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年輕化 專家:降低風險重在預防

2020-12-26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1日電(記者 陳靜)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常見的冠心病, 近年來呈高發病率、年輕化等特點。

  上海德達醫院副院長葛雷教授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降低冠心病及急性心梗危險重在預防,第一通過對多種危險因素進行控制,如降壓降糖調脂、改善生活方式等來防發病;第二對於已發生過冠心病的患者,需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事件發生。」

 

 

 

 

  據葛雷教授介紹,近年來中國國民生活方式、生活節奏發生變化,使得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持續上升。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患者猝死發生率最高,每年超過1000萬,約佔總猝死病人的70%-90%。其中,三分之一患者未送抵醫院就失去生命,三分之一患者雖積極搶救,卻因救助時間太晚等綜合原因不幸離世,僅有餘下的三分之一患者能康復出院。

  在 「愛心護心、『德』以安心」心梗救治日宣教活動上,葛雷教授、心內科執行主任李延林教授、心內科主治醫師黃士軒共同出席,幫助公眾認識心梗、了解心梗危害,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心血管健康管理,加強「出現胸痛症狀及時撥打120」的意識。

 

 

   專家告訴記者,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的症狀包括:胸痛、胸悶;或伴有背痛,左上肢放射性疼痛;有重物壓迫感、壓榨性、緊縮感;多在重體力活動時、情緒激動或飽餐後發作;少數患者也會出現一些非典型症狀,如胃腸道症狀、心力衰竭或休克。  秋冬季節、早晨6-10點是急性心肌梗死高發的「魔鬼時間段」。

  當冠心病患者或40歲以上肥胖、長期吸菸喝酒人群,出現持續胸痛或胸悶超過15-20分鐘以上,或不明原因氣急氣促時,應立刻呼叫120急救電話,並在等待120到來時保持鎮定,儘量原地平臥,減輕心臟負擔。

 

 

  上海德達醫院心內科執行主任李延林教授則從另一角度深入講解了冠心病。他表示,動脈粥樣硬化是指人體動脈血管內發生了脂肪沉積的現象,也被稱為「斑塊」,主要影響身體內的大中動脈,如冠狀動脈。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飲食習慣不健康、肥胖或活動少等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如控制不好加速硬化,則逐漸會導致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李延林教授建議民眾儘快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如遠離煙和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三高」患者也應堅持合理用藥、規範治療,從而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目前,上海德達醫院在心血管疾病的檢查方面擁有全面先進的設備和資深專家,擁有以孫立忠教授、葛均波院士、黃連軍教授和劉建實教授為核心的醫生團隊,在致力於提供國際化標準的高品質和高性價比的醫療服務同時,也非常重視健康宣教,希望通過關口前移推動全民心血管健康防治意識與救助技能提高,踐行醫療健康機構的社會責任。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臨床問答:預防心肌梗死復發,哪些治療是有效的?
    心肌梗死患者再發心梗的風險大大增加,年死亡率為5%,是同一年齡組沒有冠心病人群的6倍。而特定的二級預防幹預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事件風險。如果恰當地實施這些幹預措施,可以預防接近1/3的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梗和卒中。關於預防心梗復發的幹預措施,你了解多少呢?
  • 心梗盯上年輕人 專家稱平時加強預防
    由此可見,心梗並非老年病,而是正趨向年輕化。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心梗?就此,記者採訪了德州市立醫院心內科主任吳文哲。多種因素致心梗年輕化24歲的市民大誠(化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年紀輕輕,竟差點因為心梗丟了性命。據了解,大誠身體肥胖,平時不愛運動,還有抽菸和熬夜的習慣,並患有高脂血症。
  • 預防心肌梗死的關鍵,是消除硬化斑塊
    可實際上,大多數心梗患者發病有一定的「時間軌跡」,若能及時發現,儘早就醫,就能大大降低死亡風險。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狀是劇烈胸痛,但胸痛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其他原因包括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通常,心絞痛疼痛時間不超過10分鐘,胸痛超過這個時間就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超過30分鐘就要撥打「120」緊急送醫院。 在胸痛發生後,「120」到來之前,個人的自救對於患者預後至關重要。
  • 周六24小時,搶救4名心梗患者,醫生:冬季這樣預防心肌梗死!
    一、為何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冬季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夏季,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天冷了,溫度降低了。本身寒冷就會導致血壓升高,加之很冷會引起血管收縮,誘發心肌缺血,刺激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從而引起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專家告訴您:哪些人容易心梗!
    更多的是想表達,心肌梗死很危險,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而且心肌梗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心肌梗死。那麼哪些人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呢?我們的血管是如何一步步堵塞的呢?這些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心臟血管失去血流,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本身就有斑塊,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刺激下,這些斑塊發生破裂的風險就會增加,就容易發生心肌梗死。三、如何預防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開始青睞中青年人群,防治心梗篩查易感基因是關鍵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恰當的飲食、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導致疾病趨向年輕化。 核子基因——心肌梗死易感基因檢測,主要檢測心肌梗死患病風險相關基因突變位點:20個基因25個位點,如SFRP1、CTNNB1、WISP1基因等,可以準確篩查心肌梗死患病風險,
  • 心肌梗死的急救視頻
    如果出現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確原因,並伴有胸悶、出汗或噁心症狀時,要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眾多專家共同呼籲,應針對公眾加強救治心梗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大家牢記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120分鐘的黃金救治時間。第一,及時辨別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現疼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
  • 預防心肌梗死的那些事兒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有一組數據值得警醒:心血管疾病已佔我國疾病死亡率第1位,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達2.9億;在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在每13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冬季高發心腦血管疾病,且這幾年心肌梗死年輕化趨勢愈演愈烈。心肌梗死的發生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其中,一年四季冷熱交替的急劇變化是影響心肌梗死發生的重要因素。
  •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究竟哪些人容易中招?|心肌梗死|斑塊|血管...
    更多的是想表達,心肌梗死很危險,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而且心肌梗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心肌梗死。那麼哪些人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呢?我們的血管是如何一步步堵塞的呢?這些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心臟血管失去血流,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本身就有斑塊,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刺激下,這些斑塊發生破裂的風險就會增加,就容易發生心肌梗死。
  •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哪些人容易心梗?
    更多的是想表達,心肌梗死很危險,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而且心肌梗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心肌梗死。那麼哪些人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呢?我們的血管是如何一步步堵塞的呢?這些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心臟血管失去血流,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本身就有斑塊,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刺激下,這些斑塊發生破裂的風險就會增加,就容易發生心肌梗死。三、如何預防心肌梗死?預防斑塊是預防心肌梗死的基礎,預防斑塊,不能等到斑塊出現再預防。
  • 預防要做到這幾點
    預防要做到這幾點   編者按:天津醫科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年時患上糖尿病的人以後患上腦梗(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升高30%。此外,那些在四五十歲得上2型糖尿病的人到60多歲時大腦血管狹窄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了2倍。預防糖尿病,看看專家的建議。
  • 闢謠:吃魚油治療高血壓,預防心肌梗死!原來這樣才能預防心梗
    上午有一個護士諮詢,說他哥哥今年40歲了,有高血壓好幾年,問能不能吃魚油預防心梗?高血壓怎麼辦?四、如何才能降低甘油三酯?所以甘油三酯升高首要任務就是飲食控制,必須限油,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紅肉等,限制吃糖、戒菸戒酒,減少高糖食品,少吃甜品,品;酗酒本身就會引起甘油三酯升高,而且甘油三酯升高如果酗酒會增加急性胰腺炎風險。
  • 守衛者超聲波儀——一文告訴你心肌梗死為何纏上年輕人?
    據該微博證實,25歲的孫僑潞死於心肌梗死。事實上,多類數據指出,心肌梗死年輕化是近年來的一個顯著的趨勢,不斷有人年紀輕輕就因心梗而猝死的新聞曝出,引起人們的恐慌。孫僑潞是最新、最年輕的一例,所以格外令人震驚。年輕人心梗更兇險值得重點注意的是,年輕人一旦發生心肌梗死,風險性和致命性更高。
  • 拜瑞妥獲批治療冠狀動脈疾病 可降低心血管疾風死亡風險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批准拜耳拜瑞妥(利伐沙班片)與阿司匹林(ASA)聯合給藥,用於慢性冠狀動脈疾病(CAD)或外周動脈疾病(PAD)患者,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風險。據悉,拜瑞妥是目前唯一獲準聯合阿司匹林用於存在缺血事件高風險的慢性冠狀動脈疾病或外周動脈疾病患者,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非維生素K拮抗劑類口服抗凝藥。
  • 心臟疾病年輕化跟這些因素有關
    近年來,心臟疾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專家表示,這與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專家呼籲,保持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時把握黃金救援時間,盡最大可能減少不測事件發生。「心臟疾病的年輕患者中,多是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肥胖的人。」
  • 心肌梗死奪命無數,背後竟有著這樣的原因!
    2002年心肌梗死標化死亡率為22.09/10萬, 而在2016年則達到64.12/10萬。同時,在地域上,農村地區的死亡率逐步超過了城市地區。心肌梗死死亡率高除了疾病本身發病率上漲、病情危急之外,併發症更是促使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及早發現併發症並進行有效處理就至關重要。
  • 如何急救與預防心梗?醫生:要牢記這組數字
    河南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CCU主任張靜提醒,如今天氣轉涼,心血管疾病也進入了發病高發期,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明顯增多,大家要做好預防、學會急救,牢記「1120」。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到底有多可怕?據阿根廷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5日上午,阿根廷球星馬拉度納在其位於阿根廷蒂格雷的家中突發心梗,驟然去世。
  • 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 心臟發病呈年輕化
    專家提醒,當前心臟疾病呈年輕化趨勢,年輕人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儘可能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年輕人心臟疾病發病率逐漸上升,主要與社會環境變化及不良生活方式相關。」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根山分析,首先,過於油膩的飲食習慣易導致高血脂,進而引發心臟疾病。其次,生活工作壓力大易導致體能過度消耗,使心臟和心血管的負荷過大。
  • 寒潮來襲,容易出現急性心梗,做好5點及時預防
    對於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的人,需要在冬季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趁早做好預防措施!冬季為什麼容易發生心梗?1、氣溫低:冬天天氣寒冷,特別是元旦期間,全國「霸王級」寒潮來襲,氣溫極速下降,我們的血管也會跟著收縮痙攣,因此可能會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