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被隔離而是等待被感染」,這不禁讓人想起歐洲瘟疫死亡島的悲劇……

2021-02-23 歐時大參

最近幾周,全世界華人看到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大概就是「隔離」。從武漢封城,到杭州封小區,在疫情影響下,一些地區甚至不惜動用「硬隔離」。

群眾們也漸漸從「捉拿武漢人」的激憤轉為「還好我不是武漢人」的悲嘆。

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疫情也是觸目驚心,截至發稿,郵輪上感染人數已經達到174人,包括一名檢疫官。

一名船上的隔離者曾對記者說:「我們不是被隔離而是等待被感染。」


其實隔離是種古老的防疫手段。

學法語的小夥伴近期肯定會注意到這樣一個詞:la quarantaine

是「四十歲」、「四十度」嗎?

都不是。

其實,這個詞就是「隔離檢疫」的意思。

問題來了,為什麼法語裡,「隔離」這個詞會和四十有關?

這就要回到1377年的拉古薩(現為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中世紀時,它是當時亞德裡亞海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

▲ 拉古薩現為克羅埃西亞東南部港口城市杜布羅夫尼克。

當時,歐洲剛剛經歷了如噩夢般的「黑死病」。這場浩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拉古薩作為地中海航運和貿易中心,港口岸邊停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

當地人很怕船上的人會把鼠疫傳染給他們,於是想出一個方法:來往船隻如果想靠岸,必須在海上停留30天,只有30天後身體健康的人,才被允許上岸。

到了1448年,威尼斯效仿拉古薩,將隔離期延長至40天,並把這個過程稱為「Quaranta Giorni」。法語詞表示隔離檢疫的「la quarantaine」便來自於此。英語則為「quarantine」。

威尼斯還將一座洩湖中的小島改造為「檢疫站」。


防疫工作做得固然是好,但對於得病的人,威尼斯的做法則相當殘忍。

15世紀起,所有船上來的病人或垂死的人都被送往波維利亞島(Poveglia),任其自生自滅。據傳,有16萬病人死在這座島上。這一「隔離」方法雖然從防疫操作層面被人所理解,但從道德層面,卻受到很多質疑。波維利亞島也被傳世界上鬧鬼最厲害的瘟疫死亡島。

從中世紀末期開始,來自義大利的隔離法傳遍整個歐洲。法國馬賽夫裡烏島(Frioul)就設了防疫站。

在法國,省長和大區行政長官有權在公共健康受威脅時封鎖某一區域。

最近一次大範圍封鎖可以追溯至1955年,當時為了防止天花擴散,法國西部布列塔尼大區的瓦訥(Vannes)鎮實行全面封鎖。

關於隔離,長期以來一直伴隨著一些爭議聲。

首先,就是隔離可能產生的反效果。

法國公共衛生高等學校(EHESP)名譽教授、健康歷史學家Patrick Zylberman在接受《世界報》採訪時表示:「雖然隔離可以延遲或降低感染人數峰值,防止大規模死亡,但它絕非具有的魔力的絕對武器。」

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將健康人和感染者「一刀切」隔離的方法可能會加快病毒在隔離區內的傳染速度。

其次,是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伊波拉疫情期間,2014年,非洲賴比瑞亞將其首都部分區域封鎖,造成大規模恐慌。

最後,則涉及到在公眾利益前的個人權利問題。這不由讓人想到史上最有名的「超級傳染者」瑪麗·馬倫(Mary Mallon)的遭遇。

瑪麗·馬倫於1869年生於愛爾蘭,15歲時移民美國,後來當了廚師。 她的身體雖然一直健康,卻攜帶傷寒桿菌。後來瑪麗相繼傳染二十多人,並造成1人死亡,最終被隔離在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North Brother Island)3年

,並且要求她在離開後不得任職與食物有關的職業。

但隔離結束後,她又改名為「瑪麗·布朗」,在紐約一家醫院掌廚,又導致25人感染,其中2位不治身亡,公共衛生主管機關再次將她逮捕,判處其終身隔離。最後瑪麗於隔離期間去世。終其一生她前後被強制隔離拘禁達26年,且此項隔離處置從未經過法院審查。

瑪麗一生可以說是公眾利益與個人權利碰撞的典型悲劇。

當我們慶幸地說一句「還好我不是武漢人」之時,對這場疫情帶來的諸多戲劇性衝突,我們是否該多一些思考。

相關焦點

  • 盤點遊戲中10個瘟疫大爆發事件 整個宇宙都被感染了!
    電子遊戲界曾出現過多種不同的大規模瘟疫疾病,有的源於現實,有的純屬虛構,但都擁有可怕的傳染力和殺傷力。近些年的不少知名作品,如《美國末日2》、《生化危機2&3重製版》等都有瘟疫爆發的背景設定,而且這些疫情往往不是能通過簡單隔離能解決的。
  • 戴鳥嘴面具的瘟疫醫生:只跟死神打交道,古歐洲最神秘的驅魔者!
    這些畫面或許令你感到毛骨悚然,但它並不代表死神,而是一個中世紀歐洲瘟疫醫生的標準裝束。14世紀開始,歐洲爆發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黑死病,僅在幾年內就消滅了約2500萬歐洲人,大約佔到歐洲總人口的30-60%。傳染性極強的瘟疫,讓全歐洲人心惶惶,但是,該做的工作還得有人做。
  • 1918年大流感曾致5億人感染,105歲倖存者:不想看到悲劇重演……
    年流感大流行持續了近三年時間,導致全球近5億人感染,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約三分之一。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會將其稱為「西班牙大流感」。然而根據後來的調查,病毒根本不是從西班牙起源的。西班牙只是站出來第一個報導了這場瘟疫的存在,讓世界有所準備。1918年流感大流行早就在美國和法國出現了(在那裡被代稱為「疾病11號」),但由於這兩個國家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戰,所以一直對此保持沉默。
  • 瘟疫
    《疫病蔓延》一書用學術性的從容筆調從12世紀的歐洲一直寫到全球化的20世紀早期,展示了現代隔離檢疫的發展過程。哈裡森在書的開頭寫道:「隔離檢疫已經成了另一種名義上的關稅。」幾百年前,黑死病肆虐。儘管幾百年後人們才把老鼠確定為帶菌者,但當時的商業行為已經和疾病感染聯繫在了一起,而且其後不久就實施了人類歷史上首次隔離檢疫。
  • 好書推薦:《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
    而一些極端、異端的宗(邪)教團體藉此興風作浪,向大家灌輸世界末日、末法時代到來等等歪理邪說,給本已處於茫然中的人更加陷入恐慌當中,成了邪教分子的「獵物」面對新冠疫情,我們除了要做好防疫工作外,不陷入恐慌也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謂「日光之下無新事」,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類似例子,看清瘟疫流行與人類歷史的關係,從而做到不恐慌,不被歪理邪說忽悠。
  • 蘇州的「文明碼」,讓人不禁想起「良民證」
    文瀾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良民證」,想到日本人佔領中國時為了統治中國人,為了避免社會流民、及抗戰人士等對日軍活動的破壞、幹擾,確保佔領區的安全,廣泛地推廣使用過的「良民證」。在我們的影視劇裡也曾經不乏對「良民證」的嘲諷,相信會有很多老年人提起「良民證」都不會陌生,更會心有餘悸。「良民證」是一段中國人揮之不去的痛苦的記憶,是一處難以忘懷的屈辱的歷史疤痕。
  • 瘟疫危機新作: 「瘟疫危機: 潮升」正式公布
    這是人類開始在海岸邊定居之後會面臨的第一個也是做重要的問題。在荷蘭,有一系列的堤壩,水庫和泵站,它們會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免受洪水的侵害。然而當這些防護措施都失效的時候,問題就變得嚴重了。抗擊洪水就是你要在 「瘟疫危機: 潮升」 中所要面對的主題。
  • 世衛組織指出歐洲國家隔離工作瞎糊弄,義大利一家六口痛苦隔離在家10天無人問津
    世界衛生組織應對疫情緊急狀況主任麥可·瑞安(Michael Ryan)在面對歐洲疫情極速增長時發表了他們的看法:「聯合國的48個歐洲成員國中有一半國家感染人數激增50%。引起如此大幅度的感染是因為與感染者接觸的人們沒有在足夠的時間內被隔離。」如果隔離不到位,就會引起大面積的感染,而隔離者如果是無症狀感染病例的話,他本人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是病毒傳播者。麥可·瑞安(Michael Ryan)主任還說到:「雖然不是所有情況都是如此,但我們堅信引發如此高的感染現象隔離工作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 《瘟疫傳說》|末日鼠疫中的親情
    被守護著的我們其實並不理解,瘟疫到底有多恐怖。十四世紀英法戰爭期間,歐洲曾爆發了一場名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這場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19年上半年發售的一款3A大作《瘟疫傳說》正是以黑死病作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一對與黑死病有著種種關聯的姐弟,在屍山鼠海中躲避宗教審判所的迫害。
  • 德國這小鎮只做了一件事 瘟疫就消失了
    300年來整個歐洲都籠罩在黑死病這個瘟疫的陰影裡。
  • 英語地道說 | 疫情期間,天天聽到「隔離」這個詞,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鑽石公主號」遊輪在日本橫濱港被隔離了14天,這期間共有3700名乘客和工作人員被困在船上。如果我們看一下西方各大媒體的報導,就會發現標題都用了quarantine這個詞:威尼斯是當時歐洲重要的港口城市,為了防止瘟疫入侵,威尼斯的官員頒布了一條法令,要求對來自疫區的船隻實行30天隔離期。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30天的隔離期延長至40天,在義大利語中稱為「quaranta giorni」,後來演變成英語中的「quarantine」。
  • 「不是被隔離而是像人質」!100多名入菲旅客被困隔離旅館
    「不是被隔離而是像被劫持為人質」100多名菲人和外國旅客被困隔離旅館周三,一名旅客投訴稱,周二晚上,至少100名外國人和菲律賓人從國外抵達菲律賓,隨後,他們被送至八打雁省一家破舊不堪的旅館,那裡沒有水、不能上網,也沒有相應的防疫設施。
  • 感恩節:殖民者用瘟疫書寫的傳說
    為什麼是歐洲人殖民了美洲而不是反過來?賈裡德·戴蒙德在《槍炮、病菌和鋼鐵》中提到過一個著名的論斷:疾病在美洲殖民史上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舊大陸有漫長的家畜飼養史,擁有和多種病原體「鬥爭」的經驗,獲得了一定的免疫力;而新大陸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家畜,因此不但面對舊大陸疾病不堪一擊,甚至拿不出像樣的疾病反攻(唯一可能來自新大陸的重要疾病是梅毒)。
  • 奧克蘭市中心隔離酒店觸發火警警報,所有隔離人員被疏散到大街上!初步結果顯示!紐航確診機組人員或感染自美國!
    病例1於12月7日從美國抵達紐西蘭,在第5天左右的例行檢測中呈陽性,已被轉移到奧克蘭隔離設施。病例2於11月30日從美國抵達紐西蘭,在第12天左右的例行檢測中呈陽性,已被轉移到奧克蘭隔離設施。病例3於12月10日從英國抵達紐西蘭,抵達時檢測呈陽性,已被轉移到奧克蘭隔離設施。
  • 查士丁尼瘟疫:所有的塔樓都被屍體填滿
    因為米德身為學者,確實「無知」到了不知公元以來人類所經歷的三大瘟疫流行,第一次不在中國,而是發生在542年至543年,人稱查士丁尼瘟疫。查士丁尼瘟疫突起於地中海地區,持續了一年時間,平均每天死人幾百個,最多的一天,甚至過萬,弄得查士丁尼一世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 網傳虞書欣未按要求隔離,「隔離」英語怎麼說?
    asked to quarantine himself for at least 14 days.
  • 《地久天長》:這不是電影,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我不禁悲觀地想到,電影所記錄的人群也許是最想迴避這個話題的。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獨生子女成為歷史,失獨家庭的心中會不會有二次傷害,漸漸地失獨將成為沉默的少數。文學和藝術作品如何才能擺脫旁觀者的角度?
  • 杭州在家隔離父子多次外出聚餐,深夜被民警帶走!寧波376人被隔離觀察,因為一場活動!還敢聚?!
    在家隔離期多次外出,會友聚餐杭州這對父子被強制隔離!近日,雙浦鎮水韻金沙小區的一對父子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返回後,村鎮幹部多次上門勸告,要求居家自我隔離。但是這對父子心存僥倖,漠視規定,隔離措施形同虛設,不到7日的隔離時間內,多次外出,會友聚餐,並與湖北籍人員有接觸,存在重大疫情傳播風險。社區民警張立明了解情況後,立即匯報所領導,會同鎮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對其採取強制隔離。2月3日晚上23時許,雙浦派出所協同相關部門,上門執行決定。
  • 昆州6人感染英國變異毒株,均與隔離酒店有關
    而原定於今天解除隔離期的旅客,會被要求繼續隔離2周,以徹底排查是否有人在隔離酒店感染。除此之外,自12月30日以來在該隔離酒店工作的226人也將接受測試,且立即進入隔離期。衛生廳:他們的感染風險低至零澳洲廣播公司1月13日報導,12月在黃金海岸一酒店接受隔離的女子聲稱,她親眼目睹隔離酒店員工不戴口罩。
  • 歐洲撤僑, 指定邁阿密等13個機場降落! 數十萬美國人把機場擠爆了!
    美國國土安全部周五(3月13日)發布指導,將要求從包括歐洲地區、中國和伊朗在內的所有受限制國家返回的美國人降落到美國13個機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