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良田美池,石屏這裡的村民還有幸福新生活!

2021-02-28 紅河日報

在村民王自福的家中,夫妻倆一大早就開始打掃衛生,「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年。」王自福笑著說,自從搬遷後,隨著環境的改變和當地黨委政府及扶貧工作隊員的引導,大家革除以前的生活陋習,逐步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

小路南村屬山區村委會,是全縣45個貧困村之一。全村轄3個自然村,總人口470戶137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5戶475人。「十三五」期間,龍朋鎮投資1100萬餘元啟動小路南新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解決村內44戶133人住房難問題。

此外,龍朋鎮還實施了大烏兄村、小烏兄村蔬菜種植示範基地項目,夯實水電路等農田基礎設施,扶持農戶大力發展甘藍、白蘿蔔、白菜、四季豆等農業產業,讓全村群眾一步步擺脫貧困,走向小康。

據統計,今年小路南村共發展甘藍、白蘿蔔、白菜、四季豆等蔬菜產業種植 2000餘畝,預計全村可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208萬元,預計可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0865元,比2015年增長26%。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提升人居環境,優化產業結構,壯大集體經濟,在現有蔬菜產業基礎上,著力打造百畝優質藍莓特色種植基地,群眾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小路南村黨總支書記王志明說。

通訊員:楊成華 楊瑞雪 文/圖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紅河日報(hhrb_hh)

爆料、廣告熱線:0873—3055081   13808772119

「掌上紅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連州陳家塝喜遷新村,村民迎新年開啟新生活
    當天,陳家塝村已完成搬遷的村民,在陳家塝新村慶祝喬遷之喜,在新年到來之際開啟新生活。陳家塝新村裡,數十桌宴席整齊排開,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歡聚一堂,一起為喬遷和元旦「雙喜臨門」舉杯慶祝。經過數年努力,連州在大路邊鎮107國道旁新建起了陳家磅新村,新村不僅交通更便利,且村內規劃整齊,各項硬體設施完善,目前已有63戶人家遷出入住。在陳家塝新村村口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陳家塝新村」,下面寫著「粵韻之鄉」,形似錢幣落入箱中,寓意財源廣進,村民過上幸福安康好日子。順著寬敞的公路進入新村,一棟棟房屋整齊排列。
  • 一池山水,千載詩城!這裡是池州
    這是一座區位優越的濱江之城也是一座自然秀美的生態綠城更是一座享有盛譽的旅遊名城還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產業新城五年一瞬間素有「一池山水、千載詩城」美譽的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請跟隨我們的筆墨鏡頭來了解「十三五」期間「千載詩城」的喜人變化一池山水,千載詩城。
  • 石家莊有個「幸福小屋」 講述人們在這裡的幸福故事
    8月31日,第二屆「善美石家莊」微電影大賽「幸福小屋」在石家莊萬達商業廣場3號門設立,現場開展「尋找身邊幸福主角」活動,邀請廣大市民、網友來到
  • 關於幸福,這裡有最好的答案
    對於在北京創業的樂樂和小美而言,幸福是被人認可。年輕的她們,希望在這個城市紮根,雖然離夢想還有一定距離,但已經邁出了一小步。對於梁先生和李女士來說,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可愛的孩子。生活中的瑣事融化進時光裡,都是溫暖的記憶。現在,他們的小家即將迎來一個新的生命,未來,有更多的期待。
  • 科頭鄉山下村:村民幸福指數如日方升
    科頭鄉山下村發展出的獼猴桃種植產業園來到山下村,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這裡生機盎然、佔地200畝的獼猴桃種植產業園。科頭鄉山下村村民 劉維新:與以前相比,(我們的生活水平)太不相同了,再也不必回到以前的生活了!
  • 【牢記囑託 感恩奮進】李欣欣的幸福生活
    青磚黑瓦的房屋一間,良田兩畝,是一個農民畢生所願。而對於三渡鎮雙河村建設組的村民李欣欣來說,在這之前,仍是他無法企及的奢望。他五歲時,頭部意外受傷,導致二級殘疾,父親長期在外務工,因罪入獄,母親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好像世間上所有的不幸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 「搬」來幸福新生活
    「咱這房子光根腳(地基)就扎五六米深,還有院子,就跟城裡的小別墅一樣。」老郭越說越激動,自己從桌子上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小舅,說實在話,以前過年真不想去您那裡,進村後還得走幾裡路,特別是門前那二裡山崖路,別說騎車了,走路上去都難。」劉建新的一番話引得大家紛紛議論起曾經翻山越嶺走親戚的事。「這話不假,以前守著山上的幾分薄田,過著過著就成了貧困戶。
  • 祝賀揭西縣良田鄉商會、揭西縣良田慈善會駐深圳坪山辦事處暨深圳聯億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圓滿成功
    11月19日上午,揭西縣良田鄉商會、揭西縣良田慈善會駐深圳坪山辦事處暨深圳聯億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商會、慈善會秘書長陳自修主持。參加今天揭牌儀式的有,商會、慈善會名譽會長劉新明,執行會長劉西情,監事長劉聯周,常務副會長劉佐勤、劉佐朋、劉佐欽、劉友英、劉雪容,秘書處工作人員陳碧君、劉漢周、劉偉標、劉利豐等。
  • 新時代新夢想 | 貴州龍裡龍山:村民告別山窩窩,奔向新生活!
    當問起老人為什麼不願搬時,老人說「山裡面再窮,還有土地可以種糧吃;到了外面,沒有了土地,加上年紀大了,我怎麼生活。」工作隊隊長李秀華聽了老人的話,便坐下同老人擺起了龍門陣。你們這個寨子的人家戶早都搬出去了,現在就剩你一個人在這裡住。再說你家的這個老房子現在已經沒有了整改的價值,屬於危房,按照政策我們是要拆除的。房子拆了你怎麼生活」。代德芳老人說「房子拆了,我就去山洞裡面住。」一席話說的在場的扶貧幹部們又好笑又好氣。  就這樣,駐村工作隊每次來到代德芳老人家都要苦苦勸上1個多小時,不知上門磨嘴皮子多少次。終於,有一天老人答應搬出去。
  • 「美拉尼西亞」幸福觀
    人們都知道,萬那杜已經數度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國度」。這種幸福,其實就是萬那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與現代意義上的幸福概念高度契合形成的。換個說法,國際社會已經開始關注並認可萬那杜所代表的「美拉尼西亞」幸福觀了。
  • 最道地韓味:池洞市場
    世界文化遺產——水原華城,是韓國京畿道水原市的一座城堡。然而這裡還有一個有趣且值得一逛的目的地,那就是韓國水源池洞市場。這裡能找到各種新鮮蔬果。這些瓜果擺放整齊,乾淨又漂亮,讓人忍不住想購買。豬肉也是韓國飲食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種食材,它涉及了生活、祭祀、傳承等各種習慣,所以在傳統市場中,豬肉的櫃檯非常多,一樣整潔乾淨,有時還有點小幽默。
  • 吉竹伸介:不僅有想像力,還有「人」
    哦,還可以是月亮啊,當然,還有吉竹伸介知名的蘋果。還有挖耳勺、小板凳這樣日常的東西,治療小傷疤的創口貼,隨風飄過的塑膠袋,還有偶遇的嬰兒.想到親人就在這些日常中守護著我們,我們就可以對他們,對自己都放心了吧。死後的世界,很開心,是嗎?這小孩也越看越興奮——簡直開始期待去世了(囧,腦洞爆棚)。可是就這樣了嗎?吉竹伸介就只是描述一個可愛的死後世界?然後呢?然後怎麼樣了呢?
  • 「幸福大院」開啟我市農村養老新模式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迪麗達爾 曲振世)今年以來,我市聚焦補齊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切實解決農村困難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新建的2所農村幸福大院於9月底全部投入使用,開啟了農村困難老年群體「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的新生活。
  • 巨鹿劉家寨村民真幸福!「幸福基金會」又雙叒叕發錢啦!
    劉家寨村民真幸福!村裡「幸福基金會」又雙叒叕發錢啦!2月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雖然陰著天還刮著刺骨的寒風,小呂寨鎮劉家寨村西廣場上還是聚集著許多村民。大人們伴著歡快的鑼鼓傢伙跳著廣場舞,孩子們一邊打鬧著一邊在期待著什麼。原來,今天是劉家寨幸福基金會每年一次發放幸福基金的日子。
  • 鄉村振興看神木:村美民富幸福來
    產業扶貧方面,為本村村民創造24個就業崗位,每人月工資3900元,還有勞保福利、獎金;發放種羊1260隻,雞240羽;高價回收玉米、青儲草、羊肉等農產品。 除了發展產業,讓農民有可靠、穩定的收入以外,納林採當村還充分考慮了安居養老等問題,把鄉村振興的內容填充的豐富多彩。
  • 德宏天空出現「七彩雲」奇觀,美翻了...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穿上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電影《大話西遊》裡紫霞的的一句話戳中了無數觀眾的淚點,讓人對「七彩祥雲」有了無限遐想。昨天,德宏芒市的天空竟然真的出現了七彩祥雲!其實這並不是七彩雲第一次出現在雲南的天空來來來,小編帶你欣賞更多美照↓↓↓紅河石屏出現的七彩雲↓↓↓
  • 路河鎮:新風新俗潤鄉村 幸福食堂暖人心
    為大力弘揚孝善敬老風尚,11月29日,李瓦房村、田營村、劉老家村和劉墳村的「幸福大食堂」正式「開席」,再次在全鎮掀起孝善敬老的熱潮。在李瓦房村,依託閒置房屋開展「幸福大食堂」活動,是該村的一大亮點。通過整合,李瓦房村在該處小院內分別設有幸福大食堂老人就餐室、管理辦公室、接待室、志願者之家和老年人活動室等,將理論政策學習、移風易俗宣傳、文體活動等均納入其中,成為群眾開展活動的「主陣地」。在劉老家村,村民和志願者們齊上陣,為老人們舉辦了一場豐盛熱鬧的餃子宴,把各種餡的餃子擺放的整整齊齊,讓餃子既好吃又好看,同時為老人開展義診和義務理髮活動。
  • 蒼海一墅村民食堂現已正式營業,約起來
    編者按: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食堂的歷史記憶,這一次,我們在蒼海社區也建了一個村民食堂,我們想用最原始的食材,加以用心的烹飪,滿足您舌尖上的那份需要,溫暖您的胃以及你的心。蒼海一墅村民食堂現已正式營業,跟好友約起來,吃個食堂,聊個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