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鼻套管高流量氧療降低低氧血症患者死亡率

2021-02-23 腦血管病及重症文獻導讀


無創正壓通氣降低氣管插管的機會,降低COPD急性發作患者的死亡率或嚴重心源性肺水腫。無創通氣的生理機制包括降低呼吸功,改善氣體交換。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對機械通氣的需求往往意味著死亡率增加,但是無創通氣防止氣管插管和改善預後的數據存在爭論。

以前研究的對象存在異質性,研究對象包括慢性肺病或心源性肺水腫導致的呼吸衰竭;這種選擇患者的方法會過高估計無創通氣(vs.標準氧療)的療效。關於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觀察性研究顯示,無創通氣治療失敗的比例高達50%,以至於增加死亡率。截止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研究支持非高碳酸血症性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應該採取無創通氣策略。

鼻套管高流量氧療是一種加溫加溼高流量經鼻吸氧技術。高流量氣流能夠對氣道產生低水平正壓,同時可以調整吸入氧濃度。高流量氣流能夠排出上呼吸道的CO2,從而到達減少生理死腔的作用,因此能夠減少呼吸功。以前關於不同原因呼吸衰竭的研究顯示,高流量氧氣比標準氧療(面罩)更舒服,能夠達到更好的氧合。

以我們所了解的知識,高流量氧氣對收住ICU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率或死亡率尚未被評價。為此,來自法國的Jean-Pierre Frat等評價了鼻套管高流量氧療對低氧血症患者的療效,其結果發表在2015年6月的NEJM上。


FLORALI研究是一個多中心開放標籤的隨機研究。研究對象為無高碳酸血症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數<=300。隨機設計分別給予高流量氧療(50L/min),標準氧療(nonrebreather face mask,>=10L/min),或無創正壓通氣。主要終點為28天時氣管插管的比例;二級終點包括ICU住院期間以及90天全因死亡,和28天時不使用呼吸機的天數。

該研究共納入310例患者。三組氣管插管率分別為38%、47%和50%(P=0.18)。高流量氧療組28天時不使用呼吸機的天數最長(三組分別為24天、22天和19天;P=0.02)。90天死亡的HR:標準氧療組vs.高流量氧療組為2.01(95%CI,1.01-3.99;P=0.046),無創正壓通氣組vs.高流量氧療組為2.5(95%CI,1.31-4.78;P=0.006)。

最後作者認為對於非高碳酸血症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採用高流量氧療、標準氧療或無創正壓通氣不會改變氣管插管率。鼻套管高流量氧療能夠顯著降低90天死亡率。

相關焦點

  • 高流量鼻導管:兒科日常實踐的推薦
    高流量的混合氣體在呼氣時可能會產生大約6cmH2O的最大咽部正壓。壓力不僅取決於流量,還取決於鼻塞導管/鼻孔之間的比例以及嘴是否閉合。然而,個體間和個體內的差異是相當大的。在一項針對急性病毒性細支氣管炎患兒的生理學研究中,我們測量了在流量逐漸增加至7L/min的過程中咽部壓力變化(圖1)。
  • 江蘇省人民醫院棲霞康復院區助患者擺脫「大象鼻」
    患者患腦脊髓炎2月餘,致截癱、氣管切開,因吞咽障礙長期留置鼻胃管且反覆發生肺部感染。經過康復醫師、治療師、護理團隊初步評估,考慮患者存在吞咽安全性及有效性損傷,由於長期留置「大象鼻」——鼻胃管,極易造成鼻黏膜壓瘡,患者不僅形象受損,心理上也留下不良影響。
  • 科普:高尿酸血症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指患者僅有高尿酸血症(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別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無關節炎、痛風石、尿酸結石等臨床症狀。發病率在成年男性佔5%~7%。患者不曾有過痛風關節炎發作,只是查體時,偶然發現血中尿酸值偏高。
  • 歐洲更新低鈉血症診治指南
    近期,歐洲危重病醫學會、歐洲內分泌學會、歐洲腎臟學會-歐洲透析和移植學會聯合公布了成年人低鈉血症診治指南。新指南注重「患者管理,而非僅糾正血鈉水平」,強調「先救命後查病因」,中重度低鈉血症一線治療是「限水」。(Eur JEndocrinol.2014,170:G1)低鈉血症是指血鈉濃度<135 mmol/L,血鈉濃度130~135、125~129及<125 mg/dl依次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低鈉血症。
  • 【金牌科室】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守護患者的生命通道
    「科室病房每年收治患者700多人,門診救治急重症患者300人左右。」12月21日上午,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祁培延告訴記者,他們平時救治的喉炎、鼻出血、氣管異物和外傷等患者中,氣管異物最為兇險,每年搶救不下60例。氣管異物多發生於幼童,這也是小兒意外傷害發病率高、致死率高的急危重症,救治風險極大。嚴重的氣管異物堵塞需要分秒必爭,對醫生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有時因情況緊急,醫護人員甚至在電梯裡就開始對患兒實施口對口呼吸、心臟按壓等急救措施。
  • 尿酸高:腳不痛,也得治
    高尿酸血症已經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後的第四高。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有著密切關係,痛風發作時會出現足部關節的紅熱腫痛。但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卻偏偏不痛,這也讓很多吃貨很是困惑,高尿酸血症要不要處理呢?
  • 「直播」:低蛋白血症如何治療-白威(山西省腫瘤醫院消化三科主任)
    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食欲不振,噁心嘔吐,消化吸收障礙。
  • 耳鼻喉專家:魚刺卡「喉嚨」有致命風險
    無獨有偶,在銅仁華夏醫院近日也收治了一例誤吞假牙的病例,因為救治及時,現在患者已無大礙。三小時後,楊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華夏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食道鏡、胃鏡檢查,可見不規則形高密度鋼絲影殘留物。銅仁華夏醫院耳鼻喉科席祿泉主任(原北京首大耳鼻喉醫院首席專家)立即組織專家進行會診,隨後在食道鏡下輕鬆取出假牙。異物一經取出,楊女士的所有不適症狀立即消失。
  • 國際地熱周訊:地熱套管系統
    一個跨國的地熱專家聯盟最近啟動了GEOTHERMICA項目,以開發一種新的玻璃纖維增強環氧套管系統,該系統用於地熱應用,簡稱GRE GEO。該項目將包括用於GRE管道系統的設計和安裝等。     腐蝕和結垢會大大降低傳統鋼套管系統的使用壽命。因此,強制執行完井的時間比預期的要早,並且成為巨大的財務負擔。
  • 高尿酸:吃出來的「第四高」
    ——高尿酸血症,已經不斷壯大,悄悄來襲了。什麼是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人類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物,人體每天合成尿酸約700毫克,最後經尿液糞便排出。當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增多或尿酸排洩減少的時候,就會導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只有在體檢的時候才發現尿酸值高。
  • 美國癌症學會報告: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5%,得益于禁煙、早診和早治
    該報告統計了全美截至2016年底,美國人癌症死亡率在過去25年裡,明顯降低了25%(從1991年至2014年)。該學會的報告還預測在2017年,美國新增癌症病例約為160萬人。與此同時,死於各類癌症的患者大約為60萬人。如下圖分布(男+女)。
  • 【創新】鹽井一礦成功自製煤礦抽採套管篩孔鑽孔機
    近日,鹽井一礦成功自製煤礦抽採套管篩孔鑽孔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 保住生命的「咽喉」——石化醫院耳鼻喉科成功搶救刎頸傷患者
    :一位刎頸傷的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搶救,正送往手術室。經過詢問病史、快速體格檢查,發現這位44歲的張姓患者患有酒精性腦病,飲酒後產生幻覺, 2小時前在家刎頸自殺。首先壓迫大血管止血,清理呼吸道積血,並行緊急氣管切開術,開放氣道,防止窒息;在麻醉科陳國發醫師及手術室多名護士的密切配合下,建立多個靜脈通道,補液、擴容、緊急備血;朱長龍主任主持搶救工作,10分鐘內氣管切開術即完成,順利插管,全麻成功,保證了患者的呼吸道通暢;經快速補液、擴容,患者生命體徵有所改善;隨即,耳鼻喉科四位醫生開始探查頸部傷口,發現頸前肌肉離斷,傷口貫穿喉腔,喉腔離斷近1/2,會厭軟骨離斷
  • 郴州陽光耳鼻喉醫院掀起「蘋果熱」,為患者送上平安果
    郴州陽光耳鼻喉醫院早已充滿了歡樂節日的氛圍。12月24日,郴州陽光耳鼻喉醫院的病房裡傳來一陣咚咚咚的敲門聲,一下子便打破了病房的安靜,大清早的是誰在敲門呢?定睛一看,原來是醫院人員推來大箱蘋果,來病房給患者送平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