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鑽石公主號」遊輪在日本橫濱港被隔離了14天,這期間共有3700名乘客和工作人員被困在船上。
如果我們看一下西方各大媒體的報導,就會發現標題都用了quarantine這個詞:
這個詞就是「隔離」的意思。
隔離?可能很多爸爸媽媽們會說,為什麼不用separate或者isolate呢?
因為quarantine其實是一個專用詞,特指「檢疫/醫學隔離」。其背後還有一段特殊的歷史背景,就像我們中文裡的成語故事一樣,今天就借著這次機會,來給大家講講吧。
這話要從古老的14世紀說起。
14世紀腺鼠疫(鼠疫有多種不同的類型,腺鼠疫是其中一種)在歐洲大陸肆虐,被稱為黑死病。這種瘟疫從1343年開始流行,在最惡劣的三年時間裡,消滅了大約1/3的歐洲人口。
威尼斯是當時歐洲重要的港口城市,為了防止瘟疫入侵,威尼斯的官員頒布了一條法令,要求對來自疫區的船隻實行30天隔離期。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30天的隔離期延長至40天,在義大利語中稱為「quaranta giorni」,後來演變成英語中的「quarantine」。
有人提出,30天的隔離期之所以被延長至40天,是因為40這個數字包含有宗教意義,很多聖經中的事件都是根據這個數字而來。而到了現代,這個隔離期通常是14天,但不同國家和地區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話說回來,都是隔離,究竟什麼情況下是quarantine?什麼情況下又是isolation呢?常爸找到一個比較官方的解釋(來自美國密西根州社區衛生部門發布的文件):
Isolation is a strategy used to separate people who are sick with a contagious illness from those who are healthy.
將患有傳染病的人隔離起來,和健康的人分開。
Quarantine is used to separate and restrict the movement of people who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a contagious illness, but do not have symptoms to see if they become sick.
將可能接觸過傳染病、但沒有症狀的人隔離起來,並限制他們的行動,看看他們是否生病。
所以,我們大多數人自行在家中隔離也叫quarantine. 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因為沒有症狀。只有確診的病例被收治隔離時才叫isolation.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quarantine既可以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
作為名詞時,意思是:(為防傳染的)隔離期;檢疫。例如:
The quarantine began two weeks ago. 兩周前隔離就開始了。
The cruise ship was put in quarantine.這艘遊輪被置於隔離狀態。
作為動詞時,意思是:(對動物或人)進行檢疫,隔離。例如:
Irina was quarantined after complaining of a sore throat. 伊麗娜在抱怨喉嚨痛後被隔離了。
你可能會說,這個單詞也太長了,究竟怎麼讀呢?光是認識了這個詞,念不出來也等於白學啊。這個詞可以拆成三個音節:qua-ran-tine,發音是/ˈkwɒrəntiːn/或/ˈkwɔːrəntiːn/.
這樣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呢?
以上就是我們最新一期英語地道說了,你喜不喜歡我們的新欄目呢?還望大家多多出謀劃策,讓我們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