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法院網
轉自|家事法律圈
僅供普法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甲男與乙女原是夫妻,婚內生育一子。2018年7月雙方協議離婚,並籤訂書面離婚協議約定兒子隨男方生活,女方每年支付撫養費6000元,同時約定如南方不讓女方探望兒子,女方有權拒絕支付撫養費。2019年甲男阻攔乙女探望兒子,乙女便拒絕支付撫養費。甲男訴至法院要求乙女支付撫養費。本案中不讓探望子女就不給撫養費的協議是否有效?
甲男和乙女原是夫妻,婚內生育一子。2018年7月雙方自願協議離婚,並籤訂書面離婚協議,約定兒子隨男方生活,女方每年支付撫養費6000元,同時協議約定如男方不讓女方探望兒子,女方有權拒絕支付撫養費。2019年甲男以種種理由阻攔乙女探望兒子,乙女便以此拒絕支付撫養費。甲男起訴至法院,要求乙女支付撫養費。
關於本案中不讓探望子女就不給撫養費的協議是否有效,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協議有效,因為訂立協議的雙方是真實意思表示,男方違反協議約定在先,女方有權按照協議內容拒絕支付撫養費。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協議無效,支付子女撫養費是法定義務,該協議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女方不得拒絕支付撫養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法律法規並沒有父母另有約定可免除撫養義務的規定。可見,支付撫養費是未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的法定義務,是法律的強制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本案中的協議違反了法律的強制規定,協議無效,女方不得以未實現探望權而拒絕支付撫養費。
支付撫養費和探視子女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係,兩者不存在互相制約的關係。即使撫養子女的一方阻攔對方探視子女也不能成為拒絕支付撫養費的抗辯理由。我國《婚姻法》規定,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本案中女方可以另行起訴,以維護自己的探視權。
綜上,本案協議無效,應支付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