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武社火】鑼鼓喧天鬧元宵,社火狂歡歌盛世

2021-02-19 長武微天下

鑼鼓喧天鬧元宵

社火狂歡歌盛世

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耍社火的這一天

小夥伴們是不是和小武一樣都迫不及待的聽到那熟悉的鼓聲和看到那五顏六色的花臉

快快快~

跟著小武一起看看今天社火的盛況吧~

人們早早的等候在縣城西門十字,翹首以盼等待社火隊伍到來

昭仁街道辦宣傳彩車

靈風村的鑼鼓隊

哈哈,東街村的舞獅隊來了,看著真帶勁~!!!

女子舞龍隊不甘示弱,雖然今天天公不作美,但仍然不影響所有人的熱情

劃旱船

咦~~~我們可愛的「小胖」又來了,還是那個造型還是那個活潑的小馬駒,忍不住多拍了幾張

大頭娃娃笑哈哈

今天天空中一直飄著雪花,天氣寒冷,人口眾多,有一群可愛的人的身影落入了小武的鏡頭裡,那就是我們的警察同志,這三天萬民同慶的節日裡,他們不畏嚴寒,堅守崗位,護一方平安,為你們點讚,道一聲「謝謝!」

長武縣2019年「逐夢新時代,點亮幸福年」歡慶元宵社火表演公告如下:

時間:2019年2月17日——2月19日(正月13至正月15)每天上午11:30開始。

路線:從李世民雕塑以西朝陽大街出發,經過燈塔——西大街——招待所十字——西門十字——縣委、縣政府——西門十字表演後各隊自行返回。

隊列次序及表演主要項目:1.昭仁街道辦宣傳彩車、2.靈鳳(花車)、3.東街(舞獅)、4.堯頭(鑼鼓)、5.南關(舞龍旱船雜耍)、6.西關(車亭)、7.北關(高蹺)

相關焦點

  • 召公社火
    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歌)詠之,作《甘棠》之詩。" 《詩經 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據村裡的老人口耳相傳,召公甘棠高達13米,粗4米,在清末戰亂中,「甘棠公館」和甘棠樹為流寇兵匪所毀。
  • 洋縣、南鄭、城固民俗社火哪家強?
    金豬拜年辭舊歲激情飛揚迎新年2019年2月19日也就是農曆正月十五南鄭城區街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一片歡騰的景象來自南鄭區各個鄉鎮的龍燈與舞獅集體在城區的東、西大街上鬧新春為全區人民送去了誠摯的新春問候獻上了精彩紛呈的民俗表演
  • 【彭衙人文】雷衙社火鬧元宵
    當時沒有運輸工具,每臺芯子啟動就需要12—16個青壯勞力抬動,而這些青壯勞力都是由管理人員從看社火的人中臨時邀請,這些人在抬一段後,再請新的來替換,讓抬過的人繼續觀看社火全景。被邀請者得完全服從,否則社家不肯,事實上被邀抬芯子者一般也不會反對。為了打出規模,申、吳兩家各自向鄰村邀請人員幫忙,也有被邀請者出節目的,如踩高蹺、飄旱船、耍獅子、跑馬等。
  • 社火文化
    社火文化社火(Shehuo)是中國漢族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
  • 天之水網:甘肅天水李子園社火高蹺鬧新春
    2019年2月8日,正月初四,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娘娘壩鎮李子園花園村緱家莊農民自發組織的社火隊,在山村鄉野為村民帶來傳統的社火高蹺表演。平日寂靜的村落裡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耍獅子、踩高蹺、扭秧歌等傳統喜慶的社火表演給村民帶來一場節日裡的「草根文化大餐」。
  • 【春暖武山】天水武山:多彩社火鬧「上九」(組圖)
    原標題:【春暖武山】武山:多彩社火鬧「上九」(組圖)  晚上八時許,來自灘歌鎮羅莊村、洛門鎮石嶺村、城關鎮紅溝村的社火表演隊走進縣城,在寧遠廣場、群眾文化中心和風雲雷雨壇廣場進行社火表演,向全縣人民拜年。整個武山縣城呈現出一片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
  • 攝影故事:話說「社火」的畫臉
    >    以往過年正月裡,最熱鬧的莫過於民間有一種專屬農民們的春節裡最後狂歡,就是耍社火。去年和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社火停耍咧!,但這不影響我寫社火,說社火。    「 社火」也叫「耍社火」 諧音亦稱 " 射虎" ,是我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社火」是指在年節祭祀或節日廟會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社是指群體組織的大型活動,「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
  • 礦區白彪紅臉社火!河北的驕傲!
    2018年,白彪紅臉社火地壇廟會展演圓滿結束!新時代開創新作為續寫新篇章,相信「白彪紅臉社火」會讓更多的人知曉、喜愛,從而闊步走出省市邁入全國闖向世界!!!社火隊員都是通過農忙時抽出時間學習,農閒時集中訓練,在春節期間參加聯莊會從正月十二到正月二十日集中到規定的村莊進行巡迴交流演出。
  • 晉源民俗,太原民間社火的形成演變與歷史溯源!
    社火起源於中國上古時代的祭祀活動,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內容包括鄉村祭神的集會,迎神送祟的廟會,朝頂進香的香會,還有「香火朝山會社」、「社火會」、「孝義會」、「自樂班會」、「曲子會」、「吃割食」等,都屬於社火。
  • 【西垂文苑】王志:父輩們和馬社火
    「大灣裡人,真沒羞,十五過了耍社火」。        村上的社火正紅火的那幾年,一聽見這句嘲弄的話,難免有一些耿耿於懷的感覺,莫名其妙中說不清是什麼滋味。理不順,道不明中弄不懂究竟是對還是錯。可是,在社火漸行漸遠的今天,想起令耳作繭的這句戲言,內心油然而生一種令人驕傲的快感。
  • 集賢社火 古樸與勇敢的民俗傳承
    核心提示: 展演中,各村組社火隊展示了集賢人古樸的民風和勇於挑戰的精神。參加社火表演的有六十多歲的「老小夥」,也有有七八歲「碎小夥」「碎女子」。他們清早起來就開始在老藝人的指導下裝扮,之後要在幾個村之間巡遊數小時,是勇敢者的體力遊戲。
  • 趙安生:秦州黑社火(圖文視頻)
    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李家村的黑社火(視頻)           秦州區娘娘壩馬家店子小曲----繡荷包(視頻)                         李子園的秧歌---十裡墩(天之水文化傳媒)        黑社火
  • 西安一老人手繪21米長「社火圖」
    戴萬直老人介紹自己手繪的社火長卷 華商報記者 閆文青 攝  戴萬直老人說,他怕自己再不把原來村裡的「社火」場面畫出來,子孫後代可能就不知道「社火」是什麼樣了。  歷時一年畫出「社火圖」  68歲的戴萬直家住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代家村二組,從小愛好畫畫。
  • 非洲美女加入新城孫庵社火隊,火火火!
    數隊社火爭先表演,最紅火的數孫庵社火隊了,原因是村裡的很多洋媳婦,更重要的是社火隊有一位真正的來自非洲的姑娘賈斯汀娜這位孫庵村的「洋媳婦」。街道人山人海,不分男女老幼爭先恐後和她合影,塔斯汀娜是前年遠嫁我國,今年是第二次出演社火。祝福她開心快樂!生活幸福。
  • 小將何文衝球桿裝備曝光 魅途社火猴王使他增強信心
    在長春剛剛結束的遠東·星牌·康溪盛世」杯中式107巡迴錦標賽上,00後小將何文衝斬獲亞軍,其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在與同鄉好友宛仝樂的比賽中,進攻犀利、章法有度,在賽場吸粉無數。此款打杆品牌名叫魅途,何文衝使用的是其中一款限量版--社火猴王。 球桿設計師完美的把中國社火臉譜文化與國人喜愛的猴王進行完美結合,象徵著團結奮鬥的張力與不怕磨難終成大業的精彩人生。
  • 文旅黃陵——民間藝術(三)民間社火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來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社火在黃陵民間廣泛流傳,歷史悠久,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舞龍舞獅踩高蹺 拜城縣各族群眾社火表演迎新年
    據負責社火表演排練的李界成介紹,今年,該縣有140餘名當地群眾參與社火表演,表演項目有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劃旱船、騎毛驢等。 當日在拜城縣大宛其農場文體活動中心,縣城居民雷保衛正忙著給居民化妝,他從12歲開始就在河南濮陽縣劇團學習唱戲,1988年,來到了拜城縣,成了社火表演隊的「化妝師」。
  • 青海大通社火中最為隆重、最具特色的出「燈官」……
    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在大通社火中,每個社火隊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講究之處。首先,社火隊都設有燈官(景陽泉頭社火中叫「老爺」),也就是社火隊伍裡的總官。在大通景陽鎮蘇家堡社火開始前首先要供「火神」。每當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的一天,由會頭(社火組織者)組織村裡老年人在火神院(專門為演社火提供的一個院子,等正月社火演完了,卸完身子,這個院子也就不用,待來年演社火時再用,但大通腦山地區的社火在當地廟裡「出官」)供奉「火神」。
  • 【樂享會】正月哩來是新年兒……青海傳統社火,您看過嗎?
    青海的民間社火在原有的基礎上吸納了外地優秀的民間社火節目或優秀的唱詞和舞蹈動作,提高了青海社火的質量。 青海漢族大都是歷代從內地遷徙而來的,也把內地傳統的社火帶到了青海,同時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別是藏族舞劇的傳統,於是出現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節目。
  • 【外媒看尖扎】鑼鼓喧天 尖扎用歡快的節奏舞起美好新生活
    2月14日(農曆正月初十),尖扎縣康楊鎮城上村社火隊緩緩走進縣政府大樓前。社火隊員扭著秧歌,手中的扇子像花瓣一樣飄舞著,縣政府大樓內幹部職工紛紛前來觀看社火表演,頓時間舞者的十字步隨著歡快的鼓點跳的更帶勁了。