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say goodbye的2017年,本該圓滿地畫上句號,我們卻又聽到了有關抑鬱症的壞消息。
12月18日,年僅27歲的韓國男藝人金鐘鉉確認死亡,而死亡原因疑為燒炭自殺。
在其公司公布的遺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抑鬱最終將我吞噬,我無法戰勝它,我只是孤寂的一個人。
並非公司壓迫,沒有狗血女友,金鐘鉉將他的腳步停在最燦爛的27歲。
鍾鉉6月曾在Instagram上PO出一張「黑狗」圖案,下面兩行寫有英文,「我有一隻黑狗。如果碰觸了,就會被咬傷。」沒人了解他6月份在社交軟體上發的black dog想表達什麼,以及他的黑狗紋身是什麼意思。
直到他的去世,大家才明白那是他發出的信號。
黑狗
「黑狗」這個對抑鬱症的比喻來自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2005年,美國廣告人馬修約翰斯通罹患憂鬱症,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用畫筆記錄下來,出版《I Had a Black Dog》一書,英國導演威爾威爾哈奇森將之翻拍成短片,希望喚起人們對憂鬱症的關注。
2009年,這本書被引進中國。希望所有心中住著「黑狗」的人們能夠直面他的存在,並與它友好相處,開始自己的新生活,珍惜自己,珍惜健康,珍惜生命,珍惜總是很美好的生活
面帶微笑,充滿正能量,卻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自己,或許這就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的真實寫照。
TED 演講:《一個抑鬱症喜劇演員的自白》
有些人害怕鯊魚,有些人害怕死亡。但對我來說,我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害怕我自己。
我害怕真相,我害怕誠實,我害怕脆弱,我害怕出錯。
真正的抑鬱不是當你生命中出了差錯的時候悲傷,而是當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時候依然悲傷。
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戰勝自己何其困難!
文森特·梵谷
文森特·梵谷,他27歲開始學畫畫,37歲在阿爾的田野中對著自己的身體開了一槍,幾天之後死在弟弟提奧的懷裡。
關於他的抑鬱症,在美國版的電影《梵谷傳》中演繹的很好。梵谷在田野裡面畫畫,那種突如其來的感覺湧上心頭,他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抱著頭撞樹,拼命用手揮舞驅趕天空中的烏鴉,甚至割下自己的耳朵。
抑鬱不僅僅是鬱悶,而是一種無法言表的感覺,那種感覺讓人渴望用折磨自己的肉體來緩解心靈的壓抑。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閉式的,幾乎沒有與外界的接觸,而這種過分的保護並沒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憂鬱、扭曲的性格。
川端康成選擇含煤氣管自殺,未留下隻字遺書。但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張國榮
張國榮因抑鬱症病情失控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健身中心墜下,經理人陳淑芬女士證實他患上抑鬱症,努力治療年餘,因病情失控而辭世。
喬任梁
2016年9月16日,網傳喬任梁在上海的家中意外身亡,引發了網友的強烈關注。9月17日,經紀公司發表聲明,喬任梁因抑鬱症去世表示惋惜,希望喬任梁一路走好。
查斯特·貝寧頓
林肯公園樂隊主唱查斯特·貝寧頓與7月20號上吊自殺身亡。
在生前,查斯特·貝寧頓曾多次有過輕生念頭,這一點他自己本人也透露過,而且在他的歌詞裡,其實也曾透露過生活有窒息的感覺。
或許在他們開心的笑容下難尋抑鬱症的蹤跡,但可能內心中卻想著如何自殺,備受煎熬。當你與他們相處時,也是感受不到他們真實的想法。
還有世人的偏見,那些偏見的做法更讓他們受盡折磨。
抑鬱症沒有什麼所謂的「模樣」,痛苦來臨時,不一定是表現在面容上。
我們無法對他們感同身受,但至少我們可以去幫助他們,不帶任何偏見的感情,讓他們不那麼辛苦,可以在這世上從灰暗之中尋到光明.
有時候,他們需要一句「謝謝你」,也需要一句「辛苦了」,感謝他們在世上與我們一起感受這世界,也辛苦他們在這世上需要忍受很多磨難,經受很多困難。
謝謝你,辛苦了!
生與死只有一線之隔,他們每天都在死亡線上徘徊。再細心一點,多給予身邊的朋友一點關心,別讓抑鬱症帶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