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肖開霖 黃少華
便利店遍布臺灣大街小巷,在不少便利店的櫃檯上,往往設置有一個捐款箱,鼓勵顧客小額捐款,而透過小小的便利店和捐款箱,也可以瞥見臺灣慈善事業的一面。
臺灣便利店中比較知名的要數7-ELEVEN了,它的捐款箱取了個溫情的名字——「把愛找回來」,很多民眾和遊客通過此進行過捐贈。1月9日,7-ELEVEN發布「銅板公益觀察報告」指出,2017年全臺5200家門市零錢捐募款共計1.7億元新臺幣,較前一年增長800萬元。
這份報告進一步披露了零錢捐募的「大數據」:高雄市募款金額已連續八年為全臺之冠;而去年林口「世大運」選手村鄰近門市募款成績,較前一年同期翻倍成長;夜市當中,宜蘭羅東夜市鄰近門市的零錢捐募款金額最高;臺中西屯區豪宅「聯聚信義」鄰近門市則成為奪下全臺豪宅區中募款金額最高的門市,其次是位於臺中西屯的「寶輝秋紅谷」……7-ELEVEN的報告指出,鄰近門市捐款以熟客居多,顯示便利店捐款已植入臺灣民眾日常生活中。
這些日益增長的零錢捐募去向哪裡?為聯合周邊居民友善失智老人,這家臺灣超商與屏東基督教醫院決定2018年起將建置全臺首個「偏鄉失智友善模範小區」,預計2月份起先在屏東地區近80家門市推動課程。
臺灣官方的統計顯示,去年2月的臺灣老年人口首次超過幼年人口,出生率趕不上老化速度,失智問題增加,鄉村尤為嚴重。
83歲的三地門鄉排灣部落玉金婆婆,2016年確診罹患重度失智症,每當發作,總引來異樣眼光;70歲的郭奶奶,罹患失智症5年,性格大變,罵髒話,甚至打人。她們的家人都希望能有一個寬容環境、友善社區。
針對「失智友善社區」的不足,7-ELEVEN與屏東基督教醫院合作,推出「及早救智」計劃,如今已邁進第四個年頭。有超過30萬人次失智及失能老人接受過服務。一些有獨特技能的失智老人在關懷照顧下,還成為排灣部落串珠等傳統技藝的老師。
再過一個多月就是農曆春節。臺灣慈善對弱勢群體的關注不限於失智老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9日也舉行「寒冬傳愛送福送愛」主題記者會,呼籲社會慷慨解囊,幫助貧困家庭,找回「遺失的年味」。
該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說,他們扶助的2.7萬個家庭中,有15%以上的家庭是連續兩代貧窮,形成「貧窮世襲」現象。她希望社會能夠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有朝一日不再是貧窮的循環,而是愛的循環。(完)
聰明幹公益,有效做慈善!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益慈善論壇(微信號:loongzone2006),一起學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