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現,某頭部主播在電商平臺直播間銷售某品牌脫毛儀後,消費者在豆瓣、微博等平臺集中反映該產品存在版本不一致的問題,這是「圖文不符」的典型表現;浙江一公司在某平臺的直播間銷售其生產的瑤浴產品,宣稱產品可以「祛溼驅寒,疏通經絡,護肝養腎」,但產品實際上並不具備上述功效,公司也無法提供有關證明。事實上,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心理,誇大宣傳產品療效,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存在明顯的虛假宣傳。
在直播電商購物中,虛假宣傳是問題高發地。中消協指出,根據虛假宣傳內容不同,網絡直播銷售中的虛假宣傳主要包括兩種行為,一是圖文不符,推薦產品與實物不一致;二是誇大宣傳,毫無根據地誇大產品功效。
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直播帶貨作為新型網絡購物方式,應提供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但現實中,某些網絡直播電商出於各種理由不遵守該規定,因拒絕售後、限制退貨、拒絕退貨等問題導致的消費糾紛頻發,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中顯示,消費者對售後退換貨滿意程度為72分。更有甚者,在直播間裡賣起了違禁品,一些在線下禁止出售、限制出售的物品,悄然通過網絡直播電商流入市場。
主要表現為直播電商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公然銷售野生動物;直播電商不具有相應資質,隨意銷售處方藥,還有的銷售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