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在非洲當地的語言意思是,「我是婦女」。據說當年歐洲探險者登陸這片大陸時遇到一個婦人,於是問這叫什麼地方,婦女回答道「幾內亞!」其實是想告訴他們,我是婦女,你們問男人去。於是這個地方就被稱為「幾內亞」了。非洲一共有三個幾內亞,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當伊波拉病毒在西非蔓延的時候,我們正好要前往其中的一個幾內亞,很幸運,我們不是去往伊波拉的重災區幾內亞,而是到了相距不太遠的一個舒適宜人的沿海國家——赤幾。
這個奇葩的支線客機居然有四個渦噴發動機,遠遠看起來像一架大型軍用飛機,結果每排座椅也只有兩個人,窗外逐漸天亮,我們歷經將近1天的飛行終於從太平洋的西岸來到了大西洋的東岸,伴隨這片土地的甦醒。
這裡參天而立的熱帶大樹在天光下舒展了他的枝葉和臂膀,唯美得如同纖細柔軟的手精心繪製的意象畫。仿佛也在說,伊波拉神馬的都是浮雲而已。
密密麻麻的房屋遍布市區,有點像越南,估計是差不多緯度的緣故。
棕色,黑色,綠色的田地在地面上用大面積色塊填充,是田野包圍著村莊和城市?還是村莊和城市包圍了田野?
地上,樹上,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蜥蜴,不見老鼠(估計早就被吃光了),在馬拉博的周邊,這些小動物仿佛就是一霸。人們一般也不會去理會他們,也許是因為他們可以消滅蚊蟲的緣故。所以他們也不怎麼怕人,走在路上要小心踩死一隻……這裡的天氣也很舒適,常年居然保持在26°左右(尼瑪,完全不像是「赤道」的感覺嘛!)
這只是長得比較好看的「烈火」。
保護色掩護得很好,不過這只可夠肥的,看來沒少吃肥蚊子,肥蚊子沒少喝肥血,有肥血的人估計沒少吃肥肉……這難道就是食物鏈的邏輯?所以看來減肥還是有必要的,胖紙們快逃離這個食物鏈……
太陽,炙烤這片大地,帶來的不僅僅是陽光,更有這些結構豐富的積雨雲。每座巨型雲山高度都可以達到上萬米,雲的頂端還在不斷生長變化,就像一個個短暫的巨大生命體,在母體裡孕育伸展,又消散不見。
Amigo,這是西班牙語中朋友的意思,在這個西法雙語的國家,當地人也沿用這種稱謂。AMIGO們見到我們帶來的飛行器,驚嘆和好奇溢於言表。這張照片出自五行之手,完美的表情抓拍,黑人青年抱著足球光著膀子一直在說一些什麼,希望我們再飛一次看看。可惜當時已經飛光了所有的電正準備返回途中。要不然還真的可以拍一下他的球技,雖然肯定不如專業球員,但是踢得還是有模有樣,因為看得出他對這項運動是真心的喜歡。而旁邊的可愛小姑娘放鬆地坐在一旁,頭髮扎得非常有個性,風水輪流轉,也許轉到某日這也會成為某種時尚的扎法呢?
舒適安逸的天氣,這裡的人們過得舒適安逸,我們也開始了安逸的飛行,即使在顛簸的船上起降也不在乎。帶著衣索比亞的帽子混非洲看來還是比較合適的,人們見到我們都還比較開心,老五的帽子更是被當地人誇nice.
飛出去才知道,我們的船有多小,海上的浪只搖晃了我們半個小時,中午剛吃下的海鮮都已經要被搖出來還給大海了。囧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