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9:什麼是大便潛血檢查

2021-02-13 一路福星mcg

健康體檢項目中有一項稱之為大便潛血的檢查,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很多朋友主動放棄了這一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殊不知,這樣做是非常不明智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便(糞)潛血?大便潛血又叫便隱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紅細胞被消化破壞,糞便外觀無異常變化,肉眼及顯微鏡均不能證實的出血。此時,醫院檢驗科使用化學或免疫的方法來診斷糞便中含有血液,這就是我們稱之為大便潛血的體檢項目。

  其次我們來聊聊這項檢查的臨床意義:

⒈ 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有20%的患者出現潛血試驗陽性,晚期陽性率可達90%以上。並且可呈持續陽性。因此國內外指南都推薦,糞便潛血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篩查的首選指標。

⒉ 各種原因導致的消化道出血,如消化道潰瘍患者,糞便潛血大多為陽性,或呈間斷性陽性。消化道惡性腫瘤者多為持續性陽性。

⒊ 其他可導致糞便中出現較多紅細胞的疾病如:直腸息肉,痔瘡出血也會導致潛血試驗陽性。

最後我們來聊聊做大便潛血檢查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⑴ 檢查前三天要禁食所謂的"潛血飯",就是不要吃肉、肝、血、馬鈴薯、芋頭、菠菜等含鐵較多的食物.由於醫學科技的進步,目前有很多醫院採用先進的方法來檢查大便中的潛血,在飲食方面已經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了,由於各個醫院使用的方法不同,因此要注意詢問他們在飲食方面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

⑵ 採取糞便標本時要注意多點採取,就是在糞便表面和內部幾個不同點採取標本.而且,採取的標本要及時送化驗室檢查.

⑶ 通常要連續檢查三次,方能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好啦!有關大便潛血的檢查今天就聊到這裡.當您明白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意義後,您還會放棄這麼重要的檢查嗎!(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聽聽專家怎麼說:尿潛血3+這個是怎麼原因呢,以前檢查過有……
    本周坐診專家劉蕙蘭:【專家介紹: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臨床實踐基地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學科·顧問團】成員,首都醫科大學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腎病分會常委、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血液淨化組副主任委員、《中華內科雜誌》編審、《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編委、《中國血液淨化》雜誌學術委員會委員、《
  • 化驗大便白細胞:Uptodate上怎麼說?
    上篇談到了化驗大便白細胞有很大局限性,美國感染病學會的腹瀉指南和《兒童感染性疾病的原則與臨床》這本教科書等都已不再推薦在感染性腹瀉的診斷中檢測大便白細胞
  • 化驗大便白細胞:這個檢查還有必要嗎?
    那麼大便化驗看到白細胞重要不重要,這項檢查究竟有多大意義?今天就從化驗大便白細胞的歷史說起吧:100年前,1918年Willmore和Shearman醫生在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報導了化驗大便白細胞的神奇:能快速準確地鑑別阿米巴腸病和細菌性痢疾,這篇文章也提到了大便拉下來到醫生在顯微鏡下看的時間要在15分鐘內。1950年代這項檢查仍很流行。
  • 醫學影像學檢查:這6大誤區病人和家屬要當心!
    到醫院看病,需做一些檢查,在這些檢查中,醫學影像學的檢查(也就是做B超,拍張X線片、做CT、核磁等)很常見。
  • 大便失禁還要通便?這是什麼神操作?
    據家屬介紹,阿姨一向大便規律,1天1次,大多時候是比較正常的大便,偶爾會排出一粒一粒羊屎般的乾燥糞便。阿姨接受骨科手術後,需要臥床休息,術後5天沒排便,當天突然出現了大便失禁的情況,而且沒辦法控制。       經過一番詳細的病史詢問和檢查,好像除了大便失禁和精神疲倦,老阿姨並沒有其他的不適。隨後,阿姨進行了肛門的專科檢查。
  • 醫學科普:心臟常見的物理檢查都是查什麼的?
    常見的物理心臟檢查一般分四種,心臟彩超、心電圖、冠脈造影以及放射性檢查。
  • 科普知識:大便後擦屁股紙上會有血是痔瘡嗎
    大便後擦屁股紙上有血是痔瘡嗎?最近不少網友問到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提醒大家:大便出血鮮紅色不痛不癢怎麼回事?什麼情況下痔瘡會疼?怎樣緩解
    大便出血鮮紅色不痛不癢怎麼回事?什麼情況下痔瘡會疼?
  • CK醫學科普--2017盤點暨板塊設置簡要說明
    通知、原創、翻譯或轉載110篇15個版塊已經啟動11個用戶數XXXX人圖文總點擊數XXXXXX人次本公眾號面對的主要是內分泌代謝專業醫生、基層醫生及相關專業的醫生,本科普雖暫時稱作「科普」,但實際上是小眾的
  • 闢謠:大便又細又長就是腸癌的徵兆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言論,說大便又細又長就是腸癌的徵兆。                                                                                                                                首先說一下,這個言論是,假的!
  • 提醒大家:三天大便一次,一天大便三次,哪個危害更大?別再被蒙在鼓裡了
    但是在生活中,對於一些三天一次大便,或者是一天三次大便的人群來說,哪種對身體的危害大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三天大便一次,一天大便三次,哪個更傷身?千萬別毫不在意三天大便一次,一天大便三次,哪個危害更大?
  • 「心」科普:冠心病那些事兒之冠心病檢查如何確診?
  • 9大養生好習慣
    定期健康體檢是一種很有價值和意義的自我保健方式,它能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不僅能幫助你找到健康短板脫離亞健康狀態,還能發現小毛病後面的大隱患,花小錢如中年人要強調血壓、血糖、血脂檢測,早期腫瘤的監測和眼底及前列腺檢查;而老年人需定期檢測的項目應該有體重、血壓、眼底、胸片、甲胎蛋白測定、大便潛血試驗、肛門指檢等。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更多精彩,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 醫生建議:大便變得又細又長,這是腸癌的徵兆?醫生提醒大家重視這幾點
    大便變得又細又長,到底是不是表示得了腸癌?大便變得又細又長,這是腸癌的徵兆?如果只用一句話回答,就是:不能簡單地說大便變得又細又長就是腸癌的徵兆!回到這個問題,大便變得又細又長,可能提示有腸道方面的問題,而且確實要想到腸癌的可能,但也要看年齡,症狀出現的時間等,不等於就是腸癌的徵兆。而且,也並不一定就是腸道問題,非腸道的疾病,比如腸道外的腫瘤壓迫也可能導致這種表現。大便方面的異常,重視當然是必要的,如果出現以下異常,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
  • 老鼠「橫屍」家中 女子做了一個動作後開始大便出血
    11月9日,湖南長沙市中心醫院病床上,望著結痂的左手食指,今年50歲的雷阿姨顯得很平和。
  • 腸鏡檢查:5種最常見的發現
    結腸鏡檢查是明確腸道疾病最常用的檢查,可篩查結腸癌和癌前病變腸息肉,也可以找出原因不明的大便出血的原因。
  • 為你介紹:無痛腸鏡檢查準備及注意事項
    腸鏡檢查的難度高於並不同於胃鏡,患者進行必要的準備並掌握注意事項,可明顯提高無痛腸鏡檢查的安全性和診斷的準確性。一次合格的口服洗腸法腸道準備應該讓最後解出的大便呈清水樣或是無糞渣的透明黃水樣。2.鋇灌腸檢查最好在腸鏡檢查之後,如在腸鏡檢查之前,兩項檢查須相隔三日以上,並在腸鏡檢查前三日服用導瀉藥物使造影的鋇劑完全排出。
  • ASCO 2016: 抽血檢查可發現近9成的癌症
    他們的結果顯示,通過抽血檢測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DNA,ctDNA),可以準確可靠地檢測出相關部位的腫瘤, 抽血檢查癌症的準確度與傳統腫瘤活檢相似。在受試者中,有386名患者有傳統的腫瘤活檢結果,研究者將其血檢結果與活檢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血檢結果對腫瘤的診斷準確率可高達87% (336/386),若血液檢查和組織活檢相差六個月內,血檢和活檢的一致性可高達98%。這證明通過血液檢查, 可以發現近9成的癌症。
  • 分享:詳解新生兒正常大便次數
    小編導讀:新生兒大便次數是很多寶爸寶媽疑惑的事情,一天三四次,正常嗎?一天一兩次正常嗎?一天五六次,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