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知覺間,居然已經走了大半。
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在今年,體驗了一把超長的獨居和宅家生活。
有人覺得無聊,沒有辦法出門的日子,朋友、美食、聚會,這些快樂通通都被阻擋;但也有人覺得享受,斷絕社交網絡,遠離複雜的人際關係,可以隨心所欲,把大片的空白時間留給自己。
在中國,目前已有超過7700萬獨居者,獨居逐漸成為一個受到關注的社會現實。
獨居似乎總被打上一些固化的標籤。有人將他們闡述為空巢青年,站在一種「問題」,「解救」的視角上,圍繞孤獨和隔離去描述。也有人把獨居視作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宣揚一個人也要好好疼愛自己,偶爾顯露出自我感動的雞湯感。
實際上,獨居只是一種生活選擇。有人是有意為之,有人是不得不選擇。但是獨居,也不是只有下班家裡冰冷空無一人的心酸,也有周末一人在家享受寧靜的恬淡 。
中國揚州女孩Shirley從留學到工作,已獨自在日本生活7年時間,現在從事著網頁編導的工作。
早晨用著簡單、便捷、營養的輕食,來歡迎全新的一天。備一份水果優格燕麥、煎一個雞蛋、煮一杯咖啡、配一個蘆筍培根,美好吃早晨,美好的心情,美好的一天。
在公司度過忙碌的一天,積極而努力地工作,為心願單努力賺錢,為準時下班而喜悅。
逛一下喜愛的手作店提升一下幸福感,逛一下超市滿足自己的胃提升一下滿足感。
回家後
一個喜歡的番劇
一份麻婆豆腐一碗番茄蛋湯一份樸實的白米飯
充斥著一個獨居女孩的愜意
今年二月,疫情影響到了日本,街道上行人也都帶起了口罩,人人自危。Shirley選擇留在東京,繼續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緊張?焦慮?恐懼?
買幾株櫻花枝為寒冷的增添幾分春意與活力。
很多B友羨慕她,可以完整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和自己相處。 當下年輕人渴望獨居,更是渴望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這是探索自我,探索內心的一種方式。
在這樣一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裡,我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往前衝。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反而被那些表面看似重要,但內心並不需要的東西,蒙蔽了雙眼。
讓生活慢下來,是我們找回自己的一個方式。
當生活慢下來,或許會像Shirely一樣,明白自己追求的不過是一頓元気滿滿的早餐罷了。
韓國小姐姐油管@onnuk_今年36歲了,5年前,30歲出頭的onuk從韓國到日本出差,被當地的生活狀態吸引後,選擇了留在東京工作。也是一個人獨居於異國他鄉。
看過她的vlog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舒適得像泡在溫水裡一樣。
獨居人的必備技能:料理
三明治、厚煎蛋,手衝咖啡、泡菜鍋,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挑食物了~
onnuk_喜歡探索身邊未知的小店東京周圍的咖啡店、麵包店、博物館、展覽幾乎全被她打卡了一遍。Onuk小姐姐自在的樣子,完全不像是一個漂泊的異鄉人。
去年結束了日漂生活後,回到韓國,在首爾租下了一間76㎡的公寓。經過了50多天的布置,被Onuk改造成了自己喜歡的中古風格。
雖然一個人居住,但依舊把生活打磨的一絲不苟。有自己的生活樂趣,有品質的生活,有經濟基礎足以享受生活。
如果你自己亂作一團,沒有人會是你的答案。生活本身其實真的有太多不起眼的瑣碎的地方,而這些瑣碎卻是最磨人,提出來又顯得矯情的東西。一個人的生活,孤獨也燦爛,艱難也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