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天子沒有預料到周朝的弱小呢?是愚蠢還是不得不為

2021-01-13 國內歷史挖掘

為什麼周天子沒有預料到周朝的弱小呢?是愚蠢還是不得不為

現在許多人談到周朝都會說是周天子的分封制毀了他們自己,分封制這種制度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愚蠢的制度,自己把國土分給諸侯,然後諸侯強大以後又反過來攻打自己,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但其實,大家都對分封制本身有了錯誤的解讀,真實的分封制的內容並不是這樣。下面小編就來講一講分封制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局勢圖以及分封制:

下圖是分封完成後的各諸侯國:

我們先來講一講為什麼西周要建立起分封制。西周原本就只是一個小國,並且是商朝的附屬國,因為不滿商朝的殘暴統治,這才發起反抗,最終打敗了商朝,成為了一個天下承認的國家。但是西周畢竟只是一個小國而且還和商朝進行了戰爭,所以本國實力還沒有很強。

而天下還有很多地方,或是商朝遺民佔領,或是一些別的勢力佔領,而這時候的西周也沒有能力去一一消滅,達到一統。尤其是很多土地,都是無主的狀態,一直不去理會也是很不合理的,萬一被對手拿去豈不是損失慘重,所以為了合理利用這些土地,西周想出了分封的辦法。所謂分封就是由周天子派出諸侯去管理這些地方,讓原本不服自己治理的國家忠於周天子的管理。這樣下來,原本一些沒有被馴服的地方,慢慢也就變成了周朝的子民了。所以說,分封制不僅沒有讓周朝變弱,反而變強了。因此,可以這樣說,周天子所分封的這些諸侯國成為了周天子統治天下的有力保障。要是沒有了這些諸侯國的支持,可能西周早就像商朝一樣被推翻了。至於後來周朝的衰敗,其實跟分封制本身沒有關係,制度本身沒有錯誤,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周朝自己統治者的無能造成的。

而且在春秋時期,這些諸侯國還給了西周極大的幫助,當時楚國想要攻打西周,而隸屬同盟國的晉朝、齊國則幫助西周一起攻打楚國,這才讓西周繼續統治了天下幾百年。不誇張的說,當時要是沒有這些諸侯國的幫助,西周早就覆滅了。至於後來周朝勢弱,也不能怪齊國、晉國等諸侯國,畢竟每個國家都要發展,不能一直保護一個弱小沒有希望的國家,不然本國也會滅亡。就像英國一樣,剛開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極致輝煌,許多國家都來依附英國,但是後來英國實力下降,不能再保護這些國家了,這些國家又去尋找新的庇護傘了,那就是美國。這跟西周的形勢是一樣的,只有強者才會受到大家的依賴。

總而言之,分封制其實就是周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建立的一套制度,是由當時的形勢和自身的實力決定的。要是他能有強大的實力早就會像後來的秦朝一樣實行天下一統了,所以沒有辦法才採取了這種間接統治的辦法,這在當時也是十分先進的辦法了。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思考,那就是西周如果沒有實行分封制,又會變得怎麼樣呢?答案不言而喻,必將滅亡,而且是很快就會滅亡。因為大量的土地周朝沒有辦法打理,就會荒廢,淺的來說會浪費資源,深的來說就是給了競爭對手極大的資源,畢竟如果你不拿這些土地,有的是人去拿。拿了土地,國家就會變的強盛,誰又會放棄這種好處呢?所以說,周天子當時採用的分封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己潛在的威脅。至於怪罪於分封制本身這個制度是不正確的想法,因為這些制度實行起來都要根據實際情況實行,不能固步自封,畢竟時代不同,情況不同,當然對策也就應該不同,這樣才會成功。好了,今天小編就講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歡迎來跟小編繼續探討哦!

相關焦點

  • 周武王碾壓商朝,到周赧王不得不寄宿諸侯家,周朝到底經歷了什麼
    當然這個傳說其實是後世編撰出來的,那麼問題來了:周朝的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以至於從周武王時代的碾壓商朝,到最後淪落到要寄宿與諸侯家?為何秦始皇要廢除周朝的分封制而採用郡縣制?圖片:商朝宮廷劇照3、周朝情況不過,商朝沒有想到,最後還是被滅亡了。在商朝後期,周朝開始崛起,關於周朝如何取得和商朝差不多的軍事工藝,說法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種。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最後的結局,究竟有多窩囊?
    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後一個天子,要知道它的結局有多窩囊,看看他的這個諡號「赧」就知道了。周赧王本名姬延,赧在歷史上是不能作為一個天子的諡號的。赧(讀nan),意思是因羞愧而臉紅,取這個名字實際上就是愧對祖先的意思。
  • 為何周平王東遷以後,感覺周朝就大不如從前了?連天子都淪為傀儡
    稍微了解周朝這段歷史的同學大概都會有一種很明顯的感覺,自從周平王東遷以後,感覺周朝從此就進入了衰落期,不僅國力不如從前,就連歷代周天子也成為傀儡,難道僅僅遷一個都就把周朝給遷跨了?下面我來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周平王遷都,是周王室衰落的結果,不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
  • 三家分晉禮崩樂壞,周朝天子被債主堵門
    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其又分為西周與東周,而東周又被史學家劃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那麼春秋和戰國時如何劃分的呢?01春秋和戰國如何劃分春秋時期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稱為春秋,共計294年。
  • 周朝擁有實權的皇帝有哪些?周朝天子列表
    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於文王,終於幽王,共13帝。1.周武王姬發西周世祖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華夏傑出領袖,漢族,姬姓,名發,諡號武王廟號世祖,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斌王。
  • 楚國也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為何他們卻自稱蠻夷,並且總想背叛周王室?
    在周王室沒有徹底衰敗之前,楚國曾數次背叛周朝,甚至還開了和周王室平起平坐的先河。那麼,為何周朝分封下的楚國,屢次背叛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呢?或許楚王熊通說的話道明了其中的原因。 楚國最開始背叛周王室,是發生在周夷王時期。此時因為王室衰微,諸侯有很多不來朝覲天子的。其中,熊渠得到長江、漢水一帶民眾的擁戴,於是起兵攻伐庸、楊粵等國,一直打到鄂地。
  • 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窩囊人生,被秦人趕出王宮,被債主逼上高臺
    歷史上的周赧王是周朝最後一位君主,在位五十九年,為歷代周朝歷代天子之最。不過對於周赧王來說,長壽並不算什麼好事兒,因為活得越久,自己所受的屈辱就越多。沒辦法,誰叫他生錯了時代呢?周赧王在位的時期,已經是戰國後期。此時的天下早已經不再是周朝的天下,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句空話。
  • 八百年歷史的周朝(西周和東周)為什麼有兩個滅亡時間?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還原了秦朝滅亡周朝的全過程。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大秦賦》第四集通過旁白說八百年的周朝滅亡,但第九集又演了周朝君主投降。那麼八百年的周朝為什麼有兩個滅亡時間呢?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犬戎殺死周幽王並攻佔關中,周平王東遷洛邑,中國歷史從西周進入東周。周天子東遷後基本失去了對天下的實際統治權,諸侯爭霸的大變革時代——春秋拉開了大幕。到了戰國時代,周天子甚至連洛邑周邊的一塊土地的統治都無法保留了。
  • 和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有關
    今天的社會裡,我們說一個人欠了很多錢,沒有能力進行償還,會說其「債臺高築」。那麼這個「債臺」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何欠債了要築起一座臺子呢?這就得講一講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的故事了。周赧王的「奇思妙想」,令自己身處尷尬境地周赧王是周代最後一位天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長達59年。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他經受屈辱的時間也是非常久的。但周赧王弱勢歸弱勢,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裡,也還有過主動伐秦之舉。
  • 周朝末代天子有多窩囊?年逾八十被債主堵門,躲在高臺上偷偷哭泣
    文|格瓦拉同志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其中涉及到周王朝覆亡前後的史實,頗有戲劇性,也讓觀眾頗為感慨。那麼,作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聲)王姬延是如何把王朝帶向絕路的?他在亡國前都遭遇過哪些不堪回首的經歷?最終歸宿又如何?
  • 借錢給天子諸侯靠譜嗎?看看周赧王和漢景帝的商人吧
    可見,如果地主家裡沒有餘糧,想打仗是多麼不容易。若非要打仗呢?其中一個方法,那就是借錢。 要說一個借錢去打仗的著名的人物,就不得不說周赧王。
  • 戰國時代,諸侯國熱衷維護周室顏面,秦王滅周為何袖手旁觀?
    ,周朝還沒有正式滅亡,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的。 尤其是在戰爭方面,諸侯國總是熱衷於站在維護周王朝顏面的至高點上,來獲得出兵的藉口,它們總是會去維護周王朝的統治,雖然周朝已經沒有了實際的控制權,但尊重周天子還是一個必要的潛規則。
  • 戰國七雄為何沒人敢動周王室,東周國和西周國又是怎麼回事呢
    周朝自周武王滅商建立,到最後被秦所滅,歷時長達800年。周朝所建立的禮法制度早已刻入到所有人的骨子裡,影響著人們的一言一行。周王室代表的是天子,而所有的諸侯都是他的臣民,臣民不得冒犯天子,否則就是大不敬,這是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知。所以,縱然周王室逐漸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力,但在名義上依然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
  • 周朝君主世系:三十七位天子循周禮治國,造就華夏禮儀之邦
    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久的朝代,享國791年,傳37王。周朝實行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鞏固權力,在西周時尚能夠控制地方,到了東周,天子只能成為名義上的共主,無實際權力。
  • 《大秦賦》祖上興周,子孫亡周,主宰周朝興亡的家族不姓嬴
    舉天子旗號,合五國之兵伐秦的周赧王因來不及回援,不得不與秦國和談並接受「割讓三十六座城邑、土地及人口」的條件。雖然,周赧王仍可居住洛邑。但是建國800年之久的周朝,至此已經名存實亡。表面上,周朝是亡在秦國的手中,亡在「嬴」氏一族的手中,而實際上卻是亡在了一個「賤商」呂不韋的手裡。
  • 晉國的內亂為何導致周朝衰弱?又為什麼說其改變了歷史進程呢?
    晉國的內亂對周朝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從而完全暴露了周王朝內部的矛盾,改變了歷史進程。西周的宗法制度面臨著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宗與小宗之間的矛盾,雖然同為大小宗的兄弟,但是幾代之後,彼此血緣關係疏遠,最終引發內部矛盾,而這種危機就在晉國上演了。
  • 跨度八百年,共傳32代37王,周朝為何能成為長命王朝
    由於對可考古文獻的空白,關於周朝具體的建國年代,史學界還存在著不小的爭論,在此就以從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到公元前二五六年為周朝的起始年代,這也是將近八百年的歷史,這個長壽王朝在眾多王朝中一枝獨秀,對此,我們不禁會發起疑問:為什麼周朝可以存在了800年呢?原因有三點。
  • 正因為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東周時周天子雖能苟活卻再無中興
    西周還算是強大,對於諸侯國有一定的震懾力,但是到了東周就已經完全淪落為擺設。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實際上戰國的時期,東周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為什麼東周已經衰落了,還能苟活那麼長時間,卻從來沒有中興呢?其實原因是同一個,那就是周天子是天下諸侯國共主這一個原因。
  • 周朝為什麼會滅亡?春秋戰國只是催化劑,這才是真正原因
    關於周朝的滅亡,通常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春秋戰國時期,畢竟是春秋戰國的亂世導致了秦國的不斷崛起和周朝的不斷衰落,最終在公元前256年,由秦軍攻入雒邑滅亡周朝。 不過歷史的現實可沒有這麼簡單,實際上在周朝的滅亡過程當中,春秋戰國的亂世只是一針催化劑,秦國的進攻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周朝末代天子有多窩囊?八十多歲被債主堵門,躲在高臺上偷偷哭泣
    周朝第41位天子姬延,慎靚王姬定之子,慎靚王於六年(前315年)登基。自從周平王由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以來,周王朝的國勢便日漸衰微,王室直轄領地不斷縮小,最後只剩下洛邑及其周圍的三四十座城邑,人口僅三萬餘人,不足以與一個中等的諸侯國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