選舉。
其實,不丹老百姓對走多黨制民主選舉這條道路不怎麼感興趣,他們擁護國王,不論老國王還是現任國王都很擁護。就因為是老國王的決定,所以不丹老百姓也就服從了。
在2008年開始搞多黨制選舉時,也就是兩個政黨,一個是人民民主黨,一個是繁榮進步黨。其實當時兩黨都不具備政黨基礎,只是倉促成立,為了完成和落實老國王改變政體實行選舉的命令。
過去10年,這兩個黨輪流執政。其中,人民民主黨與印度的關係更密切,說直白一點就是更容易聽印度的話。
在不丹過去3屆選舉中,一直都沒出現一般選舉國家中候選人互相攻擊的情況,這也是它的多黨制選舉剛起步的一個體現。
這些年,隨著不丹政黨政治逐漸發展,另外經濟社會發展也帶來利益多元化等,出現了一些其他政黨。協同黨就是2013年才建立的。
這次進入第二輪選舉的兩個政黨——繁榮進步黨和協同黨,前者更為外界熟悉一些,而後者則對很多國外媒體來說實際上很生疏。
協同黨的領導人名叫洛鐵·策林(Lotey Tshering)是不丹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他將「改善不丹民眾的醫療條件、縮小貧富差距」做為競選的主要綱領。
事實上,協同黨與人民民主黨有著較為親密的關係。在2013年首輪選舉失敗後,時任協同黨的主席和副主席都加入了人民民主黨,並幫助後者擊敗繁榮進步黨而取得最終勝利。
這次,人民民主黨作為執政黨竟然首輪出局,令很多人沒想到。不過,憑藉兩個黨之間的親密關係,協同黨是否會吸納部分人民民主黨中有影響力的人士,以期在今年10月的第二輪選舉中有所作為,尚有待觀察。
其實從競選綱領來看,不丹這幾個政黨在對外策略上談的很少,這些黨派都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與以往兩屆選舉類似,他們只給出短期的承諾,包括改善道路交通、學校、飲水、電力等服務。
此外,這些政黨都表示要打擊腐敗,但沒人對如何反腐的具體措施給出解釋。他們也沒有解釋怎樣解決國家面臨的更重要問題,比如外債和貿易逆差、年輕人失業、犯罪、氣候變化、農村貧困現象等。沒有人就這些緊迫問題給出一個全面的綜合性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